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文读懂《梁宁·产品思惟30讲》最精华内容(含全套PPT)

http://chuansong.me/n/2294260949029
8 年前,个人主业是产品经理,产品思惟改变了我认识世界的方式,让我明白司空见惯的设计,也有其底层逻辑。前端

几年后我接触培训、运营自媒体……基于产品能力,我从 IT 男变成了创业者。安全

年前,在获得 App 听完《梁宁· 产品思惟 30 讲》,我整我的被点燃了。微信

梁宁,著名产品人,江湖人称中关村第一才女。网络

湖畔大学产品模块学术主任。百度顾问,曾任联想、腾讯高管,工做经历横跨 BAT,与京东、美团、小米等企业有长期深度交流。框架

在学习 五、6 遍以后,我用 PPT 作了一份笔记,但愿把改变我一辈子的思惟模式,分享给你。工具

► 关注公众号:插坐学院,回复关键词 梁宁,领取 PPT 源文件。学习

产品思惟:每一个人的底层能力。大数据

科技进步、产品迭代、公司演化、组织变迁……不变的是用户的情绪和人性。微信支付

那些信奉“用户驱动” 的人,从普通人变成了行业大佬,创建了本身的世界。优化

乔布斯、马化腾、马云、雷军、张小龙、周鸿祎、傅盛……这些改变世界样貌的产品经理,究竟具有一种怎样的能力?

产品思惟,须要咱们根据观察和判断,创建系统能力,向用户交付肯定性。

运用交互的能力,在链接和迭代中,深化与用户的关系。

这也构成了《梁宁· 产品思惟 30 讲》的 5 个课程模块:

一、同理心:看懂情绪,找到天分

二、机会判断:从一个 “点”,看到一个 “体”

三、系统能力:组建系统,制造肯定和依赖

四、用户体验:让产品拥有效率、进行演化

五、创新模式:找到创新模式,发现新大陆

1
同理心:人欲即天理

作好产品,最重要的是理解用户和本身。

一、专业化的观察和判断

只抓表面数据,没法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但咱们对于大多数事物的认识,都停留在很是浅的层面。

好的产品经理,要看到人在不一样的资源推进下,会去到不一样的地方,还要看到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要能看到持续变化的内在动力,能拥抱变化,变得成熟。

一我的为了强化本身的存在感,会不断扩张本身的能力圈;

一旦存在感知足,能力圈也就不会继续扩充了。

就像不少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男人知足了就不奋斗了……

二、读懂用户的底层情绪

用户每每没法准确说出体验,只能展示情绪。

把人比做“手机”,后天学的知识就像一个个“App”,而情绪是底层“操做系统”。

理性的调用须要时间和思考,驱动一我的的,可能只是一瞬间的情绪。

经过产品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经过你的服务获得了知足。

在一段双方彼此了解的良性关系中,能够读懂对方的“知足” 和 “不爽”,并给予对方 “知足”。

“愉悦”就是被知足,“爽”就是绷了好久的需求忽然被知足。

读懂情绪,看到天分和命运。

为何你照着 PPT 练三次就很痛苦,而乔布斯为了一场发布会对着 PPT 练 100 次依然乐此不疲?

你不厌其烦愿意一直去作的事,就是你的天分所在,是上帝给你的操做系统初始密码。

作让人愉悦到爽,或是抵御恐惧的产品。

每一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绝不犹豫地花钱。

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何?对生存的恐惧;

为何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听罗辑思惟、用获得,为何?认知焦虑,仍是恐惧。

若是一我的找不到“愉悦” 和 “恐惧”,他不会有什么成就;若是一个产品在“爽” 和 “恐惧” 方面无所做为,那它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

三、顺应用户的潜意识

“微笑”会让咱们放下防护,“重复”会改变咱们的观点……

潜意识对咱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产品要作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静态的产品没有机会去说服用户,全部的思考,都会让用户产生顾虑和戒备。 

为何性格内向、甚至有社交障碍的人(扎克伯格、马化腾、张小龙),会作出亿万人依赖的社交产品?

为何沟通能力强的人(马云),很难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善于沟通的人,擅长打破防护、说服用户;但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则根本不会触发用户的防护意识。

好的产品经理,每每比较自我。

四、认清角色化生存本质

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作到天然。”

这里的天然,指的就是“去角色化”。

为“个体” 设计产品,要把对方当成鲜活的人,抛开刻板想象,不去假设他 “应该” 处在哪一个角色。

若是给特定集体作产品,那就应该充分研究他们的集体人格(在集体中造成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首先,用专业化视角对人和产品作出判断,思考在哪一个层面下功夫。

而后,回到心里,看到本身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情绪,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防护意识。

这是咱们作好一个产品的起点。

2
机会判断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顺势而为,找到外部势能为组织赋能。

找到有势能的“面”,不要只寄但愿于“点”。

一、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咱们都有体会,努力工做的工资,远不如几年前买腾讯股票或者北上广的房子。

你再努力也只是一个点,工资只是一个点的努力成果。

但腾讯股票与北上广房子的收益,是点附着在了快速崛起的经济体上线性周期的收益。

从一个点开始着手作产品,这个点附着在哪一个面上?这个面如何展开?面在哪一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崛起仍是沉沦?

