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助教总结

开学初对本身的指望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2017软件工程开跑啦。。。。html

在本学期的开始,我就对本身有如下但愿:前端

  1. 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遇到任何问题,或者有任何建议,都能在最先的时间与张老师进行沟通。
  2. 多参加课程设计,好比做业的协做,对课程的设计提出我的的看法等。
  3. 及时完成博客评论,并给出更加有成效的点评,多跟踪评论,反复交流才会答到更好的效果。
  4. 提升本身的专业技能。

除了第3条在出差的过程当中完成得很是很差,我的以为一学期下来,本身比第一次作助教时长进了很多,下面我详细总结一下我本身本学期的助教工做。python

班级状况

班级博客:软工-网络1411(集美大学)

教师:张敏老师

本学期发布的助教博客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2017软件工程开跑啦。。。。git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我的做业1——四则运算题目生成程序 成绩github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结对编程1 成绩编程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我的做业2——英语学习APP案例分析 成绩windows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博客汇总微信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结对编程2——单元测试 成绩markdown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1——团队展现&选题 成绩网络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2——需求分析&原型设计 成绩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3——需求改进&系统设计 成绩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4——第一次项目冲刺(Alpha版本) 成绩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5——测试与发布(Alpha版本)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6——展现博客(Alpha版本)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7——Alpha冲刺之过后诸葛亮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我的做业3——我的总结(Alpha阶段) 成绩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alpha阶段后 成绩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8——第二次项目冲刺(Beta阶段)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9——测试与发布(Beta版本)

【集美大学1411_助教博客】团队做业10——项目复审与过后分析(Beta版本)

分而治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

程序模块化 与 单元测试

累计评论博客350篇

根据我的笔记本manic time记录的时间sum(excel+cnblogs+edu.cnbglos+markdownpad2+shimo+coding)=60H,本学期在软件工程这门课上投入60小时。固然这其中可能也有屏幕开着但可能在洗脸等没有干活的时间,但这其中没有包括在单位的零碎时间,以及出差时在旅途中的零碎时间。本学期一共16周,因此每周用在软件工程上的时间大概4小时左右,这样看来应该是比去年当助教时效率提升了。

本学期与教师的互动较多,应该超过50次吧,只算和张老师的我的聊天记录个人发言就超过30多条了。

同窗们互动至少200次吧,没具体统计,在班级博客中发言就超过100多条。

在石墨中制定的评分标准或参与修改的做业达10余项。

同窗们对课程的建议

1.你认为每次项目的评分标准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的合理评分准则是怎样的(我的/结对/团队算三个)

同窗一:

我认为平时分的评定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我认为对于平时分的映射不该该以成绩最高的为标准,而是应该肯定一些容易评分的标准,作到的拿分,没有作到的扣分,若是作得超出预期的加分。对于我的/结对/团队分,我的做业比重能够稍微少一点,结对较我的多一些,团队的评分可让团队贡献比占得更大一些。


同窗二:

我的:我的的得分点都很细致,没有什么槽点。
结对:两人的贡献确定不同,这里也须要结对贡献分来让出力更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分数
团队:(1)团队贡献分那里,咱们按照贡献多少,给了主力较高的分数,结果后面咱们的我的贡献分就和组里最高的分数对比映射,致使咱们组其余的人分数较低,然而满分五分,每一组的主力都是五分,咱们给主力较多的分数也只是拉低了咱们本身的分数,并无给主力带来什么更多的获益,反而咱们只要每一个人的分数差很少,那么全部人的贡献分都会很高,致使了有的组全部组员贡献分加起来远超其余组。这里的评分公式是否是存在问题呢?我以为应该给每一个团队固定的分数,让他们本身按比例分配本身应得的分数。(2)同班的队互相评分,不免有所失真,能够班与班之间互评,才比较公平


同窗三:

我的:助教的评分整体来讲是比较合理的,每一个给分点都划分的挺细致的,对照得分点就能够知道本身哪方面没有作好。若是可以再细致地说明某个点该如何改进就会给咱们更加明确的方向,下次该如何完成。可是我的认为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有些给分点在给题目的时候说是附加分,可是到了评分结果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必作的项目,没作会被扣分,感受不大合理。

