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体会(0007)零零散散之二

Ø 四十多篇了,有些人问过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后来想一想,多是由于《体会》最先是为了写给本身看的吧,做为一种记录,没有任何被动。但作产品应该是作给本身仍是作给用户呢?这不 2008 3 月份又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吵起来了,论题就是“产品设计,首先知足本身”,正方是 37Signals 表明着的是产品经理(或管理人员),著有著名的《 Getting Real 》,还没拜读过;而反方 Don Norman 表明着的是设计师,著有《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有兴趣的能够去搜搜看。
Ø 互联网产品有一点幸福,由于能够比较简单的作AB-Test,其实就是对照试验。好比我有100万用户,不知道某个功能作成什么样子好,那就能够把两套方案都作出来,给A1万我的先用方案AB1万我的先用方案B,拿到数据结果之后,再决定剩下的98%用户该怎么办。这样的低成本不少传统行业的同窗羡慕不已。
Ø 2008 年阿里巴巴集团策略是打造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培育“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对比《维基经济学》的四个基础法则:开放、对等、共享以及全球运做。实在是太像了,还有篇文章能够看看:《马云的顿悟:阿里巴巴在维基经济学中成长》。
Ø 敏捷要求测试很强势,敏捷里面的单元测试还有个重要的做用是经过TC的编写来细化需求和设计(相似的,会经过设计过程来细化需求)。
Ø 不一样部门/公司的合做,最使人抓狂而无奈的是,对你而言高优先级需求,在他那边根本排不上(目标不一样)。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有项目KPI机制与职能部门KPI相辅相成,让项目经理有权考核其余部门的协做人员。
Ø 用户使用产品里的功能,进而推及生活中作事的原则,有一条是:偶尔为之的事情只要满意解,常常作的事情必须最优解(其实也是尽可能优而已)。
Ø 在特种部队式的组织里,能够作一个特种兵;但若是你进入了基地组织,那就抓紧时间进入管理层!
Ø 对于产业来讲,微笑曲线意味着公司要去作价值高的部分;那么推及我的,每一个公司里的职务也是有微笑曲线的,本身想清楚了,也要去作价值高的部分。前段浏览了《全新思惟》,里面说的也有这个意思,咱们要作机器、别人替代不了的工做,就必须是融入我的情感、软技能的工做。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