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职业生涯又迷茫了。不会python、不懂数据结构、不懂前端的菜鸟运维还有法混吗?我看确实是有一天要失业啊,虽然我暂时也是失业了,可是我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网络不复习不行,数据库光会几个sql也不行,还得让我会管理会迁移会备份,更不用说linux了,不只要学运维新知识,更要复习老知识,否则会被认为只是个会敲命令不懂原理的管理员,呵,就算我当时是懂了,我又忘了呀!那么球多的东西,累死了!我特么还要考电商懂业务,尤为找工做的压力也来了,烦前端
复习网络吧,2个月前刚要正准备走到巅峰,结果不得不丢弃了。linux运维找不到工做,当小网管也不行吗?现在水平已经很低了,还要捡回来,真心不容易。我岳某人真失败!python
一、STP的断定过程?linux
答:首先是判断根网桥,经过比较网桥ID,网桥ID越小越好,网桥ID有2字节的优先级+6字节的MAC地址组成,而后是全部非根网桥的根端口,首先比较到达根网桥的最小cost,若是最小cost相同,那么比较发送者(即上游)的最小网桥ID,若是网桥ID也相同,接下来比较发送者网桥的端口ID,也是越小越好。最后是比较阻塞端口,一般每个网段都有一个指定端口,那么网桥ID越大的那一端就属于非指定端口。web
二、OSPF有什么优缺点?为何OSPF比RIP收敛快?(OSPF是重中之重的路由协议,不用看也知道企业八成采用的OSPF协议,交换机最多,路由器也不可能太少)面试
答:优势:(1)由于SPF算法,OSPF是真正的无环路路由协议;算法
(2)OSPF支持明文认证和密文认证,保证了合法的通讯流量经过;sql
(3)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好比用于创建和维护邻接关系的hello报文比较短小,避免浪费了宝贵的带宽资源;数据库
(4)OSPF路由收敛速度快;(收敛:衡量因为网络拓扑的变化而作出反应的能力)windows
(5)OSPF能适应较大规模的网络,最多可达数千台路由器。缓存
缺点:(1)只支持等价的负载均衡,不支持非等价的负载均衡;
(2)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非骨干区域与非骨干区域之间通讯只能经过虚链路。
缘由:(1)主要是SPF算法上的优越(2)触发更新比起周期性更新的优点
三、OSPF的操做过程、EIGRP的操做过程是什么?
答:OSSF:①路由器发送Hello报文:②创建邻接关系:③根据LSR、LSU、LSAck完成LSDB同步④根据SPF算法算出最优路径⑤造成路由表
EIGRP:(1) 启动EIGRP 进程,从属于该进程的接口向外发Hello 包,以便创建邻居关系。
(2)收到Hello 包后,检查其中的参数,若是匹配则造成邻居关系。
(3)只有造成邻居关系后才会向邻居发送Update包通告路由,收到Update包使用Ack包进行确认。
(4)把Update包里面的信息放入拓扑表中,通过路由计算,选出最佳路径的路由放入路由表中,并向邻居通告,选择备份路径以便加快收敛。
(5)按期发送Hello包,维持邻居关系。
四、RIP与OSPF的区别?(多啊,记不住)
(1)RIP协议一条路由有15跳的限制,若是一个RIP网络跨越超过15跳,则它认为网络不可到达,而OSPF对跨越路由器的个数没有限制。RIP用于小型网络,OSPF用于大型网络。
(2)OSPF协议支持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RIPv1则不支持,不够灵活,固然RIPv2支持。
(3)RIP&OSPF管理距离分别是:120和110。RIP是距离矢量协议,路由更新报文传递的是路由条目,OPSF是链路状态协议,路由更新报文传递的是LSA。
(4)RIP网络是一个平面网络,对网络没有分层;OSPF在自治系统中能够划分区域,使LSA的洪范限制在本区域内,避免链路带宽资源的浪费。
(5)RIP是周期更新,OSPF触发更新。
五、STP协议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为何要用STP?
答:交换机互联中,存在冗余链路,那么会引发路径环路,不断的转发数据帧,从而致使MAC地址表被频繁更新、耗费大量带宽、引发广播风暴,那么这个时候就须要采用STP逻辑上切割冗余链路,造成一棵无环树,当活动路径出现故障时,又进行激活阻塞端口恢复网络的连通性,另外一方面,基于生成树开启portfast、uplinkfast、backbonefast这些特性,可以减少转发延迟,提升收敛速度。STP的原理就是3个端口角色的选定,以及4个端口状态的改变过程。
六、OSPF划区域的好处?