结对:结对做业,有领航员和监督领航员的两个角色,那么负责代码的人工做量比较多,得分都同样,这样可能会致使不大公平。

团队:团队做业是耗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个部分,每一个人工做量不一样能力不一样,贡献分比较公平,全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你们都很是认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去,发挥本身的做用努力完成项目不拖后腿。经过老师评分和各组互相评分获得民主的得分。可是在第一阶段的评分老师先给出了各组的排序,这样致使其余小组很容易跟着老师的排序排名,我认为不太合理,应该同窗先评,老师后评比较合理。


同窗四:

我的的评分标准没得说,本身一我的作的,该得几分就几分,没什么好说的。结对和团队两个阶段来讲,评分仍是比较合理的,虽然你们基础不一,对程序编写的能力相差会比较大,像我可能只能作些比较简单的代码,作代码覆盖率、单元测试这样的事情、代码来讲,能够说是根本不知道怎么作,从哪里入手。因此后期,除了本身要作的,代码基本上是靠大神来带我。


同窗五:

团队:团队每一个人的贡献分那块,是按照最高分为5分而后再映射其余组员的分数,那只要每一个人的贡献比在比较接近的状况下每一个人都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分数。这样子的话团队贡献分仍是没可以起到协调团队中主力与打酱油的分数差。我的认为能够给定一个团队贡献的总分,而后在按贡献比来分配这个总分。还有,团队博客的得分得分点的设置有的地方不是很合理,好比在beta阶段的得分点设置为任务结果是2分,而代码签入是1分,代码的签入一般就是会签入当天完成的可执行代码,而运行结果就是把它进行运行的一个结果或者说在博客上展现出来就只是一张截图而已。完成这两个得分点的任务在时间上不是一个量级的,可是分数上倒是颠倒的。咱们组就由于在写博客时没有注意,没有上传结果截图吃了亏。。
还想提一个就是总分的问题。不一样的班级之间的分数差别较大,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人的成绩是班级最高成绩的映射,这个就是会致使若是班级的最高分特别高,就会致使班级的其余人的分数相对较低。可是咱们是一整个专业,这就又致使班级间的分数差别更大了。


同窗六:

第一,分数差别

问题:一个就是各班的成绩评分有高有低,有的班总体分数都比较高,有的班总体分数就比较低。这就致使最后平时分的划分的矛盾。虽然量化是标准的,但人这个变量是不统一的。

解决:暂无

第二,指标量化

问题: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团队项目是一个大的项目,咱们判断一个团队给高份量化标准究竟是什么?
是完成便可高分仍是说要功能的完善?【若是完成便可高分那么结果请参照上世纪人民公社化的故事,结果怎么样我就不细说了...

解决:我建议加入自评分和相关说明。

即阐述你为何能获得这个分数,老师和助教也就能够针对你的自评来进行提问和打分。

没有任何人比本身更清楚本身的项目是怎么样的。自评分是对本身的认识,也是帮助别人来理解你的项目代码,阐述优势或者功能,或者数据结构,也能够更直观方便评分。

而这会更清楚的看出各个组在功能实现上的差别,哪一个更难,哪一个更简单,我想一目了然。这也回答了我上面的问题。

第三,展现博客

问题:团队的展现博客有时间和评分的两个问题。

在我看来,团队项目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而到最后却由于考试没时间进行全体的项目结果展现,我认为这仍是有些问题。应该调整一下,由于仍是要有一个展现的过程在。并且,到了beta基本上就开始有期末考试的问题在了。

在评分上,Alpha阶段我当时生病回家没在学校。致使咱们组alpha阶段展现只进行了前端展现,但一样出现展现问题的有好几组,最终老师给了咱们最低分。老师的提先打分影响了你们的打分,由于你们也不会认真看展现内容,而后就按照老师打的排下来了。咱们最后就是光荣的最后一名。

解决:时间方面,提早一下时间进度,留有时间做beta和展现。打分方面,建议是老师最后打分先让小组互评分,减小老师打分的影响,而互评分建议是其余班进行打分,而不是本班互相打分。

第四,博客&代码?

