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学期好快,感受助教工做好像刚开始没多久就结束了。这学期可谓是很忙碌的一学期,我的教学工做有了一个小的飞跃,助教工做也有了一点小的飞跃。html
这学期的助教工做不在像前两次那样只做为一个参与者的角色,这学期的工做更多的做是为一指导者,带领着西北师范大学的助教们,一块儿携助代老师完成软件工程的教学工做。西北师范大学本学期是第一次采用“作中学”的教学模式开展软件工程的教学,而现有的助教团队没有助教经验,周老师就让我带领西北师范大学的助教们共同完成本项工做,与其说是带领,不如说是共同进步。西北师范大学的助教们都是代老师的研究生,他们平时要上课,有各科老师布置的课程做业,还有代老师布置的科研任务,能够说时间是很是紧张的。从一开始的有些逃避助教工做,到后来主动积极的完成助教工做,我以为我在其中没有起到什么做用,是他们本身看到了同窗们一直在前进,也看到了本身助教工做的价值,因此他们也愈来愈积极,愈来愈有有干劲,相信他们这学期也收获了很多。代老师真的是很是有勇气,改变既有的教学模式,尝试一个工做量很是大的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当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她都是正向引导,使用本身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让同窗们在这个课上收获了与以往不一样的知识。git
班级博客: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西北师范大学)
教师发布做业:
软件工程课程我的做业博客首秀
实验二 软件工程我的项目
实验三 软件工程结对项目
实验四 基于原型的软件需求获取
实验五 软件研发团队组建
实验六 团队做业2—团队项目评审与团队项目选题报告
实验七 团队做业3—团队项目的原型设计与开发
实验八 团队做业4—基于原型的团队项目需求调研与分析
实验九 团队做业5—团队项目需求改进与系统设计
实验十 团队做业6—团队项目系统设计改进与详细设计
实验十一 团队做业7—团队项目设计完善&编码测试
实验十二 团队做业8—团队项目用户验收评审
我的学期总结(附加分)github
做为助教发布评分博客 3篇:
[软件工程 2018西北师范大学]实验一 软件工程准备 评分
[2018西北师范大学_助教博客] 实验二 软件工程我的项目 评分
[2018西北师范大学_助教博客] 实验三 软件工程结对项目 评分微信
发布做业 1篇:
[2018西北师范大学_助教博客] 我的学期总结(附加分)学习
发布博客 1篇:
生活须要仪式感,进步须要生态圈测试
制定评分标准 4篇
发布助教工做文档 1篇
未发布做业 1篇ui
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学状况比较特殊,有卓越班和民族班两个班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程度上有一些差距,卓越班的总体状况稍好。卓越班在我的项目、结对项目和团队项目上都有明显的优点。尤为是团队项目,卓越几乎全部团队都完成了预先设计的项目,而且项目展现空前成功。我想这都与同窗们的积极努力、班级的学习氛围和代老师的积极引导分不开的。但在一个学期的助教工做中,我也对将来的软件工程课程提出几点建议:编码
- 团队项目能够经历经历换人。没有经历换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差,但针对西北师范大学的状况,可能中途若是有几个团队经历一次换人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由于有的团队在课程中期出现了团队不合,项目面临崩盘,因此若是下一轮软件工程课程但愿能够给同窗们中期换人的机会。
- alpha阶段应该有站立会议。相比beta阶段,我以为alpha阶段的站立会议更加剧要,一个项目刚刚起步,更须要教师和助教来监控项目进度,落实项目的每项功能,也要让团队项目天天都有规划、有总结,这样能够在最先的时间发现项目问题。
- beta阶段大部分都是收尾文档工做,应该实现团队项目的再一次冲刺。根据团队的beta内容,我发现大部分团队都在写文档,写验收报告,进行迭代开发的团队不多,进行完整测试工做的团队也不多。多是因为alpha阶段没有站立会议的缘由,你们对beta阶段的计划性要差不少。
- 文档工做能够稍稍减一点。认真完成做业的团队,在博客中至少能够看到5篇以上的文档,我以为对学生这样的小型项目来讲稍稍有点多。
- 我建议在之后的课程多让学生作迭代工做,好比我的项目代教师作得就很好,不断的迭代四则运算,从一个简单的命令行程序,迭代到到GUI程序,又加了计时和计分等功能。但到了团队项目中,学生的迭代工做就有些不足,也多是因为自身的基本项目功能没有完成,因此没法进行更好的迭代。
- 在助教的选择上,但愿能够选拔更多更热心的助教。好比能够从这一届同窗中选举几个作得好的,明年能够成功保送研究生的。这样他们既有时间,又有项目经验。
- 学生对《构建之法》这本书读得不到位,对个人留言中提到的关于书的问题,你们都是避而不答,但愿整个课程过程当中,可以更加好的践行《构建之法》。
成功团队:Just Do IT! [博客] [GITHUB]
这个团队的项目真的超出了个人预期,他们作了软件硬件协同工做的产品,主要针对植物养殖者,功能是监测植物状态。看得出来,这个组的全部成员基本功都很是扎实,并且我以为他们这个产品是一个能够具备使用价值的产品,能够进行推广应用。命令行
