人物:刘总,某制造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王林,某制造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负责绩效薪酬和培训工做 blog
刘总:(匆匆寻找,自言自语)“王林刚才还在啊,大家有没有看到?(打电话)喂,王林啊?在哪里?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有个急事,赶快过来。” 资源
王林:(匆匆赶来)“刘总,什么事情这么着急?我这里很忙,这个月的培训计划有点调整,正和锯片事业部孙总沟通呢。” get
刘总:“哦,那个事情先别着急,先坐,工做沟通嘛,缓缓没事,我这边上个月的考核截止时间快到了,这个工做是咱们部门负责组织的,本身要是没按时完成,怎么去催其余部门呢,你说是吧?” 技巧
王林:“考核嘛!我作的事情你反正知道,你看着办吧,别让咱们吃亏就好。”(王林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程序
刘总:“你的工做好坏我内心有数,但程序也要走一下嘛!这样吧,咱们立刻就开始,你先把上个月的工做谈一下吧。” 方法
王林(瞪眼):“刘总,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我不是已经把上个月的工做总结交给你了吗?” 总结
刘总(惊讶):“是吗?我怎么没记得,我找找看(刘总在一堆文件翻找)。哦,你的这个工做总结写得太简单了,你仍是讲讲吧!” 数据
王林:“我也没作准备,(稍微犹豫)我用一下这个吧。(从刘总手中拿过工做总结,开始讲),12月份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基本上完成了预约的KPI指标,工做总结上有数据,也有相关说明,你本身看吧。至于关键行为指标和临时任务指标,个人工做作了不少,也很忙,失误也是有的,主要是由于本人思想上不重视、工做能力有限。这个月我准备继续努力,发扬成绩,改进缺点,争取不断改善。(做无辜状)唉,刘总,反正个人工做你也是知道的,我也很少说了。” margin
刘总:“王林,你的工做我内心有数的,你的成绩我也看获得,可是,你的缺点也有不少。好比说,上次去锯片事业部开会的时候,孙总就反映上个月的培训计划到如今尚未收到,因为没有培训计划,锯片事业部不知道该作哪些培训,因此上个月的培训一个也没作,这是你的责任吧?” 文件
王林(做气愤状):“那个事情我和你也解释过了,我是太忙了给忘记了,我又不是故意的,这你也知道的,我手头那么多工做,一时忙不过来,忘记了也是能理解的吧?我下次记住就是了,在之后的工做中多加注意,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我这不刚才还在沟通这个事嘛,都已经开始行动了,你也是知道的!”
刘总:(点头)“反正相似的事情之后你要注意,我之后不想再次听到这样的理由,好吗?还有,岗位说明书上规定,你有一条很重要的职责是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制度。这个工做主要是由绩效薪酬专员作,你做为部长助理,有责任督促绩效薪酬把这个事情作好,可是最近绩效考核的工做开展得很很差,不少部门的考核不能按时完成,考核结果也不能及时汇总,绩效分析作得也很马虎,这是你的责任吧?”(语气加剧)
王林:“最近绩效考核工做是开展得很差,这又不是我一我的的责任,是各个部门的部长不严格执行制度,有制度不执行,故意拖延。我也催过,可是效果不理想,我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刘总:“这个我知道,但我记得我和你说过,让你在每次考核的时候都要全程参与,旁听考核面谈的过程,并作好记录,造成书面报告。可是好几个月过去了,我一份报告也没看到,并且我据说,你每次参加其余部门的考核面谈的时候都是坐一下就走,根本没有用心,就凭这一点,我在KBI(关键行为指标)的这一项就得给你扣分!”(做发火状)
王林:“刘总,你要这样说我也没有办法,你是领导嘛!”
刘总:“王林啊,工做上有失误不要推脱嘛,你的成绩我也看获得,反正月度考核也是走个形式。关键是下个月你有没有明确的改进计划……”
王林:“刘总,你要给我一个方向嘛,大家上面不定下来咱们怎么作啊?”
刘总(刘看手表):“这样吧,咱们先谈到这吧,反正咱们也谈的差很少了,我会一碗水端平的。我这边还有些急事。不过,我看你这个月的绩效奖金确定要受影响了!”
王林:”随你便吧!”(王林摔门走了出去)
王林:(边走边说,自言自语)“刘总怎么这样说呢,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他根本不了解状况!”
问题出在哪里?
上面的案例是咱们都很熟悉的一个绩效面谈场景,不少企业管理者在作绩效面谈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碰到了相似的问题。绩效面谈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改善绩效,可是,结果常常非但没有帮到员工,反倒引起了员工的逆反情绪,形成了对立和尴尬的局面。
那么,咱们要问一个问题,哪里出了问题?基本上,咱们能够得出这样结论:
1.准备工做没有作好
咱们再回到场景当中,王林正在忙着手头工做的时候,被领导的电话忽然打断,王林找到领导以后才知道,要紧急进行一个绩效面谈。事情比较忽然,王林根本没有准备,可是领导为了完成任务,坚持要立刻进行面谈,这是没有计划的表现。双方都准备不充分,为面谈的失败埋下了一个隐患的种子。
2.没有说明面谈的目的
刘总解释面谈的缘由时说,是由于面谈规定的截止期限快到了,必须得作了,因此今天要面谈,这个解释让员工感受到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心态,没有感觉到帮助本身改善绩效的态度,因此会比较抵触,这给员工的心理增长了负担。
3.负面反馈多于正面反馈
整个面谈过程,刘总都没怎么谈王林的正面表现,王林表现的好的方面都是一带而过,没有重点强调,反倒在员工表现很差的方面指责太多,直接把面谈引导向了对立的局面,最终致使了局面失控,双方不欢而散。
4.面谈者技能不足
刘总在整个绩效面谈的过程当中都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刻分析,更没有启发员工思考,帮助其认识本身的不足,显示了面谈者在绩效面谈技巧方面存在不少不足。来源《手把手教你作绩效管理:案例、模型、方法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