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体会(0006)零零散散之一

2008 年后第一篇, 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些 零零散散无法单独成篇的体会,以这种方式写出来吧, blog 以后又出来 twitter 了嘛,一个道理, 每次10条左右。
Ø  产 品里的问题,开始有一两个的时候总让人吃不下睡不着,非要立刻干掉,后来就无视了,比如白头发,有一根的时候会立刻拔掉,多了起来会很郁闷一阵子,再多也 就烦不了,该干吗干吗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想一想也不能这样一直消极啊,因此就会从根本上考虑去解决问题,是去养生而不是拔头发了。
Ø  雷锋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蹩脚的(或成功的?)Personas
Ø  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要知足的对象不一样,一个是“你你你你你”,另外一个是“我我我我我”。
Ø  随着网页功能的逐渐强大,软件与网站的区别愈来愈不明显,但因为原来网站和软件的设计流程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因此在设计流程中咱们常常能看到不一样的说法其实说的都是同一回事,好比:任务(网站)=用例(软件),任务分解(网站)=用例里的流程描述(软件)。
Ø  PD 作久了,看到任何一个产品,总能一会儿挑出不少能够改进的地方,惟一挑不出错的产品就是本身作的,因此必需要把本身作的东西给别的PD
Ø  所谓创新,不少时候是由于本身知道的太少,觉得本身想出的办法是个创新,其实这早就是别人玩剩下的,说不定仍是被玩烂的几种方法中比较拙劣的一个。避免这种悲剧的办法只能是本身多加努力或者借助群体智慧。
Ø  产品与设计师是互相依存的,在高层决定公司战略的前提下,不少时候,好的产品对设计师的帮助会远远大于好的设计师对产品的帮助
Ø  PD 、开发、测试的人员比例,对于 web 应用,个人感受 1 3 1 是比较合理的,开发不足会产生一种有枪没×××的郁闷,而测试由于产品修改比较简单,因此能够比传统软件轻。
Ø  产 品进化论:产品的定位、发展和生物的进化很像,知足大众需求的产品是普适的,就像一个大的生物种类,当其中的一个小群体长时间生存于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时, 就会进化成适应局部特性的亚种,一样的道理知足小众的产品就要往局部的特性作才符合天然规律,即所谓垂直、所谓特定的目标用户群体。另外,普适的产品越是 想知足全部人,就越无法知足全部人,好比新闻联播。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