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动外包架构
2) 服务外包ide
3) 内包单元测试
4) 合包测试
5) 利益关系url
利益关系是一种长期合做关系,双方先为此关系进行投资,再根据预先拟定的协议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同时共享利益。若是利益没法实现,供应商不会因他们的努力与投入而得到任何报酬。spa
软件外包管理总的目标是用强有力的手段来管理同时进行的众多外包项目,知足进度、质量、成本的要求。设计
四个方面的要求:版本控制
1) 慎重选择合格的软件承包商。生命周期
2) 互相赞成对方的承诺。项目管理
3) 须要常常保持交流。
4) 根据合同的承诺跟踪承包商实际完成的状况和成果。
1) 开发方式决策“make or buy决策”
2) 选择承包商
3) 签定外包合同
4) 监控外包开发过程
5) 成果验收。
外包的原理:专心经营你的核心竞争力,将其余的职能都外包给低成本的第三方供应商(或业务流程外包商)。
外包的业务原理:外包可以节约金钱、管理时间、资源,以便将这些有限的资源用于核心竞争力。
直线法让你不多有机会和供应商一块儿工做,并且合同和顾客管理流程,常常都有获选的供应商提供,所以必须在企业组织内先行测试。
服务规格说明书是服务供应商必须遵循的“合同”,其发展和制定,应包含如下步骤:
1) 注明企业所需的成果或输出
2) 勾画出现行处境的基准线
3) 定义出想和服务供应商间发展的关系
企划书要求单在评估体制和流程制定的同时制定。内容包括:
1) 编写好的规格说明。
2) 背景说明。
3) 给竞标者的指示,告诉他们回应的方式。
服务水准协议书构成需求规格书和合同的桥梁。它必须包含需求和衡量服务的方法,但最好将二者分开列出,以完全区分出必须达成的目标和其衡量方法。服务水准协议书可由服务规格书发展出来,可是其衡量方法将决定合同对供应商的挑战难度。价格将由服务水准协议书决定,若衡量方法的要求较多,其价格会较高。
1) 一项架构良好的员工转移措施。
2) 一段评估设备和资产的期间。
3) 一项经过投资或较好的维护改善资产和设备的合理措施。
4) 清楚、整齐的管理架构,用来确保流程持续进行,以及辨别和说明问题。
成本下降。
品质改善。
其余利益。
先是了解备忘录(MoU),而后才是总体合同。
MOU是一种简短的协议书,一项合同前的双方意向声明书,让各方在进行应有的工做和合同协商时,对彼此更有信心。
MOU一般不具备法律约束,它描述的是道德上的,而不是法律上的义务。
MOU的优势,就是容许双方扩张他们的范围,以及双方对交易较困难部分普遍的态度分享。
充分了解你的项目
分而治之
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各方对需求的一致理解;管理和控制需求的变动;从需求到最终产品的双向跟踪。
主要包括需求管理定义、需求管理流程、制定需求管理计划、管理需求和实施建议等内容。
把全部与需求直接相关的活动通称为需求工程。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大类。
需求开发的目的是经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
软件项目需求开发的结果应该有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用例文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及相关分析模型,经评审批准,这些文档就定义了开发工做的需求基线。
需求获取:积极地与用户进行交流,捕捉、分析和修正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并提炼出符合解决问题的用户需求,产生《用户需求说明书》。
需求分析:对各类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并抽象描述,为目标系统创建一个概念模型。
需求定义:根据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定义准确无误的产品需求,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验证:开发方和用户共同对需求文档评审,经双方对需求达成共识后作出书面承诺,使需求文档具备商业合同效果。
1) 制定需求管理计划
2) 求得对需求的理解
3) 示得对需求的承诺
4) 管理需求变动
5) 维护对需求的双向跟踪性
6) 识别项目工做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性。
这个特定实践维护对每一个产品分解层的双向跟踪性。若是需求管理得好,就能够创建起历来源需求到它的较低层次需求的跟踪性,和从较低层次的需求到它们的来源需求的跟踪性。这种双向跟踪性有助于肯定是否全部的来源需求都彻底获得处理,是否全部的低层需求均可以跟踪到有效的来源。
