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网络主要挂在CAN_H和CAN_L,各个节点经过这两条线实现信号的串行差分传输,为了不信号的反射和干扰,还须要在CAN_H和CAN_L之间接上120欧姆的终端电阻,可是为何是120欧姆呢?那是由于电缆的特性阻抗为120欧。前端
CAN总线采用不归零码位填充技术,也就是说CAN总线上的信号有两种不一样的信号状态,分别是显性的(Dominant)逻辑0和隐形的(recessive)逻辑1,信号每一次传输完后不须要返回到逻辑0(显性)的电平。网络
位填充规则:发送器只要检测到位流里有5个连续相同值的位,便自动在位流里插入补充位。数据结构
观察下图:并发
能够看到上图中的当第一段为隐性(recessive),CAN_H和CAN_L电平几乎同样,也就是说CAN_H和CAN_L电平很接近甚至相等的时候,总线表现隐性的,而两线点位差较大时表现为显性的,按照定义的:测试
下面将差分信号和显隐性之间对应关系总结为下表:spa
状态设计 |
逻辑信号3d |
电压范围orm |
显性Dominantblog |
0 |
CAN_H-CAN_L > 0.9 |
隐性recessive |
1 |
CAN_H-CAN_L < 0.5 |
由上面的分析咱们能够知道:
CAN总线采用的"线与"的规则进行总线冲裁。即1&0=0;因此0为显性。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若是总线上只要有一个节点将总线拉到低电平(逻辑0)即显性状态,总线就为低电平(逻辑0)即显性状态而无论总线上有多少节点处于传输隐性状态(高电平或是逻辑1),只有全部节点都为高(隐性),总线才为高,即隐性。
下面的SAE J2411为美国汽车标准。
类型 |
标准 |
最高速率 |
描述 |
高速CAN |
CAN/ISO 11839-2 |
1Mbit/秒 |
最通用的CAN总线类型 |
低速CAN |
ISO/ISO 11839-3 |
125Kbit/秒 |
容错,在一条总线短路的时候仍然能工做 |
单线CAN |
SAE J2411 |
50Kbit/秒 |
高速模式可达到100Kbit/s主要用在汽车上,例如通用公司 |
CAN总线上任意两个节点的最大传输距离与其位速率有关,以下表:
位速率/kbps |
1000 |
500 |
250 |
125 |
100 |
50 |
20 |
10 |
5 |
最大距离/m |
40 |
130 |
270 |
530 |
620 |
1300 |
3300 |
6700 |
10000 |
这里的最大通讯距离指的是同一条总线上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能够看到速率越低通信距离就越远,也就是说CAN总线的通信距离和波特率成反比。在位速率为5千比特位每秒的时候达到最大的传输距离10千米。其中通常的工程中比较经常使用的为500K每秒的通信速率。这个速率在实际测试的时候也是很是可靠的。
若是想要更远的传输(大于10千米);能够考虑用多个CAN控制器链接或是加其余通信协议(如485或是TCP/IP)的接口芯片组成的一个设备,这样就可实现长距离的通信需求。
只要总线空闲,总线上任何节点均可以发送报文,若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开始传送报文,那么就会存在总线访问冲突的可能。可是CAN使用了标识符的逐位仲裁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仲裁期间,每个发送器都对发送的电平与被监控的总线电平进行比较。若是电平相同,则这个单元能够继续发送。若是发送的是一"隐性"电平而监视到的是一"显性"电平,那么这个节点失去了仲裁,必须退出发送状态。若是出现不匹配的位不是在仲裁期间则产生错误事件。
帧ID越小,优先级越高。因为数据帧的RTR位为显性电平,远程帧为隐性电平,因此帧格式和帧ID相同的状况下,数据帧优先于远程帧;因为标准帧的IDE位为显性电平,扩展帧的IDE位为隐形电平,对于前11位ID相同的标准帧和扩展帧,标准帧优先级比扩展帧高。
CAN 总线是一个广播类型的总线,因此任何在总线上的节点均可以监听总线上传输的数据。也就是说总线上的传输不是点到点的,而是一点对多点的传输,这里多点的意思是总线上全部的节点。可是总线上的节点如何知道那些数据是传送给本身的呢?CAN总线的硬件芯片提供了一种叫作本地过滤的功能,经过这种本地过滤的功能能够过滤掉一些和本身无关的数据,而保留一些和本身有关的信息。
CAN标准定义了四种消息类型,每条消息用一种叫作比特位仲裁(Arbitration)机制来控制进入CAN总线,而且每条消息都标记了优先权。另外CAN标准还定义了一系列的错误处理机制。
CAN报文的四种消息类型:
下图为基本的格式:
CAN总线中有标准帧和扩展帧两种格式,两种格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仲裁域格式的不一样,看下面两个表格能够很清楚的看出二者的不一样,下面第一个表是标准帧(CAN2.0 A),第二个为扩展帧(CAN2.0 B):
下面为扩展帧格式(CAN2.0B):
其中
咱们看到上图中的基本帧格式能够总结为如下几个域:
域 |
描述 |
仲裁域 |
仲裁域决定了当总线上两个或是多个节点争夺总线时的优先权。 |
数据域 |
包含了0到8字节的数据。 |
CRC域 |
包含了15位的校验和,校验和用来作错误检测。 |
应答槽 |
任何一个已经正确接收到消息的控制器在每一条消息的末端发送一个应答位,发送器检查消息是否存在应答位,若是没有就重发消息。 |
做为数据接收器的站,经过发送远程帧,能够启动其资源节点传送它们各自的数据。远程帧和数据帧很是相似,只是远程帧没有数据域。
上图就是远程帧的帧格式,它相对与数据帧没有远程帧,可是要注意发送远程帧的时候RTR位要置1,表示发送的是远程帧。下图更加清晰了呈现了这种结构。
错误帧是当总线的某一个节点检测到错误后发送出来的,它会引发全部节点检测到一个错误,因此当有任何一个节点检测到错误,总线上的其余节点也会发出错误帧。CAN总线设计了一套详尽的错误计数机制来确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节点反复的发送错误帧而致使CAN总线的崩溃。
如上图所示错误标志和错误定界符组成,高低表明分别表明隐性和显性,其中错误标志为全部节点发过来的错误标志的叠加(Superposition)。下图更为清楚的看出各个数据位的分布:
下面经过如下数据结构框图归纳各个部分的定义:
错误标志有两种形式:
刚才说到一个节点上检测到错误会致使总线上全部的节点都会检测到错误并发送错误标志,这是为何呢?
