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和交换(基础运维讲解重点)数据库
安全(系统安全iptables)安全
无线网络
语音运维
运营商网络ide
1.网络配置,网络原理概念学习
2.数据库服务,数据库配置与数据语句优化
计算机网络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经过电缆或网络设备链接在一块儿,以便在它们之间交换信息,共享资源编码
实现数据之间的传输通信,在不一样的主机之间加密
1)要有传输介质(网线、光纤、WiFi、蓝牙)spa
2)通信的主机上,要有网卡硬件设备
3)调制解调
调制过程:利用网卡将二进制数字信息转换为相应的高低电压,进行传输发送
解调过程:利用网卡将高低电压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最终识别出传输的数据信息
网卡速率 100Mbps==每秒中传输 100Mbit
网络传输的数据单位 称为bit==小b 1b=1/8B
文件存储的数据单位 称为byte==大B 1B=8bit
a 与传输介质速率有关
b 数据发送方网卡速率
c 数据接收方网卡速率
当两台通信设备,属性信息不一致时,进行沟通后,统一标准的过程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是有去必有回
1.做用:交换机实现局域网内,多台主机通信的需求
2. 原理:交换机采用广播方式进行通信
(1)初始状态
(2)MAC地址学习
(3)广播未知数据帧
(4)接收方回应
(5)交换机实现单播通讯
3. 在交换网络中,须要给每台PC主机一个身份标识信息,便于在交换网络中,彼此互相通信 这个身份标识信息就称为MAC地址,而且MAC地址全球惟一,又称MAC地址为物理地址,MAC地址采用16进制方式显示
4. MAC地址:采用十六进制方式显示,共由48位二进制组成
5. 广播风暴:因为广播包泛洪
阻止广播风暴的方法:路由器(物理分割)、vlan(逻辑分割)、生成树协议(有抑制做用)、
OSPF(制止)
6. 网络中数据传输,是有去必有回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中继站,网络中的数据包是经过路由器转发到目的网络的,路由表包含路由器掌握的全部目的网络地址,以及经过路由器到达网络的最佳路径,这个最佳路径指的是路由器的某个接口或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1. 在不一样局域网中,利用IP地址做为主机身份标识信息(逻辑地址)
2. 利用路由器实现通信时,能够隔离广播风暴
3. 路由器转发数据信息时,须要查看路由表
4. 路由表是路由器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作路径选择
route -n 查看centOS系统路由表
[root@wuhuang wuhuang]# route -n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0.0.0.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69.254.0.0 0.0.0.0 255.255.0.0 U 1002 0 0 eth0 0.0.0.0 10.0.0.2 0.0.0.0 UG 0 0 0 eth0 |
1)广播、组播控制
2)对数据作寻址、选择到底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
3)流量管理(Qos)
4)链接广域网(WAN)
(1)静态路由协议
(2)动态路由协议
交换机会转发mac地址广播,而路由器会阻挡mac地址广播
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骨干层设计任务的重点一般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
核心层:和外网对接 要有冗余能力(有备份设备)
汇聚层是楼群或小区的信息汇聚点,是链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网络设备,为接入层提供数据的汇聚\传输\管理\分发处理。汇聚层为接入层提供基于策略的链接,如地址合并,协议过滤,路由服务,认证管理等。经过网段划分(如VLAN)与网络隔离能够防止某些网段的问题蔓延和影响到核心层。汇聚层同时也能够提供接入层虚拟网之间的互连,控制和限制接入层对核心层的访问,保证核心层的安全和稳定。
汇聚层要有冗余能力 承上启下的做用
接入层一般指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链接或访问的部分。目的是容许终端用户链接到网络,所以接入层交换机具备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
接入层主要用于下联接入设备的
本地私有的一个网络范围。若是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局域网,也会成为是一个园区网。
若是一个网络的覆盖面积达到了一个城市,就能够称为城域网。
若是覆盖面积达到了全国或者全球,就称为广域网,全球最大的广域网就是Internet互联网。
OSI 7层模型:规范不一样系统的互联标准,使两个不一样的系统可以较容易的通讯,而不须要改变底层的硬件或软件的逻辑
主要就是提供应用程序能够接入网络的接口,并根据程序的不一样对应不一样的接口协议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http(80)、ftp(20/21)、smtp(25)、pop3(110)、telnet(23)、dns(53)等
数据的解码和编码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创建、维护、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功能:对话控制;同步
做用:负责创建端到端的链接,保证报文在端到端之间的传输
负责网络中端到端的链接(TCP UDP)
功能: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链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主要做用就是路由和寻址,主要接触到的是IP协议即IP地址
做用:在不可靠的物理链路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把帧从一跳(节点)移动到另外一跳(节点)
功能:組帧、物理地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
做用:负责把逐个的比特从一跳(节点)移动到另外一跳(节点)
功能:
1. 定义接口和媒体的物理特性
2. 定义比特的表示、数据传输速率、信号的传输模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3. 定义网络网络拓扑(网状、星型、环型、总线型等拓扑)
4. 规定里信号、链接器和电缆要求、接口类型、线缆类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