问题:有些人基本没写过代码,只是博客写得特别特别好,就能够拿高分?诸君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我认可这是严苛的博客评分制度的必然产物。

解决:我,无言以对,得分,但求心安。
其余。(后面还附有一些建议)

我的和结对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评分问题。【我惧怕没按照要求写,又得扣分了】


同窗七:

我的:虽然已经作到了量化每次做业的每一个部分,各个助教都协调好了一个评分标准,可是从第一次博客做业下来,就有的班级分数广泛偏高,有的班级分数广泛偏低,同窗之间不免会问会比较,对于分数的落差内心仍是又点儿小失落,但愿以后的助教评分准则更统一。可是对于每一个部分都量化出来真的特别好,特别仔细。

结对:结对过程但愿也有两我的的贡献分的比较,不能只看博客打分,若是一我的代码作的不多,实验截图都是用的同样的,一周都只是在很用心的写博客,这样分数却比另外一个编代码的高,可能会有写不公平,能够把结对做业作两个评分标准,一个是代码贡献量,一个是博客展现,这样对那些工做量大的人更友善。

团队:团队过程总体都考察的很全面,有组内的成员贡献分,有老师和助教的评分,也有其余小组的评分,可是在复审阶段,让同班之间进行复审会存在你们都为了得一个不太坏的结果,相互牵制相互打高分,能够互换班级,让一班评二班的,二班评三班的,三班评四班的,四班评一班的

总体来讲仍是不错的,第一次试验能够想到这么多已经很完美了。


同窗八:
①我的:我的的评分标准很好,很完善。我我的以为都挺好。

②结对:结对做业应该也能够设置一个贡献分,就个人体会来讲,结对做业时也确定有工做多和工做少的。非我的就一定应该有区分,有功劳大小。

③团队:这个方面我以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团队复审,本班间评价会存在一些不公平因素。(这个你们也都清楚、明白)个人想法是,这个复审能够直接让老师和助教(四个助教)评分。助教和老师来评也会更加的专业吧。固然也能够把模式作的贴切毕设答辩,找几个专业的老师来看每一个组项目并作出评价和打分。复审的展现(同窗间)能够做为一次交流、分享经验。不作评分,这样你们才更愿意提问题,找问题,解决问题。

④总体来说我我的以为还有两个问题,一是评分分班级分别映射的问题(这个自是解决了各个助教可能评分严宽尺度有分)可是又会萌生另一个问题,就是各班的状况不同,可能有些班级总体作的都很好,你追我赶;可不排除有班级总体都作得不甚如意。然而映射倒是以班级最高分(和最低分)来映射,这似有不妥。具体解决的方法,我我的以为仍是尽可能保证各班助教评分尺度一致(这确实会有难度,但。。。)也没更好的方法啦。还有一个就是贡献分,感受贡献分其实并无发挥什么做用(1-5)的区分,这实在不妥。我我的以为能够直接和团队总分挂钩,好比团队得分100分,那30(贡献分满分6人 120分的状况下)那这个同窗就获得25分。剩下的再分别按比例分下去,这样才会起到绝对的区分目的。(仅是我的考虑)

2.你的团队项目是否成功,若是重来一次你是否还会选择这个团队,为何成功/失败;

同窗一:

我以为是成功的。再重来一次仍是会选择这个团队,咱们团队各斯其职,每一个人都认真地完成本身的部分,不存在互相推诿的状况,咱们的队长庞庞也很好地带领咱们,咱们初次接触前端,还不懂如何修改,队长会给咱们介绍工具和资料让咱们学习,同时做为团队主力她也很辛苦地爆肝写代码。


同窗二:

我以为咱们的团队是成功的。我经历了两个团队。首先第一个团队对个人影响比较大,毕竟是从一开始就跟的团队,也是在这个团队里面,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前端,也激发了本身学习前端的兴趣。虽然我咱们的水平良莠不齐,大多数的成员都是没有项目经理,可是咱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在咱们的PM 的带领下,每一个人都周到了兴趣点,对于每次的任务都可以按时的完成;每次有什么设计点,都会在咱们的讨论组里积讨论;在博客的撰写方面,也是分工合做,每一个人都有参与感与存在感。个人第二个团队,在一开始仍是很是不熟悉的,全新的项目以及不同的小伙伴。团队里有一个强大的队长,可以安排好全部的工做,在他的带领下,很轻松愉快地就完成了beta阶段的冲刺,有什么不懂的,也都会在群里面讨论。很荣幸很够参与到两个这么优秀的团队当中。


