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 V3 服务转换篇 之 资产和配置管理

为了定义和控制服务和基础设施组件。维持当前计划中、历史的服务和基础设施情况配置信息的准确性html


1、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一、配置项(CI)
      配置项是正在或将要在配置管理控制下的资产、服务组件或其余。配置项在复杂性、大小、种类有很大不一样,从整个服务或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文档、支持人员到单独软件模块或硬件组件。配置项能够集中或分组管理。配置项能够选择使用既定的选择标准、分组、分类和识别方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管理和追溯。其包括:
    A) 服务CI项:服务能力资产、服务资源资产、服务模式、服务包、发布包、验收标准等
    B) 组织CI项
    C) 内部CI项
    D) 外部CI项:包括外部客户需求和协议、供应商发布、分包商及对外服务。
    E) 接口CI项:端到端的服务,跨越服务提供者的接口
二、配置管理系统(CMS)
        为了管理大型复杂的IT服务和基础设施,资产和配置管理须要使用配置管理系统CMS。在指定范围内CMS掌握着全部配置项信息。CMS为全部服务组件与相关事故、问题、已知错误、变动发布、文档、公司数据、供应商、客户信息作关联。
       在数据层面CMS能使数据库存在多个物理CMDB中然后共同组成一个联合的CMDB。其余数据来源也能够加入CMS中。
三、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
       全部配置项的信息都包括在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对全部IT 组件、组件的不一样版本和状态以及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跟踪。在其最基本的形式下,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可能仅由一些纸质表格或一套电子表格(Spreadsheets)组成。
四、最终介质库(DML)
       DML是用来存储和保护全部已受权的被确认版本介质配置项。他们存储通过质检的主拷贝版本。这个库能够有一个或多个软件库或存放区来存放开发、测试和实时存储文件。他们包含组织全部软件的主拷贝、购买软件的副本及受控文件的电子版。DML包含物理的拷贝存储,DML是发布管理的基础。jquery


2、配置管理的目的:
     1. 肯定、控制、记录、报告、审计、验证服务资产和配置项包括版本、基线、组成成分、属性和相关关系。
     2.经过服务生命周期管理保护资产完整、配置项等帐户。确保只有已受权的组件被使用和已受权变动被执行。
     3.经过服务生命周期保护服务资产、配置项的完整性。为了创建和维持一个准确和完整的配置管理系统,确保资产和控制服务、IT基础设施的配置需求的完整性。
 数据库

3、资产、配置管理的活动ide

 

 

 


一、规划
二、识别
       配置项识别过程:
         A) 定义和制定标准文件来选择配置项和他们的组件构成
         B) 依据标准选择配置项及其组件并记录他们
         C) 给配置项分配惟一的标识符
         D) 指定每一个配置项相关属性
         E) 确认每一个配置项是受配置项管理来管理
         F) 肯定每一个配置项的责任人
三、控制
      必须有效控制信息以维持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的及时更新。一旦某项活动改变了配置项已记录的特征或配置项之间的关系,则必须在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记录该项变更。需注意的是:只有变动管理才有权批准对配置项的特征进行变更,事件管理只能改变某个现有的配置项的状态来反映现实情况。
      配置管理负责控制组织接收到的全部IT 组件并需确保这些组件被记录在系统中。硬件可在其已订购或已交付时进行记录,而软件则一般在其被归入DML时进行记录。
四、记录
      组件的生命周期可被划分红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可以分配一个状态代码,但具体分红几个阶段则取决于公但愿记录IT 基础设施的哪些特征。保持对每次状态变化日期的记录能够提供关于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有用信息,如订购时间、安装时间以及所需的维护和支持。组件的状态决定了能够对其进行操做的余地。
五、审核和报告
      执行审计是为了核实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记录的信息是否仍然反映了当前的现实情况。这些信息可用来检查和更新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
      在下列情形下须要执行审计:
            A) 在创建了新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以后;
            B) 创建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一段时间以后;
            C) 重大变动以前或以后;
            D) 灾难恢复以后;
            E) 其余任何方便的时候。
      审计也能够随机地或在配置经理认为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的信息不正确时进行。若是配置管理系统与审计工具之间存在关联,则能够天天生成针对某个相关领域的审计报告。在发现差别时,不该该容许审计工具自动更新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全部的差别都代表变动管理流程可能被忽视了,因此应该对这些差别进行调查并经过变动管理对这些差别进行追溯性处理。工具

 


3、配置管理管理报告
      配置管理流程的管理报告可能包括下列信息:
            a) 有关流程质量的信息;
            b) 在审计中发现的记录与实际情形不符的次数;
            c) 发现未经批准的配置的次数;
            d) 出现已记录的配置不能被找到情形的次数;
            e) 审计中发现的有关配置项属性详细程度方面的差别;
            f) 处理信息记录请求所需的时间;
            g) 超过给定事件或变动次数的配置项的列表;
            h) 有关 IT 基础设施的结构和组成的统计信息;
            i)  有关 IT 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及其余方面的信息;
            j) 有关改进措施的总结、报告和建议,例如,针对因为业务、技术、市场价格和其余相关变化所致使的配置管理追踪记录的配置项的范围和详细程度的变动所提出建议;
            k) 有关实施流程所耗费的人力成本的清单。
 测试

4、配置管理的绩效指标指标
           a) 闲置许可数量;
           b) CMDB错误致使变动失败的数量;
           c) 未受权配置数量;
           d) 配置项文档错误致使变动失败所引发的事故数量;
           e) 由于CMDB错误致使违反SLA的数量;
           f) 无相应配置项刷新的变动请求数量;
           g) 不精确配置项百分比;
           h) 客户满意度 ;this

5、与其余流程的关系3d

 

本文章转载自:http://blog.vsharing.com/standard/htm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