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IT的创新
Innovation是一个有魔力的词汇。不少IT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中,就把创新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国外的顶尖的商学院,已经把“商业创新”做为一门课程向MBA学生讲授,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事激励等层次来驱动企业的全方位创新。这是一门很是系统化和复杂的理论。今天,咱们只从我的的角度出发,来谈一谈如何把创新做为一种习惯的思惟方式和工做目标。
创新是信息技术得以发展的根本,不论是网管,仍是研发,作IT的人,都要以创新做为本身的目标。“创新”这个词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Schumpeter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把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
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
3)开拓新市场;
4)得到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
Schumpeter老先生在写这段话的时候,尚未计算机,也没有IT行业。创新在IT行业体如今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也更体如今对知足用户需求,挖掘用户需求这些方面。
有关创新的一些误区
1)创新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思惟方式。创新停留在口头是没有用的,创新必定是缜密的思考加上敏锐的把握机会的结果。所以我以前很是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这样可使你
不只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成为想法和观点的创造者,能够经过本身的思考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2)
创新不只仅局限于技术的进步和推动。这里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对用户需求的挖掘,甚至是“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好比最近火爆的“开心网”,我相信它的后台技术并非史无前例,独一无二的;它的成功在于对用户心里深处的需求的知足。IT行业已经有太多的技术发明创造,可是真正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绝大多数都是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的创新。(Schumpeter创新形式的第三种:开拓新市场)
3)
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你很难从无到有的创造一个新的东西。
技术的演进有它的规律,在选择创新方向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眼高手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那个号称使用汉字编程的“某语言”。创新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发明,不只仅要求在技术上突破,更须要切合实际,有“市场”。“技术上的不同凡响的聪明劲(创造性)不等于技术创新”。
4)
现代社会,信息行业的创新不是“闭关修炼”就能够“参透”的。闭关修炼七七四十九天,能开发出超越Windows的操做系统嘛?不能,七七四十九年也作不到。这不在于时间长短和技术强弱,而是在于
创新须要一个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给你提供技术的趋势、客户的需求,甚至经济、文化等等综合性的信息,没有这些,自能是孤芳自赏。
IT创新的来源和建议
1)西方的成功经验,全球智慧结合中国特点。如今是全球化的时代,咱们不能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偏执思想,可是咱们也必须认识到在IT技术领域,我国跟西方世界的差距。从CPU设计到互联网应用,无一不是发源和发展于西方国家,认识到差距,才能真正的开始创新,而不是知足于“闭门造车”的快乐。学习须要“
站在巨人的肩膀”,这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就我的实践而言,仍是眼界和境界的问题,见识越广,天然思考越深刻。但咱们还在研发手写输入板时,也许微软的研究院正在测试下一代的“
天然用户界面”;但咱们还在奋力追赶大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时,“
云计算”的概念已经走出实验室,投入生产应用。你也许没法复制国外成功经验,可是知作别人在干什么,会为你指明方向,少走弯路。
2)关注Disruptive Technology。Disruptive Technology(破坏性技术)是相对于Sustaining Technology(维持性技术)而言的,好比数码相机对于胶片相机,好比光盘对于软驱,好比ADSL对于56K Modem。前者的出现,注定会让后者成为明日黄花。真正的Disruptive Technology,在它产生破坏性做用以前,也许只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玩意,可否“吹尽黄沙始见金”,就看你的眼力和洞察力了,我认可我唐僧,但我还要重复,眼界和境界真的很重要,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阿弥陀佛。。。
3)创新须要N+1,百尺竿头,才能更进一步。N+1是我本身发明的创新定律,N是指NEW,表明新的东西。只有对“西方列强”新兴的技术了解了、掌握了、思考了、消化了,才可能经过努力在这些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有的时候,创新就是那么关键的一小步。NEW的东西就在你的身边,每一年各大顶尖公司的技术大会,都是得到新思想新观点的绝好机会,好比IBM开发者大会、Google Developer Day、微软的TechEd、MIX和PDC,Oracle的全球技术与应用大会,等等,都不该错过。即便不亲身前往,也要把握其传递的核心思想。
4)拥抱变化,每一次变化,都蕴含了创新的机会,不要墨守陈规,偏于安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创新须要联系实际,需求是创新的源头。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
6)大学校园是创新的摇篮,环境很重要,思惟须要激荡。若是你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那你真是生在了一个幸福的年代,不要抱怨老师水平很差,不要抱怨学校没有名气,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从大环境上来讲,至少你不用像我老爸同样被发配上山下乡,有互联网帮助你了解天下,有各种顶级企业围绕在高校的周围(即便大外企没有围绕到你的学校,你也能够本身倒贴上去)。每一年的大学生挑战杯、ACM、微软的创新杯、IB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Google 中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等等等等,有不少创新的大门向你打开,你须要的,只是走进去。这些都是开阔眼界,提高本身,与高手过招的好机会,参与进去,全身心投入,想不“创新”,都难啊。
关于创新,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主题,一个是从创新到创业,另外一个是山寨式创新。这两个今天就不展开了,留待往后深刻的挖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本身感受今天这2千多字写得有些散,可是我厚着脸皮说一句,其实仍是形散神不散,我始终在传递一个重要的理念:眼界和境界真的很重要,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高手过招。。。是谁在唱Only You啦?算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们吃好喝好,周末愉快。:-)
推荐读物:
哈佛商业评论,迎接破坏性变革的挑战, (做者,克莱顿·M·克里斯藤森 迈克尔·奥韦尔德夫)
下期预告:
IT专家成长的十个学习的建议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提问和从他人学习
3)善于总结
4)博采众长
5)与高手过招
6)站在巨人的肩旁上
7)三人行,必有我师
8)勿在浮沙筑高台
9)实践出真知
10)要知道本身须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