同窗三:
是成功的。我仍然会选择这个团队。

首先团队里的组员你们都是极其向上的,想作好每一件事的人。每一次分配任务,写日志都会及时的完成。这是咱们团队完成还算不错的基础。我并不算是一个铁腕的人,想一想若是是另外的组员,想必会很难搞。

坦白讲,团队里不少女孩子都没有项目经验,对于开发,产品,PM也没有什么概念。

不过令我感到最开心的事是,你们找到了本身的兴趣点。

经过这个团队项目,有些人开始想学学python了,去看书,去找一些资源,去写写小东西。

有些人对前端感兴趣了,钻研前端,甚至之后想作这方面的工做。
有些人渐渐了解了PM,产品,运营的工做职责,也渐渐懂得了本身真正想作的事情。

在我看来,这是极好的!拿多少的分数历来不是授课的最重要的意义,由于在漫漫人生长路,这并无任何意义,【固然我这个要出国的留学狗要GPA除外】而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方向,继续学习下去。

我历来不是一个讲空话的人,也没那么多宏图韬略,惟有实事求是。我敢确认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事情作了,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开发,不是坐着拿成绩吃空饷的人。

我认为团队开发十分有意义,踏实作的项目比上那些空有其表的东西要实在的多。而主观的说,咱们还能够写在简历上。

感谢团队的每一个人,团队项目BETA结束后咱们还去聚了餐。十分开心!!!


同窗四:

我以为咱们团队仍是挺成功的,若是再来一次我仍是会选择咱们这个团队。咱们经历过失败而后再逐渐追赶差距,到最后完成咱们团队的任务,咱们组员之间的默契磨合的愈来愈好,咱们在第一阶段失败的缘由是,因为工做分配和组员间协调很差以及你们的积极性都不高致使的,在第二阶段,人员调动后,咱们又从新安排任务,天天给没人分配各自任务,及时督促监督组员,并天天开会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同窗五:

我认为不算成功,但我仍是会选择这个团队。前几周完成状况较好,在alpha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是在beta阶段因为和期末考复习冲突不少成员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再来一次会规划好时间,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总结一下大家团队在作项目时你们的时间安排状况

晚上晚上晚上,由于白天课程比较满,并且实验课程也比较多(这意味着要拿出不少的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实验)。有时候甚至会在某天闲的时候多完成一些内容,而后等到第二日时间比较少的时候就把前一天的部份内容拿过来充当这一天的。(虽然确实很尴尬,可是有时候一天八节实验课(上机课)不少内容要完成,就。。。)

其它

同窗一:

一、这门课是否是太注重博客了,如今状况是只要博客写得好就能够高分,是否是太武断和片面。
二、有个小小的问题,若是我什么都不作,放弃期末考,直接选择补考,补考没有平时成绩,那么我补考认真复习经过,一全年岂不是都很轻松?
三、但愿这门课可以早点开课,这门课花费时间较多,收货也最大,最好大一大二就开课,让学生早点明白一整个项目的流程。


同窗二

1.建议使用Github。其实我不太知道为啥不使用Github,提交代码和coding基本一致,惟一差异大概是语言环境的不一样。而Github上资源更加丰富,在求职的时候有些公司还会特地看你的github记录,若是是放到Github上,真的是项目参与的痕迹体现。

2.对于课程冲突的问题,大三下的强度挺高的,课程冲突这个问题没法避免。我建议把不少功能实现从扣分改成加分。每一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过就好,有些人想学更多,有些人想拿高分。目的不一样,上心程度也不同,更重要的,编程程度也不一样。若是一味的把要求定的过高,那学习成本就会陡增,编程水平通常的同窗为了避免扣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在上面。基础部分是必要完成的,其余的一些功能能够加分的,并且加分的观感比扣分要更好~

同窗总结

同窗一:

