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冥想的科学研究简史和新进展:3星|丹尼尔·戈尔曼《新情商》

 
 咱们只能猜想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意识状态:瑜伽修行者彷佛在平常生活中就一直保持开放、丰富的意识状态,而不只仅在他们冥想期间。瑜伽修行者本身将其描述为冥想经历中的一种空灵和广阔的状态,就好像他们的意识对这幅丰富多彩的经历全景画大敞心扉。P261

 

新情商网络

 

做者: [美] 丹尼尔·戈尔曼 学习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测试

副标题: 改变大脑、成就自个人力量设计

出版年: 2019-43d

页数: 368blog

订价: 69元索引

装帧: 精装token

ISBN: 9787521700404游戏

 

 

 

01get

 

书名是标题党。英文名是“Altered traits”,含义是“被改变的人格品质”。英文版权是2017年的。还算比较新。第一做者丹尼尔·戈尔曼是《情商》1-5的做者。

 

全书实际是正念冥想被科研机构认真研究的简明历史和最新进展。两位做者开创了这个领域。第一做者丹尼尔在70年代有两次去印度、斯里兰卡禅修的经历。回来后逐步跟第二做者理查德开创了相关的研究。书中故事性最强的情节是理查德邀请了一些真正禅修的僧人参加他们的研究。

 

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证实,正念和冥想能够缓解焦虑症、抑郁症并减轻疼痛,可让注意力更集中,心境更平静,大脑更年轻。

 

整本书读起来有点枯燥。算是科研的回顾与综述。有一些正念冥想的修炼方法和建议,可是不够具体。

 

整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02

 

如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1:咱们追踪瑜伽大师的生理情况,发现他作不了他所吹嘘的那些超凡之事。然而,他却的确可以让心房颤动——一项存在高风险的生理技能。他称本身使用的方法为“狗三昧”,这个名字至今仍让咱们困惑不解。P12

 

2:初期,天天练习几分钟冥想会带来使人惊讶的好处(尽管不是全部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除了这些初期的好处外,如今咱们能够证实,你练习的时间越长,收获就越多。咱们发现,最高层级的冥想练习的确能够重塑人格——咱们在几十年前就曾提出这个观点,可是科学界对这种大脑所产生的变化至今毫无察觉。P18

 

3:丹尼尔的第二次亚洲之行是在1973年,对一名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博士后来讲,学习亚洲文化系统以分析人类心智及其可能性,从民族心理学角度来讲,显然是冒了风险的。起初的6个月,丹尼尔待在一个名叫康提的斯里兰卡小山村里,每隔几天他便去请教向智长老(Nyanaponika Thera)。向智长老生于德国,是上座部佛教僧人,主要研究禅修理论与实践。P49

 

4:高超的修行者能绝不费力地稳定在健康状态中,体现自信、乐观和其余相似的人格特性。丹尼尔将这一亚洲心理学说看做一种思惟工做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几百年的时间考验,已成为一种理论,即心理训练能令人格特性发生十分积极的转变。这一理论指导禅修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成为人格重塑这一律念的有效证实。P50

 

5:因此,理查德首次公开提出“神经可塑性”这一律念,以此来解决关于“先天”和“后天”的争论。理查德解释说,神经可塑性代表重复的经历能够改变大脑并塑造大脑。咱们没必要在“先天”和“后天”之间作出选择,它们相互做用、相互影响。P58

 

6:神经可塑性为反复训练创造持久的人格品质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少数优秀的瑜伽修行者、梵学家、僧人等拥有这类品质。人格重塑符合古代关于更高层次的持久转变的描述。P61

 

7: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中,具备正直、善良、耐心和谦逊等品质被视为得到永恒幸福的关键。这些西方思想家的观点同亚洲的精神具备相像之处:经过一种大体类似的人格转变培养一种具备美德的人生,他们都发现了其中的价值。例如,在佛教中,心里繁荣体如今“菩提”(巴利语和梵语)这一术语中,这是一条自我实现的途径,有助于培养“最好的本身”。P63

 

8: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eudaimonia)即“最高形式的善”,也就是实现你独特的潜力,而里夫认为以上6要素【自我接纳、我的成长、自主、控制力、知足彼此的关系、生活的目的目标和信念】是现代意义上“幸福”的必备条件。正如咱们在后文中所提到的,不一样种类的冥想彷佛培养了以上这些品质。P64

 

9: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涉及所使用的精确方法时,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转折:科学家和从业者所谓的“正念”指的是用不一样的方式来分配咱们的注意力。禅宗或者南传佛教对正念的定义与藏族某些传统中对该词的使用几乎没有类似之处。P87

 