对本身这学期比较满意的地方:设计
- 本学期我做为一个助教的小头目与教师的沟通仍是表现得很是积极的,遇到问题就及时与代老师进行沟通,有想法也及时与代老师交流。
- 积极指导其它助教完成工做。常常在助教群中对助教进行提问,给你们一些小提醒,让几个助教轮流完成评分标准的制定,再与他们共同细化和完善评分标准。
- 天天不按期的溜群。这一招是向周老师学的,早上看一遍群,晚上睡前再看一遍群,不断给同窗鼓励和响应。
- 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博客点评。这学期的博客点评90%都是在轻轨上完成的。平时工做太忙,但上班路上半个小时可贵悠闲,走到轻轨站的途中练绕口令,上了轻轨点评博客。在轻轨上点评还有个好处就是天天早上都在群里吼一吼,可让同窗们一天都积极起来,一天都想着软件工程的事,这招是从周老师那学的。
- 常常在群中搅和,提升教学群的活跃度。邹老师会不按期的在群中发一些连接,来引发同窗们的思考,而一开始你们都没有什么回应,后来周老师就让我点名,艾特一些同窗们,让他们来回应。根据回应的效果,代老师再记一次成绩,这样一唱一喝,你们的积极性就都被调动起来了。我也常常在群中发一些作得好的同窗的连接,给同窗们一些指点。慢慢会发现,你在群里越活跃,越有同窗来找你解决问题,你会获得更多同窗的信任。
- 本学期我带领的三个团队[Just Do IT、开拓者、Miracle_House],都完成了团队项目,虽然也有功能上的不完美,也有需求调研的不完备,但他们都在规定时间作出了本身最初的设想。我坚持着天天提醒,常常追踪,时刻关注的原则,不断在群中点名,及时点评他们的博客,让学生感觉到推进力。
本学期助教工做不太满意的地方:
- 在带领团队方面真的是没什么经验,别的助教不配合,就特别想放弃。按说我是一名教师,我应该更有办法才对,但我对个人学生都有一些约束,实在没辙了,就使用既有的约束,怎么都是有点效果的。但对于远程的助教来讲,我以为就是本身的一份责任和一份热心。我以为这几个助教也都是理解个人,并且他们也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一开始遇到问题,看得出他们有些想逃避的心理,但后来到课程后阶段,他们也开始主动联系有问题的同窗,主动的解决问题。
- 我以为本身这学期从内心上不够积极,作事的劲头不足。
- 在专业学习上没有什么进步,除了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改善,总体的技术水平没有太多的改善。不像上一次助教工做,飞龙博士老是再推进我学习,写博客,写总结,这一次本身有些懈怠。
本学期的我的收获
- 今年由我和个人同事共同指导的三位学生,得到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这个比赛竞争很激烈,全国职业院校的同窗都在这个比赛中进行比拼。这是我第三年指导这个比赛,第一年彻底无经验,只是跟着老教师走一遍流程;第二年稍有竞赛经验,但更换比赛设备,比赛选手也没有通过系统训练,我我的的知道水平也不够,因此依然没有什么收获;今年,我我的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专业上的学习,从年初开始,我就采用《构建之法》中站立会议的方法,让这几个参赛的学生天天晚上给我发邮件,写好他们今天作了什么,明天要作什么,根据他们在中遇到的问题,次日当面解决。两个月的时间,让他们从专业小白也精进到专业高手的程度,临近比赛,加大训练量,封闭训练,每一天都让他们作总结。越努力的人越幸运,可能就是这样吧,等成绩那天等到半夜两点,但知道是好消息的时候我以为本身的全部付出都值了。记得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结束的时候代老师给我打了一个小时的微信电话,她有不少话想说。她知道这门课要付出的工做量是以往教学方法的几倍,但她坚持到最后看到全部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进步,她以为本身全部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本身今年的状态真的很差,从学期初就以为本身懒懒的,作什么事都少了一些积极的样子。因此我就主动的申请担当构建之法的助教,由于与邹老师、周老师这些牛人在一块儿,我老是能学到不少,也能让本身积极不少。
- 晨起练绕口令,坚持锻炼身体,这些都是对本身有益的。
- 坚持和迭代是我在构建之法中收获最大的。简单的事情重复作,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作,你就是赢家。
- 学校真的是一个很是封闭的环境,不少教师几十年教案都不变,止步不前,致使愈来愈落后。要走出去,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看到那些优秀的人,接近他们,学习他们,本身才能变得优秀。
今年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的软件工程课程也采用了“作中学”的教学模式,我是一名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担任西北师大的助教,看到今年东北师大和西北师大的软工课程都这样的完美,东北虎西北狼携手共进,甚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