怎样作好机会判断:

一、从你能作到的、能稳定提供的那个 “点” 开始;

二、要看到这条 “线”,而不要纠结于当下的 “点”;

三、当 “面” 打仗时,“面” 上的 “点” 是有红利的;

四、CEO 应该去找到外部势能,为组织赋能。

二、产品机会:找到痛点、痒点、爽点

痛点的背后必定有恐惧;有需求,还能被及时知足,这就是用户的爽点;

网红系列产品击中的是痒点——让用户成为理想的本身。

吃饭也能够围绕痛点、痒点、爽点去作产品:酣畅淋漓地吃火锅,感受爆爽;怕吃火锅长胖,这个痛点也有产品空间;或者作一个美美的网红餐厅,吃一把干冰爆米花,两个耳朵往外冒白气,人人都会拍张照而后发朋友圈,这是痒点。

三、为用户绘制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按照必定的动机和行为方式,抽象出的用户标签和模型。

能够用来把握用户特色和喜爱。

第一套用户画像:第一只羊 / 头羊 / 狼

第一只羊是种子用户,让他获得及时知足,才能引入更多的羊;

头羊是意见领袖(论坛版主、微博大 V、淘宝店主……),当头羊自发管理羊群时,产品就创建了自组织;

狼是利润的贡献者,若是你向 B 段收费,那狼就是 B 端。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 / 笨笨 / 小闲

大明对于自身需求很是了解,核心需求是价格或硬货,忠诚度低;

笨笨有需求方向,但不明确。可能会逛 10 家店看了 200 条裙子,最后买了一顶帽子……一旦决定了要买的产品,大几率会变成“大明”;

小闲没有消费需求,单纯为了打发时间。

两套画像互为补充,你想服务哪一种羊,就要按大明、笨笨、小闲,三种不一样羊的需求,来设计你的产品。

四、场景:在特定空间 / 时间,触发用户情绪

“场”是时间和空间,用户能够在一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景”是情景和互动。

在这个空间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不少时候,你觉得用户是在消费产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场景。

吃午餐有哪些场景?

你本身带便当,一边看网剧一边吃,这是一个场景;几个同事一块儿叫便当,在会议室里边吃边聊,这是一个场景;几个同事一块儿出去吃,而后 AA 制结帐,这是一个场景;中午请客户吃饭,这是一个场景;中午情侣约会也是一个场景。

在万物互联的将来,处处都是屏幕,处处都是网络链接的入口。

但入口不是场景,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

总结一下,作好一个产品,要对这些机会作出判断——

  • 起名字的话题,出如今课程第 4 部分。

3
系统能力
持续提供可依赖的肯定性

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向用户交付肯定性,创建依赖。

保障肯定性的核心要素是效率,一次次迭代和选择,将会成就你的产品和人生。

完成一个产品,须要建设“系统能力”。

就像想拥有好身材,就必须得有控制饮食和保持运动的系统能力……

一、总体流程和肯定性

什么是“持续提供可依赖的肯定性”?以 ATM 机为例,它提供的肯定性就是出钞。

ATM 机要想提供完整的系统能力,须要七个岗位:战略、运营、现金、密码、硬件、客服、技术。

若是你把过多热情花在了诸如 ATM 机应该什么形状、是红的仍是蓝的、可不能够再精美一点……这些对于总体的业务效率和结果并没什么影响。

二、小米的效率革命

企业是效率分工的产物,效率是系统的核心指标,没有效率的系统将失去竞争力。

雷军说过:“互联网思惟里最关键的两个点:第一是用户体验,第二是效率。小米真正的护城河就是效率,而小米真正要作的就是效率革命。”

与小米竞争的其余手机厂商,认为小米是在比拼产品,其实小米在比拼效率。

为何小米会在手机大战中胜出

梁宁在课程中列举了不少案例,很是精彩:

一、智能机迭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三浪齐发推进小米崛起;

二、把资源砸在一两个机型上;

三、打造全员面对用户的组织结构,接受来自用户的压力;

四、用电商大数据支持线下零售作出高效决策,小米之家作到 27 万坪效(仅次于苹果),还打算开 1000 家;

五、在几乎没人知晓的状况下,不到一年开了20 万家小米小店,渠道迅速扩张成立体的网。

三、微信迭代的刻意与惊喜

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放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让互联网产品在互联网上生长。