第一次体验到这种方式的教学,真的很是不适应,还怀疑这种方式是不是有效的。刚开始的时候仍是想学习点真本领,从第一次的我的项目到最后的团队项目,真的付出了不少,并且我还修了二专,很是辛苦,说实话咱们的做业量是很大的,但我都努力完成本身的任务。而且团队你们都很是努力的作好本职工做,互帮互助,你们一块儿学习进步。这个期间老师助教的付出也是很大的,因此很是谢谢老师们和助教的帮助和指导。你们提出了不少建议,但愿老师们能够借鉴一些好的建议,下一届这门课愈来愈好。


同窗二: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写软工的博客了(终于等到你~),在学习软工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若是软件工程师之前的那种上课的模式,咱们可能能轻松地考个试就拿到学分,可是对咱们我的而言是没有成长的。可是如今,大家要是问我大学让你映像深入的课有哪些,软工绝对排的上号。衷心祝愿软工的这门课可以越上越好。最后说一句,老师、助教大家辛苦啦,谢谢大家一路相陪!


同窗三:

课程基本结束,回看过去的三年。软件工程这门课的改革十分有意义。

原本是空洞的文字和概念,若是不经过动手实践,那它永远是空洞的文字。仍是很感谢这个课程的改革,让更多的人进行了参与,参与可能会萌发兴趣。以前的不少实验也好,课设也好,你们都并无真正上手去作,而这一次的软件工程却作到让不少人开始尝试。这也是我理想中课程的样子。

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愿这门课真的有用,但愿这门课可以学习到一些真东西。掏心窝子的话应该比假大空实在些,而这正是我这一学期上课以后的我的想法。

感谢老师和助教辛苦的付出,十分感谢真的。敢于作出改变并常常听取咱们意见的张老师 我报以十分感谢!

构建之法这本书也不错,是少有的能读下来,而且很顺畅不费力的书。买了一本全新的,之后上班再读又是另外一番感悟。

欢迎老师和我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但愿咱们院的这门课能够愈来愈好。努力谦逊,不忘初心。E心E意,一心向前。


同窗四:

这学期收获真的不少,很是感谢全部的老师和助教们,同窗们。这门课的形式也很是好,我能深切的体会每一个学到的专业(软件工程)相关的术语,考试的时候根本不须要翻书,我能深入的体会到所列词的实践含义。我很开心,而且很享受这种过程,不断地进步,不断地丰富本身的知识。虽然每位同窗都会有本身的体会,不少意见,各类疑虑,可是这至少说明你们都认真的参与其中了,有了本身的切身体会,有体会才会有发言权(确实是这样),有体验就必定会有收获。我我的但愿这种模式能坚持下去,而且可以愈来愈好。同时但愿其余的课程也更多的注重实践,这样咱们学生才能收获更多。

助教想说的话

关于结对的成绩,有的同窗认为结对也应该给贡献分,我以为是你们误解告终对编程的意义。结对编程是两我的共同讨论编程的总体思想,肯定下来后,在编程过程当中不断交换领航员与舵手的角色,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编程思想已经统一,就不存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谁作得多谁作得少的问题,两我的实际上是一我的的大脑和手,大脑只负责指导手。

关于团队贡献分,alpha阶段结束后,各团队贡献分相差还算比较大,基本能够达到5,4,4,3,2这样的分差,但进入beta阶段,你们的团队贡献分就变了5,5,5,5,4这样的分差,其实从一些组的coding提交和平时的博客中就能够看出你们的团队贡献并非全员总动员的,因此助教们采用了映射为5-1这样一个区间的方式。

关于须要大神带领的同窗,看来你已经意识到本身的不足,那么就请你本身行动起来,不但愿之后拖你们后腿,那就本身成为能和别人比肩的大神。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如今。

关于映射分是个人一个失误,其实在beta阶段我就已经看出来前三名的同窗和后面的同窗分差有些巨大,但我并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至到期末全部分数给出来后,全班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也是我始料未及。邹欣老师指导我,将超级学霸给满分,其他的同窗按照50-95映射。我和张敏老师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将班级同窗的最高分也降几分,区分出123名,而后按照实际分数映射到100-班级同窗最低分这个区间上。由于1411班的同窗广泛完成了beta阶段全部的任务,并且演示效果好。而其它班级的有些团队没有完成beta阶段的所有计划任务,经过映射后也比这个班同窗的分数高,因此采用了这样的策略。

