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七章-人是社会性动物

 

第七章  人是社会性动物网站

 

  咱们低估了社交对人的重要性。人们会利用周围一切事物来参与社交,包括科学技术。本章将介绍社交背后的科学。编码

 

63.“强关系圈”的人数上限是150 人spa

要点:3d

 1)邓巴数字视频

  Robin Dunbar(1998)研究了不一样的动物物种。他想知道社会群体中稳定的关系数量是否与脑容量(特别是新皮质)有关。他提出了一个计算不一样群体数量上限的公式,人类学家称之为物种的“邓巴数字”。对象

2)人类社交圈的人数上限blog

  Dunbar 推断出人类社交圈子的人数上限。根据他的计算,人类的圈子上限大约为150 人。更准确地说,他计算出的数字是148 人,四舍五入为150 人。固然其中不免有较大的偏差,95%可信区间的数字是100 到230 人(以避免统计学家质疑)。同步

  其实150 人是指联系紧密的圈子规模。若是一个圈子的生存压力很大,那么它会稳定在150 人,而且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很近。若是生存压力不大或组织人员分散,邓巴估计人数上限会更低。登录

3)稳定的社会关系人数有上限程序

  这个限制是指你能与其维持稳定社交关系的人数。在这样的团体关系中,你了解每一个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64.人天生会模仿和同情

要点:

1)镜像神经元活动

  看别人的动做也会引起你的脑神经元活动,就仿佛是你本身作动做同样。这些活动的神经元被称为镜像神经元。

 

65.共同作一件事会把人们联系在一块儿

要点:

1)人须要同步活动以得到幸福感

 

66.人们认为线上交往也应遵循线下社交规则

  当登陆某个网站或使用一个线上程序时,你会对网站的反馈以及交互方式有所预期,这样的预期大多均可以对应到人际互动的预期上来。若是网页没有反馈或加载时间太长,就好像聊天的对象不看你、无视你同样。若是网站过早要求填写私人信息,就好像一个外人忽然要跟你亲密往来。若是网站不保存好你的信息,就好像对方忘记了你,想半天才想起来原来大家认识。

例子:

  你走在路上,忽然有人走过来拿着个小册子对你说:“你想多了解一下如何支持奥巴马总统的政策吗?”你回答说:“想。”而后伸手去接他递过来的小册子。但他忽然拿回了小册子,说:“哦,对不起。若是你想了解更多或者想看这个小册子,得先告诉我你的邮箱地址和邮政编码。”“那算了吧!”你说着就要离开。“等等!”他大喊着,“那好吧,其实不给邮箱和邮编也不要紧。”但你已经不信任他,也不想再理他了。

 

67.说谎程度因媒介不一样而不一样

  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写信、发邮件、面对面对话、打电话、发即时消息。

 

67.沟通时说话者与倾听者的大脑同步

  当听人说话时,你的大脑会与说话者同步。

要点:

1)同步+ 预期= 理解

  在Stephens 的实验中,大脑同步程度越高,倾听者就越能理解说话者传达的观点和信息。经过观察大脑不一样部位的活动,Stephens 发现大脑中负责预言和预期的部位激活了。它们越活跃,沟通就越成功。Stephens 发现大脑中负责社交的部分也同步了,包括对成功沟通很是关键的处理社交信息的区域,例如可以理解他人的信仰、渴望和目标的区域。Stephens 还猜想镜像神经元对说话者和倾听者的大脑同步也有做用。

 

68.大脑对熟人反应独特

 

70.笑把人们连结在一块儿

  Provine(2001)花了很长时间观察人们为何以及什么时候会笑。他的小组观察了各地1200 我的不禁自主的笑。他们记录了这些人的性别、情景、说话者、听者以及说话内容。如下是他们的发现。

  

 

71.人更容易从视频中分辨出假笑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