1) 已建议:该需求已被有权提出需求的人建议。
2) 已批准:该需求已被分析,估计了其对项目余下部分的影响,已用一个肯定的产品版本号建立编号分配到相关的基线中,软件开发团队已赞成实现该项需求。
3) 已实现:已实现需求代码的设计、编写和单元测试。
4) 已验证:使用所选择的方法已难了验证了实现的需求,如测试和检测,审查该需求跟踪与测试用例相符,该需求如今被认为完成。
5) 已删除:计划的需求已从基线中删除,但包括一个缘由说明和作出删除决定的人员。
1) 创建并维护需求管理的组织方针
2) 肯定需求管理使用的资源
3) 分配责任
4) 培训计划
5) 肯定需求管理的项目干系人,并肯定其介入时机
6) 制定判断项目工做与需求不一致的准则和纠正规程。
7) 制定需求跟踪性矩阵。
8) 制定需求变动审批流程
9) 制定审批规程。
双向跟踪是指正向跟踪和逆向跟踪。
需求跟踪性矩阵保存了需求和后续工做成果的对应关系。
关于需求规格说明的版本控制,初版被标记为1.0版(草案1),下一稿标记1.0版(草案2),文档被采纳后被标记为1.0正式版,若只有小的修改,则再被标为1.1版(草案1),如有较大的修改,则为2.0版(草案1)。
中划线表明删除,下划线表明添加。在页边空白的竖划线指示每一个变更的位置。
1) 产品或计划管理部门
2) 项目管理部门
3) 开发部门
4) 测试或质量保证部门
5) 市场部或客户表明
6) 制做用户文档的部门
7) 技术支持部门
8) 帮助桌面或用户支持热线部门
9) 配置管理部门
客户需求可向前追溯到需求,这样就能区分出开发过程当中或开发结束后因为需求变动受到影响的需求。也确保了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全部客户需求。
从需求可回溯到相应的客户需求,确认每一个软件需求的源头。
需求可向前追溯到特定产品部件,使你知道每一个需求对应的产品部件。
从产品部件可回溯到需求,使你知道每一个部件存在的缘由。
表示需求和别的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链的最广泛方式是使用需求跟踪能力矩阵。
影响分析是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分析能够提供对建议变动的准确理解,有助于作出信息量充分的变动批准决策。经过对变动内容的检验,肯定对现有的系统作出是修改或抛弃的决定,或者建立新系统以及评估每一个任务的工做量。进行影响分析的能力依赖于跟踪能力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项目组合管理是一个保证组织内全部项目都通过风险和收益分析、平衡的方法论。
“风险评估”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是项目组合管理的两个要素。
项目组合管理采起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即先肯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优先选择符合组织战略目标的项目,在组织的资金和资源能力范围有效执行项目。
目标导向关心的是组织的外部因素,即市场上可能存在哪些机会。资源导向关心的组织内部因素,即组织自身所创建的核心优点。
在IT领域中,目标导向的组织占了绝大多数。
项目选择和优先级排列。
决策表技术、财务分析和DIPP分析。
DIPP=EMV/ETC。
EMV:指项目的指望货币值,若是考虑支付风险因素,则指望货币值是各个支付值与支付几率的乘积之和。
ETC:完工尚需成本,指从当前时间点开始计算,估计到项目结束时仍然要花费的成本。过去花费的成本被看成沉没成本而不予考虑。
DIPP值是一个描述项目资源利用率的指标。若是DIPP值小于1,则意味着该项目的实际成本要比预算成本高。那么就应该对这样的项目进行调整或者终止。
1) 项目周期较长。
2) 项目规模较大,目标构成复杂。
3) 项目团队构成复杂。
4) 大型项目经理的平常职责更集中于管理职责。
正确。
正确。
需求定义阶段和需求实现阶段。
第一阶段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定义。需求定义的结果做为实现阶段的输入,而第一阶段的咨询公司转变成需求实现阶段的项目监理的角色。
第二阶段由系统集成公司来完成。
正确。
按照项目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生命周期3个层次制定分解结构。
IT项目的进度和成本实际绩效信息比较明确,不宜失真。
可是在范围和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出现信息失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