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数学教案学习
第1单元 长度单位url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设计
【学习内容】:在工做学习中,咱们常常会遇到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这样的问题。有一句俗语: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所以,面对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咱们应该有努力探索的精神。切莫只是沉湎于过去或者只是幻想将来而让生命从手指间悄悄的溜走。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同样的。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对于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咱们必定要从不一样角度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有一句俗语: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博客
课本P2-3.例一、二、3数学
【学习目标】:搭建成绩查询系统——用《易查分》三分钟便可完成,全国老师都在用。方法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造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做用。经验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做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查询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做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生活
4.让学生经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创建1厘米的长度观念。block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做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由于每一个人的手不一样,因此量的结果不一样。所以,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3、认识尺子
一、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二、 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做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能够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升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4、操做活动,创建表象
(一)、认识厘米
一、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块儿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一样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二、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创建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本身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三、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外一端对着几。
四、 请小朋友量一量本身的手指,看哪一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五、 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六、想一想在本身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造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咱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咱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增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做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创建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5、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一、请学生随意拿出本身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二、4人小组合做,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你们看。教师个别指导。
三、学生本身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创建1厘米的表象。
在工做学习中,咱们常常会遇到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这样的问题。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那纸面上的话,则另外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所以,面对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咱们应该有努力探索的精神。不吃饭、不睡觉,打起精神赚钞票!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同样的。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对于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咱们必定要从不一样角度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那纸面上的话,则另外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以上就是Leo老师对于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的介绍,不知道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欢迎给我留言就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与我讨论,更多内容请访问个人博客:CSDN:https://sourl.cn/Z3JQ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