答:(1)限制LSA的洪泛只在本区域内 (2)减少了LSDB大小 (3)简化了路由的计算,节约了CPU资源 (4)提高了网络的可管理性 (5)使域间路由汇总和stub等特殊区域成为可能
七、OSPF有那几种协议包?以及他们的做用?
(1)HELLO 报文 创建邻居2-WAY,选DR/BDR,周期性发送hello报文,保持邻接关系
(2)DBD报文 选举主从路由器,描述LSDB,哪些才是我须要的LSA
(3)LSR报文 请求LSA
(4)LSU报文 发送完整的链路状态数据包
(5)LSACK报文 确认收到LSU
八、一台三层交换机在收到一个数据包的时候,它是怎么来选者是二层交换仍是三层交换?
答:三次交换机的功能:一次路由,屡次转发。第一次收到该数据包,若是去往不一样vlan或着不一样网段,则查路由表,并进行缓存,供下次直接转发使用。
九、不一样vlan间的通讯方式?(忘了不少,可是很容易看懂)
答:(1)路由器子接口作单臂路由(2)三层交换机起SVI,开启路由功能ip routing
参考文档:http://linuxme.blog.51cto.com/1850814/389229
十、OSPF为何选DR和BDR?
答:在广播和NBMA网络中,任意两台路由器之间都要传递路由信息。若是网络中有n台路由器,则须要创建n(n-1)/2个邻接关系。这使得任何一台路由器的路由变化都会致使屡次传递,浪费了带宽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OSPF协议定义了DR,全部路由器都只将信息发送给DR,由DR将网络链路状态发送出去。若是DR因为某种故障而失效,则网络中的路由器必须从新选举DR,再与新的DR同步。这须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路由的计算是不正确的。为了可以缩短这个过程,OSPF提出了BDR的概念。
十一、OSPF邻居没有造成FULL状态的缘由?(网络工程师爱考这些,OSPF是最重要的路由协议了)
答:(1)两台路由器能彼此的Hello和dead时间不一致 (2)接口网络类型不一致 (3)所属区域不一致 (4)认证不经过
(5)两台路由器的Router-ID相同,固然通常管理员不会这么傻(6)多点访问(MA)网络中接口优先级都为0,没法选出DR。
(7)NBMA网络中没有用单播指邻居
十二、请详细说出OSPF创建邻居状态的变化过程?(记住七态就容易了)
答:(1)Down :表示邻居双方尚未经过hello包进行交互
(2)init:邻居单方开始经过hello进行协商,有一方能够从hello分组中看到本身
(3)2-way:邻居双方在相互的hello分组中看到本身的RID
(4)Exstart(预启动):邻居选举master、slave
(5)Exchange:邻居双方交互DD报文,用来对LSDB的描述,为后续LSDB同步作准备
(6)Loading:邻居双方发送LSR/LSU/LSACK报文的交互,达到LSDB同步
(7)Full:彻底创建邻接关系
1三、请说出几种动态路由协议,并谈谈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区别?
答:RIP、OSPF、BGP、ISIS和EIGRP;①根据管理距离来决定将哪条路由加入到最终的路由表当中;②从概念来讲,静态路由是指路由表是由网络管理人员手动设定的路由方式,静态路由寻址快捷,适用于网络变更不大的的网络系统,而动态路由不是网管配置的,而是路由器地址自学习的过程,动态路由对网络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路由表的内容:(1)目的网络地址 (2)子网掩码 (3)下一跳IP地址(4)路由器出接口型号(5)路由是如何学习到的,会有一个标记
1四、谈谈你认为网络中最容易出现的故障有哪些?
答:(1)核心网络设备因为物理因素挂掉
(2)DNS解析出错,DNS服务器可能被劫持,或者客户端的DNS设置问题
(3)遭遇一些安全***,如DDOS、ARP***、SQL注入以及web***
(4)路由表故障、应用插件丢失
(5)线路接触不良致使各类ping不通
1五、局域网内有两台主机PC1和PC2,默认出口网关的IP地址未知;如今PC1能正常访问Internet,而PC2不能够,该如何排障?(其实这个问题颇有参考意义,当一台主机不能上网时,经过去参考另外一台PC是否能上网,很快能trouble shooting)
答:一台PC1能上网,说明网关没问题;PC2不能上网,多是两方面问题,一是系统问题,二是网络配置问题,其中网络配置出现问题最有可能
而网络问题有大概分为DNS解析问题和网关问题:
(1)首先从网关问题入手,先在PC1找出网关,若是是windows使用ipconfig/all找出网关IP,若是linux使用route -n
(2)再去入手PC2,若是是DHCP动态获取IP,把它取消,咱们手动配置静态IP,只要跟网关同一个网段就行,固然不能跟局域网其余IP冲突,并把以前记录的网关IP也加上去,DNS设置为114.114.114。
(3)而后在PC2上ping网关,测本网段有何问题。(通常不会,arp协议能保证找到网关),最后ping www.baidu.com试试,应该至少能出现
www.baidu.com的IP地址了,若是这还不通,有一种可能就是对方硬件防火墙或路由器作了访问控制,甚至服务器也进行ICMP过滤了
(4)若是上述步骤依然不能上网,因而怀疑系统问题,重启再试。若是再试依然如此,能够判断系统被***了,TCP/IP软件都被黑了
##附:ping 127.0.0.1是测TCP/IP软件正常与否,ping 本身的IP地址是测网卡问题
1六、TCP滑动窗口协议,窗口过大或太小有什么影响?