迭代规划是产品经理的重要能力:

一、第一个版本要简单直接,直指人心;

二、迭代次序很重要,前面动做是后面的铺垫;

三、不必憋大招,附加功能没那么重要;

一、微信从导入通信录、发文字图片、设置头像和微信名这几个简单的功能,迭代成了今天的样子;

二、微信 2.1 版本 “好友验证” 功能,是为 2.2 版本 “查看附近的人” 作铺垫的;

三、有了微信 5.0 的 “绑定银行卡”,才能有后面的 “红包” 上线,微信用 “飞机大战”,让 5 亿人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升级。

产品经理的微观体感和所在组织领导人的气质,会让产品变成不一样的样子。

一、长于沟通说服的雷军、马云出品的通信工具,从不在表情包上下功夫,由于老板没有被辞不达意困扰过;

二、改变支付格局的微信红包,是腾讯员工业余时间偶然为之的产物;

三、微信红包天然能力达到的极限用户数是458 万,借助春节这个核心场景,微信支付用户 1 天增加了 1 亿;支付宝积累 1 亿用户,用了 8 年。

四、领导力:带领团队穿越生死

在产品演化中,产品经理面对巨大压力,在一堆事里找到关键任务,带领全部人穿越生死,这个是领导力。

33 岁的傅盛,带领金山穿越生死

在接手金山的 48 小时内,他作了四个决定——

守住互联网安全产品的根基;All in,砍产品线;砍组织结构;放下友好气氛,作个野蛮人。

再加上命不应绝的运气——遇上了 3Q 大战。

最终,在 360 强敌压境的状况下,金山完成了软件公司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穿越了生死线。

当年的瑞星和江民,今天已经被边缘化了。

在机会、资本、野心、人才云集的今天,几乎每一块蓝海,都会转瞬变为红海。

面对生死考验,你能依靠的不是管理能力,而是领导力。

可以支撑你的,是你对关键任务的甄别,心里的确认感,和你真正的兄弟。

4
用户体验
持续提供可依赖的肯定性

良好的用户体验,须要基于真实的感受,创建微观体感。

这部份内容告诉你: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感觉用户的情绪,用服务蓝图设计角色配置资源,设计成瘾机制让用户知足,起一个带有情感的名字,设计用户口碑。

一、用户体验层次

一个产品好很差,不是简单一句“好用”“很差用”能说清的,要将这份体验再拆分。

其中,产品的战略最为重要——要作到哪些事?提供什么样的肯定性?

基于产品的战略和存在价值,咱们才能决定作哪些事,或是对哪些事坚定不碰。

建设资源当然和能力有关,但更与战略相关。

感知层感知到的一切内容、功能,都是在资源框架内被框定的。

就像给用户端上你精心烹调的牛排,用户吃一口就放下了餐具。

是火候问题吗?是调料问题吗?是摆盘装饰问题吗?是服务生的笑容不够甜美吗?是餐具吗?是灯光吗?该从哪开始优化?

在你调动所有资源,开始新一轮产品迭代前,也许应该问本身:“是否是用户不饿?”

二、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就是经过画一张图,用讲故事的方式,从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他与产品进行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

以用户视角来思考:能不能一步一步实现目标,这个过程是困难仍是容易?

经过用户体验地图,确认产品的存在价值。

好的产品,从好的故事开始。

数据是常态、是结果;而故事是缘由。

与其假定用户是大明,提供干巴巴的产品信息,不如提供笨笨能够理解的场景故事。

用户研究,重要的不是总结数据,而是创建一个有表明性的故事。

三、服务蓝图的核心要素:峰值和终值

设计服务蓝图,是为了配置资源结构和角色框架。

平庸的用户体验没法成就一个产品,但资源有限,不可能全部点都达到用户预期。

你须要作的是:不突破用户底线的前提下,使用户拥有一个美好的峰值和使人回味的终值。

四、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创建激励机制,就是一旦完成预约动做,给他知足;而且让他清楚,完成预约动做,就能获得知足。

在游戏里,资源是虚拟的,激励是极为肯定的事。

但在现实世界中,重要的是找到驱使一我的的内在因素,内在激励是让人可以找到感受,持续深刻,把事情作到位的方式。

作好一个激励系统还要努力下降用户门槛。

激励与对方能力不匹配的事情,就是无效激励。

五、起好名字,创建产品口碑

名字是什么?

名字是召唤,是链接人和世界的渠道。

名字是主观的,强大的名字带有强烈的情感

口碑是什么?