关于过于注重博客,这一点在我上一次作助教的时候也有同窗提过,首先我以为仍是本身作得有问题,从此会更加关注同窗们的代码。其次,我仍是要说,博客写得好,分就高,这没有什么错误。项目展现与项目编码同等重要,在实际的工做中,我也深有体会,有时本身花了好几天作了一个做品,但展现汇报PPT作得很差,最后也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博客正是你们呈现本身的做品的地方,若是博客写得很差,有三种缘由,一是你没作出来像样的产品,二是你没认真写博客,三是你不屑于写博客。对于哪种同窗,都不该该给高分。固然在之后担当助教的过程当中,我会更加关注同窗们的代码。其实助教将每位同窗的代码编译运行这种可能性很低,由于你们所使用的语言,环境可能都不同,有些同窗在本身的coding中连引用的包或库文件都不上传,只上传了本身写的那部分代码,这让助教很难经过运行后的程序好坏来评价所有的同窗们,助教们用眼睛看是必定会出现问题的。有时候助教以为一名同窗的代码写得棒棒的,但有可能那棒棒的部分就是从哪一个大神那copy来的,对于部分代码的查重检验,说实话,助教的编程经验也没丰富到那种程度。因此一方面请同窗们体谅,一方面助教本身增长修为。

但愿教师能够作得改进

张敏教师真的已经很是认真了,每一个做业都制定的很是详细,也常常评论同窗们的博客,常常在微信群中与老师们讨论教学方法,与助教们讨论教学实施,很是认真负责的老师,想为她点赞。但我也提几点建议,以便从此的课程愈来愈好:)

  1. 做业内容部署的很是详细,可是不是每一个做业都留给同窗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与咱们这些助教评分也有关,根据做业内容制定评分标准时,应该提升我的发挥部分的得分。
  2. 有的同窗提到了alpha阶段展现因为教师先给了分数,因此班级同窗有些跟风,给了与教师差很少的分数。教师能够在全部团队都展现事后,收齐其它团队的分数再公布本身的分数,这样能够就少一些导向的指引。
  3. 有的同窗提到了beta了阶段没有课堂展现,但愿教师能计划好时间给同窗们一个展现的机会,可能他们冲刺7天就在等这一刻的到来,可能他们上次alpha阶段没有展现好就等着Beta阶段咸鱼翻身,可是少了这样一个展现的机会,他们可能真的会有些失望。
  4. 还有的同窗提到了本身班同窗评论本身班同窗的做品会有人情分,是否能够2班评1班的,3班评2班的这样交替评分,但愿教师能够考虑。
  5. 有的同窗但愿早点开这门课,其实不少学校的同窗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是否要早开课教师能够考虑。这门课须要你们有必定的编程语言基础,对编程有了一点点经验,上课效果会更好一些。
  6. 可让同窗们加入代码行数和PSP时间的统计。我看你们在团队项目的时候就再也不使用PSP了,其实PSP能够贯穿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
  7. 可让同窗们一直修改我的做业中的四则运算,让同窗不断完善本身的程序,不断迭代。这样能够给一些同窗不断增长附加分的机会,让想进步的同窗能够逐渐追上前面的同窗。

对同窗们的建议

  1. 我很是的喜欢这个班的同窗,感受上进的同窗占绝大多数。虽然咱们远隔千里以外,但我知道他们在平时必定都是优秀的,由于咱们有思想的交流。如下是我对同窗们的建议,但愿大家能够愈来愈好:

  2. 记得开学初庞同窗好像就由于哪里的分数有些问题和我怼了一次,我以为挺好,能站出来和你怼的都是用心的同窗,他们以为我努力了,但你没有给我应有的回报。后续几回的成绩发布过程当中,也相继有同窗怼我,我很高兴,说明你们真的努力在作这件事了,因此才会向我要成绩。我一直秉承个人老师的观点,在班级范围内,咱们能够怎么怼都行,但一旦这件事肯定下来了,就是双方都达成了协议。