答:滑动窗口:是两台源目两端主机间传送数据时的缓冲区,以字节为单位。每台TCP/IP主机支持两个滑动窗口:一个用于接收数据,另外一个用于发送数据。窗口尺寸表示计算机可能缓冲的数据量大小,每收到一个(不重复的)确认,窗口的左边界就会向右移动一格。发送方的窗口大小由接受方肯定。 滑动窗口的大小对网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若是滑动窗口太小,抑制对方发送数据包,那传输效率必定很低;若是滑动窗口过大,须要传输不少确认报文,占用了必定的网络带宽。
1七、链路状态协议和距离矢量协议的比较?(间接问RIP跟OSPF)
答:(1)路由传递方法不一样 (2)收敛速度不一样 (3)度量值不一样 (4)有环无环
(5)应用环境不一样(平面、空间) (6)有无跳数限制 (7)生成路由的算法不一样 (8)对设备资源的消耗不一样(SPF算法极大消耗CPU性能)
1八、简要叙述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虽然集线器被淘汰了,可是考试要考,面试也要问的)
答:(1)集线器工做在物理层,交换机工做在数据链路层;
(2)交换式以太网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共享式以太网的核心设备是集线器;
(3)链接集线器的全部节点属于同一个冲突域,工做机理是广播,根据CSMA/CD协议发送数据;交换机的工做原理是基于MAC地址表表完成数据帧的转发,交换机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共享广播域;
(4)集线器只能工做在半双工模式下,交换机半双工和全双工模式均能工做,交换机带宽、端口密度远大于集线器带宽和端口密度。
1九、描述OSI七层模型,并简要归纳各层功能?(太基础了,但面试就喜欢考)
答:源端从高层到底层逐层次进行封装,目的端从底层到高层进行解封装,下层为上层服务(好比说路由器是三层的,但它既能识别IP地址又能识别MAC地址)。
①物理层:比特流通讯,规定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用以创建、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链接,主要设备是集线器和中继器;
②数据链路层:帧通讯,物理地址寻址、封装成帧、差错检验、透明传输,典型协议是PPP、HDLC、帧中继,主要设备是二层交换机和网桥;
③网络层:包通讯,无链接的数据报服务,路由选择、IP寻址,存储转发,典型协议是ARP/IP(ICMP能够列为网络层也能够列为传输层),主要设备是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④传输层:段通讯,封装上层数据,创建端到端链接(所谓端到端就是两个节点,无论中间有什么东西存在),典型协议是TCP、UDP;
⑤会话层:创建、维护和终止会话,服务器验证用户登陆;
⑥表示层:数据加密解密、数据压缩解压缩、以及数据格式转换;
⑦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通讯服务的接口,典型协议有Telnet、FTP、HTTP、SNMP、DNS等等不少
20、OSPF的LSA类型有哪些?主要由谁生成、影响范围、功能。
答:一类 路由器LSA 全部路由器 本区域 描述直连拓扑信息
二类 MA网络LSA DR 本区域 描述本网段的掩码和邻居
三类 网络汇总LSA ABR 相关区域 区域间的路由信息
四类 ASBR汇总LSA ABR 相关区域 去往ASBR的一条路由信息
五类 外部LSA ASBR 整个AS AS外部的路由信息
七类 NSSA-LSA ASBR 本NSSA区域 AS外部的路由信息
2一、STUB与NSSA区域特色对比?
答:STUB 不能是骨干区域,该区域内不能有ASBR。存在一类二类三类LSA
NSSA 一类二类三类七类 (不自动下防缺省路由)
彻底STUB 一类二类 ,过滤掉3类LSA
彻底NSSA 一类二类七类 ,过滤掉3类LSA,且自动下放缺省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