雷军说:“口碑就是把事情作过头。”
让用户满意是你的份内事,只有超预期把事作过头,用户才会有深入印象。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说:“口碑叫口碑,不叫眼碑。”

口碑必定是听觉文案,必定是一句口语,直截了当,脱口而出,不能绕弯子。

口碑就是你把那些事情作过头,而后别人口口相传时会说的话。

口碑是你要替消费者说一句他要说的话,而后让他说出来。

5
创新模式
发现机会,找到新大陆

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的缔造者俞军说,产品经理是以创造用户价值为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创建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创建新平衡的过程。

互联网是增量的竞争,没有创新的产品根本不该该被作出来。

同级别竞争大致量占优,创新是小企业的惟一活路。

一、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将来已来,只是分布的不均匀。

创新不是遥不可及或者神秘浪漫,不是必须超越环境,横空出世。

咱们须要的某种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经产生并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你须要捕捉灵感的瞬间。

婴儿恒温箱的发明和迭代

婴儿恒温箱的灵感,来自于斯蒂芬医生去逛动物园,看到的小鸡孵化器。

为了让发展中国家具有维护婴儿恒温箱的能力,普赖斯蒂洛团队,用汽车配件作出了新的婴儿恒温箱。

创新重要的是面对痛苦,起心动念,也许它们正在某个动物园、某个车库里,等着你的眼睛看到它们。

二、新要素与新物种

新产品必定要有新要素,不然不具有竞争力。

也许用户的前端体验,依然是那个产品和服务,合理运用其余领域的新要素,变革内在的商业逻辑,能够诞生出新物种。

亚朵酒店在流量和转化率方面的新要素尝试

一、引入合伙人房东,实现快速落地和前期投资;

二、设计众筹,让消费者变成带路粉;

三、引入 IP 属性,与 “吴晓波频道” 合做,成为社群酒店;

四、场景电商,销售酒店用品。

三、三级火箭:互联网的降维打击

三级火箭是互联网圈的经常使用概念:

第一级,获取头部流量;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完成商业闭环。

玩转三级火箭的几个要素——

第一,第一级火箭必定要高频,只有高频才能推进低频;

第二,经过第一级火箭得到大量用户以后,要快速展开一个可以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这也是共享单车企业面临的难题;

第三,操盘三级火箭的人,必定是个势能积累到必定程度的狠人。

三级火箭,不是偶然干成的,而是一开始就想着颠覆现有的行业,干掉现有的企业。

若是不是狠人、不是积蓄已久、没有掌握高频应用场景,不能承受指责……三级火箭仍是无法轻易玩。

火箭为何要有三级?

火箭要想突破大气层,必须引入分级设计。

若是卫星重一吨,火箭分红二级的话,要耗费 149 吨燃料进行推进;

分红三级,须要 77 吨,四级须要 69 吨。

分级越多,风险越大,三级火箭是成本和可控性平衡后的选择。

四、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颠覆式创新是屠龙术,是产生新帝国的机会。

随着社会能力的升级,新的需求被释放催生新的价值网。

颠覆式创新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开启了一个新的价值网?是否是到了“新大陆”?

诺基亚对手机的定义是通讯产品,iPhone 对手机的定义是互联网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端。

看上去是同样的产品,但表明了彻底不一样的两张价值网。

诺基亚曾经是手机霸主,虽然在它传统的价值网里依然能够生存,但它在新的价值网里是边缘企业。

传统老企业没有办法快速对新价值网作出反应,咱们看到的新价值网,就是咱们的机会。

所谓管理得好的公司,每每与现有价值网紧密对接。

响应现有客户需求,紧盯对手,知足投资人。全部的弦都绷得高效、流畅,没有冗余和浪费,管理无比完美。

一旦传统企业造成像基因同样的“组织心智”,就很难迅速对接新的价值网。

结束语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课程临近尾声,梁宁从另外的维度,对产品能力作出了精彩的诠释。

一、怎样成为顶级高手

咱们容易学到的是套路,但靠套路成不了高手;

让咱们成为高手、促使咱们作决策的,是那些微观体感;

要想本身为结果负责,开门立户创业,必须有长在本身身上的微观体感;

产品好手必须同时拥有微观体感和套路;但要想成为顶级高手,还必需要有宏观能力。

二、找到人生的肯定和依赖

商业是以利润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为中心,商业并不是人生的所有。

人死前盘点本身的一辈子,其实没有人看这一辈子赚了多少利润。

作本身真实能作到的,作你有心里肯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最后,以课程中的这段话与你共勉:

近几个月,我每次出门都会随身携带厚厚一摞打印稿,反复学习以后,整理成了这份 PPT 学习笔记。

产品即人生,掌握产品思惟,具有细微而底层的观察力,你将拥有一份超乎常人的笃定和自信。

▲ 关注公众号:插坐学院,回复关键词 梁宁,领取 PPT 源文件

感谢课程做者梁宁女神,再次强烈建议你听听这门课程,几个小时的语音内容加课程彩蛋,不少干货和故事,很是超值。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