由于单一节点上的错误标志格式违背了从帧起始到CRC界定符的位填充规则,也破坏了ACK域或帧结尾的固定格式。下面简要说下位填充规则。
位填充规则:发送器只要检测到位流里有5个连续相同值的位,便自动在位流里插入补充位。
注意:位填充规则只是针对数据帧和远程帧,错误帧和过载帧格式固定。
因此全部其余的节点会检测到错误条件而且开始发送错误标志,所以错误帧就是各个站的不一样错误标志叠加在一块儿的结果。
当某个节点发送错误帧(带有错误标志),其余节点收到了错误帧,检测到错误条件,就经过发送"被动错误标志"的错误帧来提示错误。
错误定界符:
传送了错误标志之后,每个站就发送一个隐性位,并一直监视总线直到检测出一个隐性位为止,而后就开始发送其他7个隐性位。
过载帧是接收节点用来向发送节点告知自身接收能力的帧。
过载帧,意思就是某个接收节点来不及处理数据了,但愿其余节点慢点发送数据帧或者远程帧,因此告诉发送节点,我已经没有能力处理你发送过来的数据了。
过载帧跟错误帧结构相似包括过载标志和过载定界符,有3中状况会引发过载:
上图中很清晰的表示了过载标志有6个显性位组成,而叠加部分和"主动错误"标志同样,过载的标志破坏的是间歇域的固定格式。因此致使其余的节点都检测到过载条件,并一同发出过载标志。
过载定界符:
也就是上图的过载结束符,过载标志被传送之后,节点就一直监听着总线,直到检测到有一个从显性位到隐性位的跳变为止。当从总线上检测到这样的跳变,则就标志着每个节点都完成了各自过载标志的发送,并开始同时发送其他7个隐性位。
(1)帧标识符-29位
(a)、协议号 PROTNO ( Protocol No )
协议号描述各高级单元之间通讯使用的协议。
0x064 |
RMP |
Rectifier Monitor Protocol |
监控主机与采集前端标识符 |
(b)、PTP
点对点位。PTP=0,表示该帧为广播信息。PTP=1 时,表示该帧为点对点信息。例如,在对全部的节点广播命令时,PTP=0时,目的地址设置为 0xFF。。
(c、目的地地址
目标地址表示该帧发往哪一个地址。 目的地址(0x00-0xFE)。
若是 PTP=1,bit11~bit18 被做为点对点通讯的目的地址。
(d)、源地址
源地址表示该帧是由哪一个地址发出。 源地址(0x00-0xFE)。
在全部通讯类型中,bit3~bit10 用于指示总线上信息源的地址。
在系统中,PRONTO=0x064,采集前端的地址肯定在 0x00~0x7F。
监控主机的地址都肯定在 0xF0~0xF8。
(e)、源地址
后续数据标识。若是 CNT=1,表示数据包含下一帧,并且,它有相同的源地址和协议类型。若是 CNT=0,表示是数据的最后部分。若是数据包只须要一帧传递,则 CNT=0。
(f) 、RES 1
预留位,为未来使用,必须设置为 1。
(g)、RES 2
预留位,为未来使用,必须设置为 1。
(2)数据域
(a)、 ERR
错误位。若是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帧格式不符合协议规定,将此位置位传递给源节点。
(b)、PTP
点对点位。PTP=0,表示该帧为广播信息。PTP=1 时,表示该帧为点对点信息。例如,在对全部的节点广播命令时,PTP=0时,目的地址设置为 0xFF。。
(c)、MSGTYPE
命令信息类型。表示数据信息对应的类型。
(d)、ErrType
错误类型。表示数据信息错误缘由。
ErrType |
意义 |
0xf0 |
无错误,正常响应 |
0xf1 |
节点地址无效 |
0xf2 |
命令无效 |
0xf3 |
数据校验错误 |
0xf4 |
地址识别过程当中 |
(e)、Data information
数据部分。
(3)MSGTYPE
欢迎你们进群交流分享:QQ群:77308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