  3. 发布成绩后24小时是一个时间边界,过了24小时,其实你们就没有申诉的权利了。这就至关于工程中的deadline,过了deadline,你作出一个多么完美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由于在deadline的时候你没有响应我,那之后就不再用响应了。以前你们一直遵照的都很好,但反而到了期末你们都不守规矩了。由于考试忙,这我很理解,但过了边界再申诉真的不是一个好方案,因此我可能怼了有些同窗,但我并不想表示歉意。

  4. 写好博客很重要,博客是你展现你的思想,总结你的工做经验的地方。只作不总结,会有进步,但速度会很慢。将你的思想展现出来,与这个世界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获得牛人的指点,你才会进步的更快。世界这么大,让你的思想出来看看。。。

  5. 回复别人的话的很重要,不断迭代才能作出完美的软件。邹欣老师说过:“从windows 1.0 到 windows10,咱们将这个“点”去掉了,用了10年。”(大体意思哈,具体细节记不清了,欢迎邹老师本身来澄清,但这样的话必定说过)大牛们都一直这么努力的在迭代,咱们怎么能够懈怠。

  6. 学习就向健身,非一朝一夕能成也。

我的总结

  这学期终于结束了,我是开心的,我以为我感觉到了本身的进步。学期初制定的目标基本实现了,与教师常常沟通,印象深入的沟通就有关于领骑杉何时发放、同窗们的我的总结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啊等;与同窗们的沟通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与每一个团队的队长沟通、与意见不统一的同窗沟通,虽然也有沟通后结果不如人意的,但我仍是努力尝试了,我以为这就是本身的进步。在制定评分标准上,我以为本身仍是很用心的,虽然在出差阶段评分标准是大史和西瓜来作的,但我以为我在参与课程设计上还有发挥了必定的做用的。

  可是虽然有以上优势,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也对本身来个汉堡点评法)。最后的成绩大爆发给了我很深的教训,这就是在课程中期没有预见性,这个问题在课程中期就已经暴露出来了,但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后致使了成绩不合理事件,我要负主要责任,也给张老师带来了很大麻烦。因为这学期期中我我的的工做较多,对同窗们的博客评价也不及时,出差阶段都是大史、西瓜制做的评分标准,在此再一次展开自我批评,制定评分标准不够细致,这一点要向西瓜助教学习,细致、认真、考虑的周全。还有一点,本身在班级群聊天中仍是少了点鸡汤,好像每周除了发布成绩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其实若是多了解一下同窗们就会知道同窗们课业很忙,也帮助你们解决一些时间安排上的困惑。

  经过成绩大爆发事件,我也学习到了解决办法,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收获。同窗们对这门课越批评,说明对这门课越热爱,不然就会不肯意吐槽。你们对这门课的吐槽也很认真,说明你们真的在思考,是发自心里的想让这门课变好,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alpha阶段与邹欣老师不断就分数计算方法问题进行讨论,我不断的对本身的分数计算方法进行迭代,我以为这也是个人进步。

感谢的话

  感谢邹欣老师对个人信任,一学期以来邹老师一直是个人精神领袖,不管任什么时候候,都能看到他在评论同窗们的博客,我有时都以为难以想象,怎么能够这样坚持的作一件事,我真的发自心里的钦佩。

  感谢周老师,飞龙博士,让我成为了一个更积极的人,遇事逃避的毛病虽然还存在,但好像比之前要改进很多,与同窗的沟通与变多了,本身这学期还写了几篇阐述型的博客。锻炼身体也坚持下来了,感谢周老师送的书和哑铃,我很爱它们。

  感谢张敏老师,这么认真的老师,我要向您学习,孜孜不倦,兢兢业业。

  感谢这些同窗们,是大家让我进步,但愿经过这门课大家真的有所收获,若是能找到本身将来想要努力的方向就更好了。

  最后仍是感谢个人老师杨贵福老师,是他带我走进了构建之法。

写了三天终于写完了,其实很理解同窗们的心情,上一天课了,回来还要进行软件工程,要讨论,要写博客,要写代码,但就是压力才令人进步啊。回首看看这一学期,是否是本身最忙的时候,反而是收获最大的时候。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