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时候曾经讲过一节Webcast,名叫《使您成为Windows专家的一些学习习惯 》。直到最近,还常常收到听众关于这一节课反馈和心得的电子邮件,可见学习方法论是你们很是关心的问题。所以,个人Blog就从讨论学习开始吧。数据库
IT是一个须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行当。在摩尔定律的推进下,技术领域的革新和提升天天都在发生,这使得IT领域的工做者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紧 跟技术的脚步。与此同时,IT人大多都是“热爱学习”的好同志,IT的细分领域很是普遍,从CPU电路设计到PhotoShop磨皮大法,无一不是IT人 感兴趣而但愿学习的东西。在外部“摩尔定律”和心里“求知欲望”的双重推进下,IT人在学习之路“上下而求索”。然而,咱们仍旧面临不少困惑,“学什 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不断的陷入一些学习误区,感受学习的很是辛苦,可是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却提升的很是有限。在“IT人的学习方法论”这 个Blog系列中,我会跟你们共同探讨一些技术学习方面的误区,IT知识学习的要点和建议。编程
心法与招式安全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庄老先生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 定会把本身给累死。有人说这句话是读书无用论的经典诠释,而我以为,针对IT领域知识的学习,这个描述再恰当不过了。咱们须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选择,绝对 不能采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死磕到底态度,而是要选择去学那些比较用得上的,而放弃那些不太可能用上的。因此,咱们首先须要讨论的是关于“学什么” 的问题。网络
每一个人都有本身工做的领域,须要的知识结构也不同,可是事情老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对于IT的学习来讲,把握“心法与招式 ” 的平衡,是相当重要的。架构
所谓心法 ,就是理论基础知识,是底层的原理性知识,是那些跟特定的厂家无关的跨平台共性知识;所谓招式 ,就是应用层面的技能,配置、操做和调试的步骤,跟具体的软件或者硬件紧密关联的特殊知识。IT行业的工做领域虽然千差万别,可是在知识的学习上,都存在心法与招式的区别,好比说:数据库设计
IT工做领域 | 心法 | 招式 |
系统管理员 | 操做系统的基础知识 程序的结构和执行原理 目录服务,Web,邮件等系统的基本知识 纠错排错的思路和技能 |
活动目录下DNS的配置 SendMail系统的架设和管理 用PHP与 MySQL架设电子商务网站 Windows的集群配置 |
网络管理员 | TCP/IP;RFC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网络设计和规划能力 |
路由器的具体配置命令 特定网管软件的使用 一些网络诊断工具 |
数据库管理员 | 关系型数据库的原理和设计 SQL查询语句和编程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平台的结合 |
SQL Server或者MySQL的操做 与特定编程平台相关的数据库指令 特定数据库产品的维护或者调优 |
图形美工设计人员 | 色彩的原理 颜色搭配的技巧 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 |
“PhotoShop”磨皮大法等 Flash动画制做或者编程 DreamWaver 网页设计 |
可能你们已经应注意到了,我以前说的是“把握心法与招式的平衡” ,其实关键一点在于平衡 。 IT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当,既没有独立于应用的理论,也没有缺少理论支持的应用。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支持。如何作到平衡?我尝试从一个IT人的成长和学习路径提及:工具
1)菜鸟上路。性能
这是在校学生和刚毕业1-2年的IT人所经历的一个阶段。归纳地说,就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想学,精力旺盛,求知欲超强”的一个阶段。在这个 阶段,须要牢记这两句话:“学以至用”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校学生每每对老师讲授的“心法”类基础知识毫无兴趣(过不了多久就会后悔,没办法,人总 是在不断后悔中成长的),而对书店中诸如“21天精通XXX技术”这一类的“招式”充满激情。这一点是能够理解的,可是须要把握一个度,切忌在应用层面涉 猎过多,浅尝辄止。能够在兴趣的导向下涉足一些领域,作一些“招式”的学习和实践,可是须要时刻牢记,不要为“招式”上的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和止步不前, 而是须要经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来明确本身擅长的方向和领域。菜鸟上路以“招式”的学习为主 ,经过学习、收获、反馈和思考,来扩大本身的知识面,为本身找出擅长的方向。找到方向了,菜鸟才真的上路了。学习
2)初出茅庐。动画
在开始工做的头两三年,处在一个初出茅庐的阶段。不一样于学校的象牙塔环境,在工做中,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实际操做中的磨练,也有来自同事 及“师傅”的指导。对于所从事的工做,每每会经历新奇-〉挑战-〉驾轻就熟-〉逐渐厌倦这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在公司里,“三人心,必有我师”,跟周围 同事和资深员工的交流,会使“招式”方面的应用技能快速提升,甚至在某各领域达到独当一面的成果。某各领域应用和操做水平的独当一面,并不表明总体技术能 力的综合水平。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在联系到实际应用的前提下,对所工做领域的“心法”类知识作一个深刻的理论学习甚至是补课。系统管理员这时应该把《操做 系统原理》翻出来仔细的读一读,网络管理员应该看《TCP/IP协议》,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对具体工做有更好的指导。初出茅庐阶段以“心法”的学习为主 ,这样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技术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小试牛刀。
再工做几年,你的名片上可能已经印着“高级工程师”甚至“技术主管”的头衔,此时切忌在你熟悉的领域“自扫门前雪”,“坐井观天”。IT是一个 须要综合知识的领域,此时不妨学些一些本身不熟悉,可是却跟本身目前或者将来的工做有关的平台或者系统,多作一些实践操做,作一些试验,动动手。论语上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IT人也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工做小有成就后,要学习一些新的“招式” ,让本身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坚定避免思路和操做能力的僵化。
4)游刃有余。
此时你可能已是“首席工程师”,“技术总监”或“架构师”。对于技术方面的问题,每每在公司内有着“一语定乾坤”的决定性能力。而这一阶段的 学习要求每每也更高,不只要打破平台的限制,也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从“集成”的角度出发,把各个IT领域联系在一块儿,须要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视野。此时, 初出茅庐时学习的“心法”(提升你的能力),和小试牛刀阶段不断补充的“招式”(开阔你的视野),都将在这个阶段厚积薄发。此时的学习,不只仅局限在特定领域的一招一式,而是要融会贯通 ,把“各门各派”的心法为我所用,总结提炼本身的思惟方式和决断能力。
5)手中无剑。
这是一个你我都在追求的状态。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一辈子用过五种不一样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一样的 剑,事实上表明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一样境界。“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说的是在积累、经验和知识上的深度达到必定境界后的自如应对。
从这个简单的成长学习路径,咱们能够清楚地看到,IT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实现辅相承的,在学习过程当中须要很好的平衡。这样才能把握好学习的“度”,再也不只是的汪洋大海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