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奇遇记(4):困难重重的选型

      在以往的工做经历中,虽然也会出现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但我鲜少与其打交道,也极少据说。可是来KB这里,忽然发现公司竟然并无给我配备电脑!!缘由是制度上并无写IT人员入职须要配备电脑,尔后经过特批流程才申购了一台笔记本,此时我已经入职了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期间里我一直用的是我本身的电脑,由于加密系统的缘故,我既看不了文档,也登录不了OA系统,基本上没啥做为。后续有新同事入职,只能在OA上申请借用电脑的方式来使用,一旦你须要申购电脑,就要跑很长的流程,特别是对价格的审批,这一点后续会重点讲到。浏览器

      咱们入职以后的工做就是立马启动对ERP的选型。那时候KB公司上到高层下到职员都基本上认同了用友U9的系统了,由于财务端就是用的用友U8,不管是报价仍是技术上看彷佛很合情合理。但咱们入职以后立马启动了对它更深层次的研究,也对比了它的竞争对手台湾的Tiptop系统,加上参考了多家公司的使用状况,结合KB公司的业务需求,再结合架构、技术、乙方顾问的素质等等,最终咱们认为用友U9并不如售前人员吹嘘的那么完美,实际上不少地方有它的弊病所在。好比U9只支持IE系统,后台使用IIS+SqlServer,不开源,不支持重复性生产模式等。而针对移动端和跨平台选择上面,U9系统也基本上处于劣势。这些方面,Tiptop有它本身优点的地方。但就是这么一些道理,咱们却写了几乎几十次的ERP选型报告,改了很是屡次,跟公司高层开了不知道多少次大小会议。每一次开会几乎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几乎没有人有ERP的概念,每次会议老是不了了之,没有结果网络

      上ERP意味着要花钱,特别是这种信息化建设为白纸的公司。不只ERP要花钱,连现有的基础网络建设都要从新改版,改变现有愚蠢的外网访问模式。公司高层一听到要花钱,都很是的慎重,评估报告一写在写,并且要写的很是通俗易懂,让不懂IT的人也能看明白的那种,很是的心累。而ERP选型的评估报告,只有总裁才有决定权,但要找总裁开会是要预定的,都是大型会议的那种,很庄重,很是的不容易,这样无形之中就增长了不少沟通的成本。更要命的是,总裁等高层其实对咱们并不太了解和认同,所以对咱们的评估报告提了不少的质疑,甚至还所以找外部人员对咱们报告作评估,来来回回折腾了不少次,最著名的有《十大问题》战役。架构

      其中最大的阻力莫过于那时候仍是信息管理部的最高管理者的王姓副总,由于公司高层对他的信任,因此他只要但凡提出一点疑问,咱们老是要写N多的报告来解释。若是是懂行的人也就算了。像库存周转率、像销售出货管理、报表预警、成本分析结算、流程型生产模式等东西都一律不懂也不闻不问,在他眼里,只有是否支持B/S,是否支持多种浏览器,界面是否美观,是否兼容现有加密系统等等才是最重要的。好几回实施公司顾问都无语了,咱们也深深感到震惊,原来这CIO的格局竟如此之小。测试

      就由于他提出要对ERP系统作测试试用,高层非常支持,咱们不得不花费不少精力对ERP标准模块作一次一次的调研和评估。在一次跟乙方实施公司开的会议上,他竟然提出了:”能不能在公司内部安装一套空白的ERP给公司试用“的著名言论,乙方售前顾问当场就拒绝了,我也差点吐了,这得是多么不懂ERP的人才会这样说啊?好几回我也很想放弃,实在没有那个精力和那个耐心去跟一群不懂系统的人,一群对咱们不信任的人作过多的沟通和解释。但一想到咱们都过来了,奔着这个项目来的,好歹作过善始善终吧。      加密

      终于报告写了很是屡次,开了会议不可胜数以后,总裁终于肯定下来用Tiptop了。这ERP选型跌跌撞撞从我入职到最终签下合同日2016年2月,已通过了半年多了。ERP选型可以选半年估计也只有KB公司才会出现了。而后接下来就是合同的评审和价格商谈,这个又磨去了很是多的时间。原本C总已经砍了很多价格了,而后总裁却又不满意,砍的价格异常的多。而乙方这边已经很难以接受了,就这样两方耗着,拖去了很是多的时间。直到最后乙方妥协,各让一步,以最低价格签下了合同。spa

      对于ERP商谈的价格,我也挺无奈。高层管理者觉得这样为公司争取了很大的利益,实则否则。乙方公司若是没有赢的必定的利润,那他们就会在顾问的质量,实施水平,解决方案上克扣回来。所以,项目在实施周期里,乙方项目经理一个月都未必会来一次,业务实施顾问基本上一周来三次,总共就2个(销售生产采购仓储就一个顾问,财务一个顾问),开发顾问若干,有时候开发顾问都拿来当业务实施顾问使唤,可见这项目的悲催。ip

      从这里开始,价格的问题就注定了这ERP项目质量的低劣!开发

      然而,选型结束了,一切悲哀才刚开始!文档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