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2017OKR - 年中回顾

自从订阅了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以后,对其中一篇介绍Google的目标管理方法OKR的文章记忆犹新。想到本身喜欢在每一年年初的时候给本身定制一些规划,因而乎了解了一下OKR并重构了一下个人2017年计划,并借此机会进行一个年中(不是终)回顾,但愿能有愈来愈多人使用OKR给本身设定目标规划(目前本身正在向本身建立的有书共读微信群里的书友推荐使用),并努力去完成计划,当一年结束时看看本身完成的状况,会有不自觉地自豪感(前提是你得尽力去完成60%以上的状况下)。html

1、也谈OKR是个什么鬼

1.1 什么是OKR?

  OKR的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翻译过来就是“目标和关键成果”。它是一种目标管理方法,是一种可以让企业更好的聚焦战略目标,更好的集中配置资源,更好的使团队上下同欲的管理方法。前端

按照个人理解,OKR是一种目标管理工具,是战略管理工具,只是在某些时候被用于绩效管理,请不要觉得OKR就是纯粹的绩效考核工具。  数据库

1.2 OKR的来历

  OKRs 的创立者是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好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好比Google,好比甲骨文、英特尔、摩托罗拉都在用,可是,最初是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在他的书《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提出OKR这个概念。他这样解释本身为什么成功创造出了OKR:设计模式

  1. 我要去哪里?答案就是目标(objective)。微信

  2. 我如何知道可否达到那里?答案就是关键结果(key results)。架构

这里再次纠正好多人对OKR的误解,首先,这不是一个纯的绩效考核工具,OKR甚至与你的绩效工资是能够没有关系的【注:有关系或者不要紧均可以,只是在看设计的时候会不会与KPI结合起来】。可是OKR是一个与MBO同样,有着SMART原则的目标管理工具,若是说KPI是企业告诉员工“大家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和结果才达到”,那么OKR在进行了固化之后就应该是员工本身能明白“我能够按这个关键结果事件去作就能够实现目标” 并发

1.3 OKR的样子

  OKR是由4到5个目标构成的,每一个目标下又会包含3到4个关键结果。
  举个例子,某互联网公司在某个季度为了更好的提升产品体验,产品负责人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和关键结果:app

O:使产品的访客到留存的转化比率提升到5%
KR1:改版注册流程,提升注册转化率到30%;
KR2:提升App的30天留存率到45%;
KR3:上线HR应用。  框架

  其中,O就由产品负责人担任PM(项目经理),KR分别由相关的负责人负责。如App的30天留存率的KR,就是由移动产品经理负责。工具

  再来看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研发负责人提出并负责的OKR:

O: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使可用性达到99.99%
KR1:代码审阅覆盖率达到100%;
KR2:测试流程专业化,用例覆盖率100%,用例经过率100%;
KR3:产品运行可靠,很少于1次宕机。
KR4:Bug平均停留不超过3天。  

  吴军老师介绍到,Google的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季度都会给本身定一个或者几个目标Objectives,而且衡量目标是否是能达成关键结果Key Results。每一个人的OKR会放到本身的网页上,大约半页纸长,你们均可以看到。若是谁没有制定OKR,一目了然。即便没人催你,你们看到你的网页上是一片空白,你本身都很差意思。 到了季度结束时,每一个人会给本身的目标完成状况打分,完成了得分是1,部分完成的话,得分是0到1之间的一个数字,没完成的得分就是0。Google强调每一个人制定的目标要有挑战性,因此若是谁完成目标的状况老是1,并不能说明他工做好,而是目标定的过低。大部分状况下,你们完成的目标都在0.7-0.8左右

  固然,一个季度/年刚开始时的想法,和后来完成的任务可能会有差别,以前没想到的事情可能后来也作了。所以,在季度/年总结工做时,能够增长当初制定的目标,对于不打算完成的目标,或者已通过时再也不有意义的目标,不能删除,可是能够说明为何没有作

1.4 为什么使用OKR

  1. OKR能让咱们抓住主要矛盾,找出对企业发展真正重要的事。-> 不作伪工做者

  2. 让咱们能聚焦优点资源在最重要的事上,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小资源浪费,这对创业企业尤其重要。

  3. 能让团队成长的进化迭代周期更短。

  4. 能让每一个人都有清晰的目标感,都能盯在重要的事情上。

  5. 能让每一个人对目标的理解都是一致的,从而同心合力,避免由于方向分散带来不少内耗。

以上是一些官方的说法,这里咱们抛开工做,对于我的而言,木有目标地活着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对于咱们这个IT行业,3年,5年,不进步就是落后。因此,借助OKR咱们能够每一年给本身制定一些规划,并努力地去完成,让本身过得有存在感和充实感,这一点,蛮重要的。

