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产品经理这一岗位已经好久了,但一直缺少系统化的学习。不少时候对产品及产品经理的相关概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边界意识也很模糊。因此本文以初学者的角度从 0 开始梳理产品经理的知识脉络。html
如下为本文的主题结构:安全
产品及产品经理的概念网络
如何胜任产品经理学习
胜任后产品经理如何工做优化
如何评价产品经理的工做质量网站
在了解产品经理的概念以前咱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产品?ui
产品在词典中的解释为生产出来的物品。拆开来看,既然是生产则必定是为了知足某些用户客观存在的需求,也就是它必定会为用户所用。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物品已经不仅仅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更包括了一些身体上没法触及的服务、功能等非实体。例如手机、电脑等实体物品能够称之为产品,互联网、WiFi、微博等网络服务也能够称之为产品。设计
所以能够用一句话来归纳产品:3d
产品是以知足用户需求为目的生产出来的有形实体或无形服务/功能组合。netty
既然产品是为了知足用户需求,那么根据不一样用户的需求差别及变化,产品也会有不一样的层次。
能直接知足最核心用户需求的产品(能够是非实体)称之为核心产品,核心产品的外在表现(例如实体物品)为基本产品。在基本产品的基础上用户会指望获得一些除核心功能之外特别的功能,此类产品称之为期待产品。而超越期待产品并附加一些给用户带来更多利益的产品则为附加产品。预示产品将来改进和变化的称之为潜在产品。
除此以外,产品的不一样层次也对应着用户的不一样层次。通常来讲,每一个产品都有一批渴望产品能知足他们核心需求的种子用户。若是基本产品符合大众的需求,则会吸引更多的大众用户。在大众用户中,若是有大部分用户对产品感兴趣并期待有更多的功能,他们会常常频繁使用产品,成为活跃用户。当产品出现附加功能后,会有用户愿意付费体验,成为付费用户。而潜在的产品则会带来更多的潜在用户。
总结来讲,用户产生需求,需求转化为产品。反之产品解决需求,需求知足了用户。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无线通讯是互联网时代人们最核心的需求之一,急需使用无线通讯功能的用户即为种子用户。目前市面上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实体手机则是大众用户选择的基本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指望手机变得更好看、更好用,所以智能手机能够说是大众期待的产品,而期待产品更好的用户(例如米粉)会很是活跃。此外智能手机上自带的云服务功能是手机厂商内置的附加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会有不少手机用户购买云服务会员。将来智能手机的可弯曲、可折叠或透明等发展改进,会吸引更多的潜在科技爱好者购买体验。
经过上文咱们已经知道产品的概念,那么在产品变幻无穷的今天,如何评价并定义一款好产品呢?
首先做为产品的基本要素,它必定要知足用户需求,尤为是核心需求必须作到完美、作到极致。其次在众多知足用户需求的同类产品竞争中,必定要保证自身拥有优点的核心竞争力,不然用户会很轻易的切换到其余同类产品。在此基础上,产品还应当具有独特的价值主张,突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进一步巩固用户基础,挖掘潜在客户。
而在互联网时代,除了以上三个宏观层面特色,好产品还应该兼备如下特性:
用户体验至上
细节以小见大
快速更新迭代
坚持少便是多
对照以上几点来分析一个典型的好产品例子——Apple。
好产品特性 | Apple |
---|---|
知足用户需求 | 这一点毋庸置疑 |
优点的核心竞争力 | 重视研发,技术水平领先,品牌知名度高 |
独特的价值主张 | 系统封闭安全为上,生态开放体验为上 |
用户体验至上 | Apple 产品的交互、无缝体验等以用户至上的设计一直饱受好评 |
细节以小见大 | Apple 产品的系统细节无处不在,例如手电筒开关的图标细节等 |
快速迭代开发 | Apple 产品的软硬件每一年都保证更新迭代 |
坚持少便是多 | 贯穿整个 Apple 的极简主义 |
在真正接触这个行业以前,一直觉得产品经理是一个经理级别的职位。参加工做后与产品经理接触多了才发现只是这个岗位的名字叫作产品经理。经过系统的学习后发现产品经理确实是“经理”级别,只不过并不是部门或公司的“经理”,而是产品的“经理”。因此这一连串的认知变化有点“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的意味。
那么究竟如何定义产品经理呢?从我我的理解角度,产品经理包含了产品和经理两个层面。
先说产品层,从产品定义咱们知道它的做用是知足用户需求。那么做为产品经理,必定须要善于发现某些用户在某些场景下的某些问题,并经过设计好的产品去解决这些问题。换句话说,产品经理须要创造产品来知足目标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并将用户体验作到极致。
