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鲜 B2B 平台(B2B 技术共享第一篇)

很开心在这里和你们交流,咱们是一群生鲜B2B的创业者,在生鲜领域创业三年多;咱们也是一群工程师,致力于经过互联网产品和技术让咱们的农业更轻松更健康,咱们是来自宋小菜的产品技术团队,咱们想和你们一块儿聊聊生鲜B2B的技术平台如何搭建。前端

为何想在这里和你们聊聊这个话题,有几个缘由:android

一、每次交流都有人问,大家是如何用这么少的工程师,作出这么复杂的一套平台出来的,有没有什么秘诀?也有很是多的生鲜从业者找过来想咨询咱们的技术解决方案,每次都要分享一遍,不如集中在这里分享;ios

二、咱们刚开始搭建这个平台时,在网上搜索了好久,找不到相似的参考;咱们在这个领域沉淀了三年多,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但愿分享给你们;数据库

三、生鲜平台不一样于3C、服装等标品电商,是非标商品的交易平台,搭建难度高,咱们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愿帮助你们少走一些弯路;数据结构

四、咱们平台还在快速增加中,也但愿经过咱们的分享吸引更多的产品经理/工程师加入进来一块儿壮大咱们的技术力量。架构

基于以上几点,咱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梳理咱们这几年在技术方面的沉淀,但愿对你们有所帮助;app

为了你们更好的了解咱们,咱们如今创业的公司叫“宋小菜”,是一家创业三年多的B轮公司,主要作生鲜农产品的B2B,每一年经过咱们平台成交的农产品吨位达到20万吨,是全国第一家专一蔬菜交易的垂直B2B公司,也是第一家推进蔬菜标准化、商品化的B2B公司;成立三年来,咱们前后得到了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吴泳铭、IDG、元璟、普华、经纬、银泰资本、普洛斯、指数资本等知名机构共计4.5亿的投资。框架

再简单介绍下咱们团队,管理团队来自阿里、美团点评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技术团队来自阿里、腾讯,核心骨干人员具备10多年产品设计、技术架构、程序开发经验,咱们产品+UED+技术开发一共30人左右的团队,却开发了7个APP+1个数据运营平台,打造了B2B平台的八大核心模块,包括:工具

一、交易平台,包括全中国第一套生鲜商品的商品库、智能订价系统、会员系统、订单系统、支付系统;post

二、营销平台,支持会员分层,支持满减、代金券、红包、充值送、团购等多种营销方式以及后台营销;

三、供应链管理平台,包括采购管理、供应商订单管理、结算管理等;

四、物流仓储、调度平台,主要包括仓库仓内操做的WMS系统和线路调度的TMS系统;

五、价格行情平台,包含蔬菜产地从销地的五级价格行情数据库,为交易、金融、行业从业者作行情支持;

六、CRM平台,包括客户管理、销售过程管理、客户服务平台、工单管理等;

七、金融服务平台,包括征信、风控管理、抵押物管理以及变现、资金管理等金融产品;

八、数据分析平台,从品类、用户、城市、供应商等多种维度对经营成本、利润进行分析和计算,帮助业务端作业务决策;

另外,经过以上八大平台,咱们沉淀了农产品B2B的六大核心数据库,包括:

一、买家库,买家的实名数据库,包括买家档案信息、售卖品类、交易信息、资金信息以及征信信息;

二、卖家库,卖家的实名数据库,包括卖家的档案信息、供应品类/周期、交易信息、征信信息等;

三、司机库,包含司机的联系方式、车辆信息、线路信息、运输信息等;

四、冷库,包含冷库地理位置、存储品类、冷库容量等等信息;

五、商品库,包括商品的类目库、属性库、SPU库、SKU库等;

六、价格库,包括从原料到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五级价格行情库;

咱们把最顶层的、和用户交互的产品叫作应用层,主要是APP,中间的一层叫作系统层,就是咱们前面介绍的八大系统模块,最底层是咱们沉淀的核心数据层,包括咱们上面说的六大核心数据库,用一张大图概述以下:

111.png | center | 545x426

咱们一直在思考,不一样的行业,ToB和ToC由于业务特征不一样,对于技术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在B2B业务中,对于的技术的要求:

一、对于B2B业务,技术的价值咱们总结为三个关键字:效率、成本、规模,对内经过系统化工具大幅提高效率、经过成本管控系统大幅下降成本,对外,经过互联网的产品进行规模化扩张,上面咱们讲到的八大产品模块就是按照这个逻辑组织的。

二、B2B业务复杂度高、变化快,技术上追求开发效率是第一位的,如今第三方的技术框架、开源代码、中间件都愈来愈成熟,技术视野很重要,只要能提高开发效率,拿来就用,大胆尝试,好比阿里云上的中间件和一些服务能大幅提高开发效率,前端开发采用RN这样的跨平台开发语言,咱们7个前端开发工程师,没有一个ios和android开发工程师,照样开发维护了7个ios和andriod版本的app。

三、在新业务的起步阶段,鼓励业务先行,咱们最怕的是业务还没跑,就要给你作个工具,好比咱们常常收到一些需求,说客户想作个进销存工具,若是你一股脑的给他作好以后,发现根本用不起来,由于客户根本就不想公开本身的进货成本,或者就一我的用,每月用一次,最后不了了之,这些都会极大的浪费开发资源,你能够告诉业务方,不如大家先用excel记录一周后,咱们再来讨论技术开发,这样既不会耽误业务时间,也不会浪费资源。

四、一旦业务跑通后,若是使用频次高、工做量大,产品技术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咱们一个产品的迭代版本基本控制两周以内,两周发布一个版本,快速解决最重要的需求,保障核心业务的快速开展。

五、产品技术部要定位成一个业务部门,一个仅仅作support的技术部是没有前途的,不少人认为产品技术部就是一个支持部门,业务部门让你作什么就作什么,若是这样,对内团队成员很难有成就感,公司的核心产品和数据也都是短时间的,没有长期规划和沉淀,对外,可能也失去了平台化、规模化的机会,产品技术部除了很好的支持业务部门外,也应该背负一些核心的产品指标和数据指标,好比核心数据(如人、货、车)的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和沉淀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短时间的业务价值和长期的平台价值。

关于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鲜B2B平台,由于包含的内容较多,也很复杂,没法再一篇文章中给你们讲清楚,本篇文章只是抛砖引玉,下面将分为多篇文章从行业现状、业务现状、产品概述、技术团队搭建、服务端技术平台搭建、前端开发等多个维度来说述,咱们将三年多在B2B领域沉淀的核心产品和技术平台公开,但愿更多行业的人能深刻了解,少走一些弯路,但愿对你们有帮助,本系列文章分布以下(会继续更新):

一、《如何搭建高效率的生鲜 B2B 平台(B2B 技术共享第一篇)》

二、《宋小菜如何切入生鲜 B2B 市场(B2B 技术共享第二篇)》

三、《生鲜 B2B 平台的产品体系如何迭代(B2B 技术共享第三篇)》

四、《生鲜 B2B 如何搭建高效的技术团队(B2B 技术共享第四篇)》

五、《如何从 0 到 1 搭建生鲜 B2B 的技术体系(B2B 技术共享第五篇)》

六、《宋小菜技术如何应对生鲜 B2B 业务的快速变化(B2B 技术共享第六篇)》

七、《生鲜 B2B 技术平台的前端团队该如何搭建(B2B 技术共享第七篇)》

八、《宋小菜有关“能力”的设计和思考(B2B 技术共享第八篇)》

九、《服务拆分的设计和思考(B2B 技术共享第九篇)》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