2、个人2017 OKR年中回顾

  Note:这里我设定的OKR是非工做性质的,也就是说不是公司层面的,固然部分目标也是为工做服务的。

  目标1.温习专业基础知识

  关键结果1.1 阅读《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模型在工程中的做用,并写读后感 (1.0,已经阅读完,并写了读后感

  关键结果1.2 阅读《游戏开发的数学和物理》,实践书中案例,为了解VR开发打下理论基础(0,暂时没有计划,可能要取消)

  关键结果1.3 阅读《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配合不周山之读薄CSAPP笔记理解计算机系统原理(0,一直没有时间去学习)

  关键结果1.4 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水平资格考试之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 (0,暂时没有计划,可能要取消)

  目标2.学习保险业务知识

  关键结果2.1 复习《LOMA280-保险原理》,并于六月以前经过LOMA280考试(0.5,已经学习了两遍中文版+练习题,准备开始英文版的练习题)

  关键结果2.2 学习《LOMA290-保险公司的运做》,并于十二月底以前经过LOMA290考试(0,还没有开始,等待LOMA280经过以后再考虑)

  目标3.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关键结果3.1 (.NET技术相关)阅读《CLR via C#(第四版)》+《ASP.NET MVC4框架揭秘》,并对关键内容总结成博客文章发布在博客园(0,还没有开始)

  关键结果3.2 (数据库技术相关)阅读《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技术内幕:T-SQL查询》,重点掌握T-SQL查询优化技术,并对关键内容总结成博客文章并发布在博客园(0,还没有开始)

  关键结果3.3 (Web前端技术相关)阅读《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上卷)》,并温习前端基本功,了解前端流行框架,并对重点内容总结成博客文章发布在博客园(0,还没有开始)

  关键结果3.4 (Clean Code相关)阅读《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设计模式的艺术》,提升代码重构与设计能力,并针对设计模式总结为一个系列的博客文章并发布在博客园(0.3,目前设计模式已阅读完2/3,已发布7篇设计模式文章)

  关键结果3.5 (Agile相关)阅读《Agile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Scrum敏捷软件开发》+《敏捷回顾:团队从优秀到卓越之道》,提高对敏捷的理解,并在工做中实践(0,还没有开始)

  目标4.阅读非技术书籍,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结果4.1 阅读东野圭小说《解忧杂货店》+《白夜行》,并写读后感(1.0,已阅读完成并写有读后感2篇)

  关键结果4.2 阅读吴军《硅谷之谜》+《智能时代》,并写读后感(1.0,已阅读完成并写有读后感2篇)

  关键结果4.2 阅读钱钟书小说《围城》,并写读后感(1.0,还看了一篇电视剧版,并写有读后感,让我对婚姻有了新的认知)

  关键结果4.3 阅读山本真司《你是在作牛作马仍是在作主管》,了解带团队的经验,并总结和分享(0,还没有开始)

  关键结果4.4 订阅吴军《硅谷来信》,天天阅读一封来信,经过吴军老师的经历看世界(0.5,正在进行中,一直在保持)

  目标5.体育锻炼目标

  关键结果5.1 坚持跑步,借助咕咚App,争取整年跑步达到400千米(0.2,今年上半年加班较多,跑步千米数较少)

  关键结果5.2 坚持踢球,争取每月至少踢一次,整年达到20次(0,还没有开始)

  目标6.英语学习目标

  关键结果6.1 借助百词斩App,每一个工做日10个单词,刷完两本新概念第一册到第三册(0.5,已经刷完第一册,第二册正在进行中)

  关键结果6.2 借助英语流利说App,每一个工做日5分钟口语锻炼,争取录音时间达到1000分钟(0.1,4月开始中断,7月从新开始)

  目标7.业余生活目标

  关键结果7.1 装修新房,力争预算在控制以内,并于9月搬进新房(0.7,已经完成基装,订了家具和家电,目前正在等待家具家电入场)

  关键结果7.2 凑够首付购买一辆汽车,并于9月提车完毕(0.8,已经凑够首付并交纳了定金,计划提早到6月底)

  关键结果7.3 搬入新家后养一只小猫(0,暂时没有计划,可能要取消)

  关键结果7.4 闲鱼上入手一部单反/微单,并学习摄影基本知识和技术(0,暂时没有计划,可能要取消)

  

  以上就是个人2017我的目标和上半年的完成状况,对于这些目标的整体完成水平,个人评价是:“达到预期,少部分超出预期”。在OKR体系中,一般完成70%-80%就算达到预期了。此外,我还会继续对目标和关键结果进行调整,可能还会根据须要新增目标,期待在年末的时候再来回顾可以有一个较好的完成度,我就心满意足了。

3、参考资料

(1)吴军,《硅谷来信》,谷歌的目标管理方法

(2)夏英凯,《从理论到实践,让你全面看懂OKR》

(3)徐渤bobo,《手把手教你OKR》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