再看经理层,顾名思义经营管理者。当产品经理创造出产品后,并不意味着产品工做的结束,相反才刚刚开始。由于新产品的上线、推广、运营等管理工做仍然须要产品经理密切参与、层层把关。不只如此,产品经理还须要根据产品实际的运营数据及用户反馈,不断地验证产品逻辑、总结经验并优化产品,朝着实现产品商业化的目标前进。因此说,产品经理不只须要创造产品,还须要对产品进行持续的经营,管理其整个生命周期。
这里给出一句话定义:
产品经理是发现、挖掘及解决用户需求,并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产品商业化目标的人。
从上述的定义中咱们已经能够窥见产品经理的职责所在,细分后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What:须要经过调研、数据统计及分析,明确目标用户、用户需求及需求场景是什么?
How:须要经过与各部门协同设计开发,掌握如何实现知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What:须要深刻挖掘用户场景及需求,分析作什么产品才能符合用户需求?
Why:须要对产品的定位和方向有着战略性把控,研究为何要作这样一款产品?
在真正的职场生涯中,不一样等级的产品经理可能偏重的职责核心会有所不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产品经理自身已经到了哪个级别,都须要遵循一个原则:
保证产品的每个设计、每个改进、每个决策都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iamsujie 的这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几乎是产品经理业内最火爆的一句话。从本意上来看,每一个人确实均可以发现并尝试解决用户需求,因此字面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与上一个问题类似,全部的产品经理都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吗?答案固然是否认的。那么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须要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呢?
先来看一下来自@Elson 爱吃鱼所作的腾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图。
先不论图的真假,从图上能够看到腾讯产品经理要求具有的能力多达 18 种,且随着等级的提高各类能力的标准都有相应的提升。细看下来发现这 18 种能力确实涵盖了产品经理所要兼备的软硬实力,因而可知产品经理并非一个“虚”的岗位。
硬实力指的是产品经理所属行业的专业知识及工做必备的专业技能。首先专业知识很好理解,它是产品经理工做所需的产品思惟、业务逻辑、设计方法、技术知识或办公技能等关联性知识,而结合产品经理的职能核心及工做周期,产品经理的专业技能能够分为三个大块:
市场能力: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对外商务沟通等
产品能力:产品设计规划、原型文档制做、版本迭代更新等
运营能力:活动策划、数据分析、营销推广等
归纳来讲,产品经理的硬实力为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合理运用专业技能。
与能够证实的硬实力不一样,软实力是一种既难以衡量又不可或缺的能力。做为产品经理,如下三种能力一样重要:
学习提炼能力:适应互联网发展,快速学习,能提炼总结出规律方法,并合理运用到实际工做中
沟通协做能力:跨部门合做须要有强大的沟通能力,并与团队协做共同完成产品,解决用户需求
领导能力:具备主人翁精神,能带领团队共同完成项目
除此以外,在黄钊团长的《系统化思惟,AI 产品经理的必修课》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产品经理必定要具有的能力,引用以下:
产品经理要养成一个习惯,精肯定义身边的全部问题,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哪怕友情,沟通,均可以定义。定义的标准就是能够在任何一个场景能够复现。
我的以为这个认知很是精准,缘由在于产品经理的工做本质是发现并解决问题。只有真正的了解并可以准肯定义需求,才能在符合用户使用的场景下去设计产品。
从上述相关概念描述中,咱们很容易用一句来归纳产品经理的工做职责。这里给出一句话定义:
挖掘目标用户需求、设计构建产品原型、实现产品顺利上线、数据分析总结优化、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尽快完成商业目标。
可是产品经理在产品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当中,分别须要作哪些事情呢?咱们先来看一下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
