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惟30讲》——同理心:看懂情绪,找到天分

梁宁产品思惟30讲html

五个课程模块框架

  一、同理心:看懂情绪,找到天分优化

  二、机会判断:从一个“点”,看到一个“体”spa

  三、系统能力: 组建系统,制造肯定和依赖设计

  四、用户体验:让产品拥有效率、进行演化 3d

  五、创新模式:找到创新模式,发现新大陆htm

若是你感受本身在走过地狱,走着别停。————丘吉尔blog

 

用产品经理看产品的认知框架来看人资源

如何观察和判断一我的get

  (1)感知层(容貌、穿衣搭配等)

  (2)角色框架层(社会中所处的角色,角色化接触,角色的对接关系)

  (3)资源结构层(人脉资源、财富资源、精神资源等)

  (4)能力圈(存在感被知足后,就不会再扩充能力圈了,一我的明确知道本身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存在,就会不断改变本身的能力圈、资源等)

  (5)存在感(对本身存在感的定义)

同理心

同理心训练: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愉悦/不爽 愤怒/恐惧 用户潜意识 角色化生存

  四种最基础生物性情绪 ———— 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一、“知足”和“愉悦”的关系“

  愉悦”就是被知足

  需求被知足是愉悦,绷了好久的需求被知足叫“爽”

  优秀的人会有的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

二、愤怒和恐惧

  愤怒:感受到本身的边界被侵犯。人的边界就是本身存在感的边界。

  焦虑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想象无从逃避,持续的恐惧内化为焦虑。

恐惧是观察人和作产品很是重要的点。

  (1)恐惧是边界

    看到一我的的恐惧,就能够基本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2)恐惧是动力

    愉悦和知足感会支撑一我的持续投入,恐惧也是另一种比愉悦更为强劲的动力。

  (3)恐惧是痛点

    每一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为了解决恐惧,人们会坚决果断的花钱

    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何?对生存的恐惧;知识焦虑是恐惧。

三、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找到用户的真实选择:不要被一我的基于角色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要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护。
    • 一个产品要作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本身,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 若是你不能用持续高压灌输、高频重复的方法,改变对方的潜意识,那么就要放下本身的主观愿望和判断,放下显示本身高明、教育用户、说服用户的念头。

四、同理心训练: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角色化训练的五个关键动做

    第一:肯定目标

    第二:创建恐惧边界

    第三:放入清晰的目标

    第四:给予红利,造成路径依赖

    第五:不断重复

  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指望来教育你, 换句话来说,全部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都是反人性的。

  为“个体”设计产品,要把对方当成鲜活的人,抛开刻板想象,不去假设他“应该”处在哪一个角色。

  若是给特定集体作产品,那就应该充分研究他们的集体人格(在集体中造成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五、同理心训练:自我与自律

  自我是右脑思惟,自律是左脑思惟

  自个人人更关注我喜欢什么,而自律的人更关注什么是对的。

  自个人人更适合作产品经理

 

   当你要认识一我的,或者要作一个产品时,你仍是要回到本身的心里 ,看到本身的愉悦与恐惧,看到本身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愉悦与恐惧,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他们的防护。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