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如何集中注意力动画
什么会忽然引发人的注意和兴趣?如何赢得并维持人的关注?人又是如何选择关注对象的?网站
40.选择性注意spa
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到底有多难?这取决于他们有多么专一。好比说,若是他们去你的网站上想买个礼物,但却不清楚具体要买什么,那么视频、大幅照片、色彩和动画就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设计
要点:视频
1)无心识的选择性注意对象
有时候咱们能意识到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性注意,就像你在看本章第一段文字时同样,但有时候选择性注意也会在无心识的状态下进行。blog
41.人会主动过滤信息教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长期持有一个观念且从不改变,不管你找出多少证据证实这种观念站不住脚。人们会主动找寻和关注能支持他们观念的信息和线索,而不会去找寻甚至会无视那些与本身固有观念相悖的信息。事件
主动过滤一般颇有用,由于它能够减小咱们须要关注的信息量,但有时候这也会致使错误的决策。音频
42.熟能生巧无需特别留意
反复练习一项技能,直到它变成一种惯性,那么之后不假思索也能熟练展现。若是它真的变成了一种惯性,那咱们几乎就能够一心二用。我说“几乎”是由于一心二用的状况并不真正存在。
要点:
1)太多的惯性步骤可能会致使错误
43.对频率的预期会影响注意力
要点:
1)关于频率的心智模型
Andrew Bellenkes(1997)对这种心理预期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人们会对事件发生的频率有所预期,若是实际发生的频率与预期频率不一样,他们就会错过事件。他们创建了一套事件发生频率的心智模型,并根据这套模型来设定注意力。
44.注意力只能维持10 分钟
大脑在短暂休息后能够再次集中注意力7~10 分钟,7~10 分钟差很少是人对任何任务保持专一的时间上限。
要点:
1)在设计网站的时候,尽可能将浏览网页须要的时间限制在7 分钟之内。
咱们假设的每每是用户来到这个页面并点击一个连接,但有时候事情并无那么简单,网站也可能须要加载一些其余的媒体,例如音频和视频,而这些媒体可能并不符合7~10 分钟的法则。
①TED 系列的视频就经常有20 分钟之久,这就超出了时间限制(不过,TED 邀请的都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演讲者,有可能单凭魅力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②Lynda.com 网站在这一方面就作得很好,尽可能将在线教程的时长控制在10 分钟内。
45.人只会注意显著线索
看一下图45-1 这些美分,哪一个才是真货?别做弊,先猜猜看,再拿真硬币来对比。
若是你住在美国, 用过美国硬币, 那一美分的硬币你必定见了无数次了。但你每每只会注意它的某些属性,好比颜色和大小,心理学家称之为“显著线索”(salient cue)。你只会注意到解决当前任务须要关注的内容。虽然硬币上有不少细节和线索,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显著线索只有颜色和大小。
46.人没法同时完成多个任务
不少人都觉得本身可以一脑多用,然而研究结果偏偏相反:人们没法同时完成多个任务。(只有一种例外状况:以一边劳做一边再进行一项脑力劳动)
咱们很擅长在不一样的任务之间切换,因而误觉得那就是一脑多用,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
要点:
1)开车时打电话会分散注意力
讲电话时,人不可避免地会把注意力从驾车转移到对话上。因此说,这是注意力的问题,而不是手能不能控制方向盘的问题。
2)只听对话中的一方说话要比听两我的对话更费神
若是只能听到对话中一方所说的内容,就须要动用更多脑力,由于可预知的信息量减小了,你须要猜想对话的那头说了些什么。
形成这种差别是由于只听一方说话时不少信息难以预知。被试者老是要去揣测他没听到的那些内容,所以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在当前的任务上。
3)年龄和执行多任务的经验会有影响吗?
重度多媒体使用者更容易被无关刺激分散注意力,任务也不如轻度者完成得好。
47.勾人六事:危险、食物、性、移动、人脸和故事
要点:
1)为何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注意食物、性和危险(旧脑的提醒)
人其实有3 个大脑:新脑控制意识、推理、逻辑,中脑处理情绪,旧脑则关注生存状况。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旧脑是最早造成的。事实上这部分大脑很是像爬行动物的大脑,因此有些人称之为爬行脑。
48.巨大噪声会吓人一跳并引发注意
若是你想经过声音来吸引某人的注意,表48-1 提供了一些选择及其使用条件(改编自Deatherage 于1972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
要点:
1)人们习惯于常常出现的刺激
49.人欲关注,必先感知
要关注一件事,必需要先察觉、感知到它。下面的例子说明了感官的敏感度。
要点:
1)信号检测理论
6 米以内的滴答声你是能够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