从图中能够看出,随着时间延长,产品进入不一样的生命期,用户量和用户活跃度都有相应的变化。
在初期到成熟期这段时间里,产品须要不断完善核心功能及用户体验,并保证能快速迭代。但快速迭代的同时,须要及时注意用户市场的反馈及同类竞品的动态,由于它们预示着用户接受并喜好产品的方向。只有产品方向正确,符合目标用户预期,才能延迟甚至避免产品的衰退。
总结来讲,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品经理须要坚持两个原则:
用户体验至上
方向比速度重要
KPI 这个词在互联网行业中应该耳熟能详,由于它是考核某产品或某岗位的核心执行指标,说白了就是评价一个产品或工做的指标。而产品经理具备创造产品吸引用户并最终实现商业化目标的职责,因此他们的 KPI 一般会集中在流量和商业价值两个层面。
流量层面比较容易理解,也很容易的去制定指标。例如产品上线要达到多少注册人数、活动参与至少要多少人等等。互联网产品常见的通用指标有:
注册用户数:产品总共在注册的用户数量,因为注册门槛低因此意义不是很大
活跃用户数:常用产品的用户 ,须要去除重复,例如常见的有月活跃用户(MAU)等
流失用户数:曾经活跃或注册后抛弃产品的用户数量
用户保有率:在单位时间内有效用户数与用户总数的比率,越大越好
用户流失率:在单位时间内流失用户数与用户总数的比率,越小越好
网页端的产品除了上述用户指标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访问指标:
PV:页面浏览数,不管是否重复、是否加载完成都计数
UV:惟一访客数,去除重复,意义较 PV 更大
跳出率:只浏览一个页面便离开网站的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百分比
退出率:用户从该页退出的页面访问数占进入该页的页面访问总数的百分比
平均访问时长:用户在一次访问中,从打开网页到关闭网页的平均时长
PR:网站排名,主要经过 SEO 优化来提升
例如百度统计能够反映出一个网站的质量和活跃度:
至于如何提升流量层面的相关 KPI,上文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提升核心需求的用户体验,其中道理就很少作阐述了。
咱们知道任何一件产品都须要定位它的商业价值,并利用其商业价值给公司带来收益,这是互联网公司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因为互联网产品自己具有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特性,大部分公司在产品初期追求的都是迅速积累用户,而忽视了其重要的商业价值,最终形成产品失败的结局。
因此产品经理不只仅须要关注用户流量层面的 KPI,更应该关注产品商业价值上的 KPI。常见的互联网产品商业价值 KPI 有:
ROI:投资回报率,一个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利润和投资的比率,越大越好,是很是重要的指标
ARPU:平均每一个用户贡献收入,高端用户越多值越高,但并非值越高利润越大,还须要考虑成本
广告展现/点击/转化率:常见的有 CPL、CPM、CPC等,其值越高意味着产品活跃度越高
而一些电商类产品制定此类指标比较容易,例如常见的:
GMV:一段时间内的网站成交总额,通常在电商网站中指交易额(下单金额)
销售量:顾名思义,是最能体现产品或网站的好坏的指标
重复购买率:指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重复购买次数,反映了用户忠诚度,数值越大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KPI 虽然做为考核产品或岗位的指标,但反过来产品经理能够经过 KPI 的相关指数来分析优化产品,因此必定不能忽视 KPI 的做用。
至此我对产品经理入门基本通识的理解已经概括总结完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从 0 到 1,还须要更多的硬实力。因为正在转型途中,不少概念是从自我角度理解,缺少实战经验,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例如在审稿时发如今美柚蔡泓:产品经理的四大进程一文中,做者将产品经理的定义分为产、品、经、理四个层次,分别对应产品的生产、品鉴、经营、梳理四个阶段。其认知较本文更加深刻通彻,受益不浅。
再例如在《AI产品从0到1,看产品经理的修炼》一文中用切身经历说明了产品经理如何锻炼本身的软实力,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最后附加两张来自起点学院的产品经理工做流程及能力模型的概括,一来供本身收藏学习弥补本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二来补充本文的缺陷之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