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之激励文件(testbench)的简单分析

今天忙了下论文的事,差点忘记发文……,开始对上次发的激励文件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直接上图开始一行行的讲解其做用:

第1行是仿真的一个时间刻度,“/”前面的1ns表明的是时间单位,后面的1ns是时间精度,不少时候在使用工具生成模块的代码时,出现的是1ns/1ps,而我喜欢把1ps的精度改为1ns进行,由于这样能够经过把精度下降从而将数据量下降,主要是以前有几回作设计的时候,跑仿真就由于精度弄得过高了,而后数据量占了几十个G的空间,并且还相对费时,而本身根本不须要过高的精度,只是为了作个设计的验证,固然,若是之后要是遇到了须要高精度的设计,仍是不要乱改,尽可能根据本身须要来进行设置。

第3行是该模块的名字,tb_adder,我习惯在激励文件前面加上tb进行区分测试与被测试的模块文件,激励文件的模块中不须要有输入输出的端口,只须要有相似第4行和第5行这样的变量链接到须要的测试的模块就能够。微信

reg类型的寄存器一般是用来看成被测试模块的输入,能够改变该类型的寄存的值,wire类型的用来链接被测试模块的输出,定义完被测试模块所需的变量,就能够开始对系统进行赋值。工具

第7行的initial是一个初始化的操做,咱们正常使用的FPGA都是并行操做,而这个语句是属于串行的,而且只会运行一次,而后能够看到接下来几行都是对加法器的加数和被加数作初值,第10行和后面的几行,有一个#10,这个就是至关于延迟了10个时间单位,而这个时间单位就是第一行设定的那个1ns,第17行的$stop表明开了run以后,会在这个时刻有一个中止的响应,若是还想继续运行仿真,就须要继续点击run;弄完这些固然不要忘记加个end表明初始化的完成。测试

第20行到26行都属于咱们本身编辑的加法器模块的例化,adder是加法器模块的名字,adder_inst是例化的名字,能够随便取,根据本身的习惯进行名字的设置,而后在括号里面的,好比“.num1(numa)”,“.num1”是对加法器模块的端口进行例化,“(numa)”是将激励文件产生的数据接入加法器模块中进行测试;完成例化后,加一个endmodule表明模块的结束。
  

阅读本文共使用    spa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net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电子狂人设计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电子狂人(DZKR666)。
若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块儿分享。orm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