10:几年后,在内观禅修社的静修中,乔恩再次想到一个好点子,帮助他将多年的冥想经验整合成一个通用于全部人群的模式——1979年9月,在麻省大学医疗中心,闻名中外的“正念减压疗法”正式诞生。P98

 

11:当这些带有压力的想法被呈现时,患者的注意力会呈现两种不一样的状态:要么作到了正念呼吸,要么被心里的想法干扰。只有正念呼吸不但能下降杏仁核的活跃度(主要是经过更快地恢复杏仁核状态),并且增强了大脑的注意力网络。同时,患者报告的压力反应也变少了。顺便一提,与作过正念减压治疗的患者相比,一些作有氧运动训练的患者也出现了相同的有益模式。P99

 

12:简而言之,禅修者对痛苦的反应看起来彷佛没有感受。用更专业的话来讲,他们大脑中的高级区域和低级区域表现出了对痛苦的“功能性解耦”——大脑中负责感知的区域接收到了疼痛,而负责思考与情感的区域对疼痛没有反应。P105

 

13:这种快速恢复的能力其实就是恢复力的特色。简而言之,冥想或禅修得越多,你就越能感觉到平静。长期冥想或禅修的众多好处之一就是能够带给咱们心灵上的平静,而这也正是那些在沙漠地区进行苦修的僧人的毕生所求。P113

 

14:某研究发现,7分钟的慈爱法训练就能暂时改善人的心情并加强其社会联系感。戴维森小组的志愿者在接受了仅仅8个小时左右的慈爱法训练后,就拥有了与经验丰富的冥想者类似的思惟模式。初学者暂时的浓烈情感多是大脑惊人变化的前兆,那些练习慈爱法数周、数月乃至数年的人都曾有过这种感觉。P126

 

15:与其余冥想形式不一样,旨在加强同情心的冥想能够迅速显现出其益处,就比如咱们能迅速从压力中恢复同样。咱们猜想,培养同情心可能会利用到“生物性准备”这一优点——人体学习给定技能的速度是很惊人的,好比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能迅速学会说话。因而,就像婴儿准备好开口说话同样,大脑也为爱作好了准备。P129

 

16:对那些常常接受“开放监视”冥想(对所想到的事情有一种宽泛的认识)训练的冥想者而言,由年龄增加致使的注意瞬脱现象发生的几率会减少,他们甚至比年龄较小的对照组表现得还好。P153

 

17:采用正念减压疗法惟一的缺点就是对心脏调节功能有所损害(尽管这一点也颇具争议)。一项黄金标准研究采用正念减压疗法治疗患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女性,结果发现其心脏功能并未受任何影响。P189

 

18:上了年纪就会不时地感到身体疼痛。衰老过程当中最使人担忧的一个影响就是因髋关节、膝盖或脊椎疼痛引发的行动不便,进而致使人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在一项精心设计的研究中,老年疼痛患者接受了正念减压疗法的治疗,结果证实此疗法在缓解疼痛和病情方面颇有效果。疗效甚至持续了半年之久。P188

 

19: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公布了一个关于老年冥想者的重大消息,这项研究发现,随着年岭的增加,冥想减级了大脑的正常姜缩:50岁的长期冥想者的大脑比同龄非冥想者的要年轻7.5岁。意外的收获是:50岁以上的冥想者的大脑每年都比同龄人要年轻52天。P202

 

20:在一篇载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美国医学会的官方杂志)的优秀论文中,研究人员得出一个结论:正念可缓解焦虑症、抑郁症并减轻疼痛(鉴于极少有精心设计的相关研究得出相似结论,此处的正念不包括超觉静坐等咒语冥想)。正念的疗效和药物疗效至关,但没有使人不安的反作用,这一特性使正念疗法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一种可行的替代疗法。P217

 

21:然而,还没有发现这一疗法对饮食习惯、睡眠、药物使用或体重等其余健康指标有益。对于其余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上瘾、注意力不集中等,元分析发现鲜少甚至没有证据代表冥想疗法起做用,至少在研究期间介入短时间的冥想治疗未见成效。P217

 

22:在马修的有力说服下,目前已有21位冥想专家来到理查德的大脑实验室参与研究,其中有7人是西方人,他们曾在法国多尔多涅静修中心进行过至少一次的三年闭关修行,马修也曾在此处修行。其他14人是藏族冥想专家,他们从印度或尼泊尔来到威斯康星州。P239

 

23:僧人一进入冥想状态,波峰就再次出现。此次,僧人的身体从休息期间到冥想状态依旧是丝毫未动。然而,检测器仍然显示出一样的脑电波波动。这种模式在他每次进行慈爱冥想时都会出现,研究人员惊愕地看着对方,兴奋地几乎从座位上跳了起来。P244

 

24:咱们只能猜想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意识状态:瑜伽修行者彷佛在平常生活中就一直保持开放、丰富的意识状态,而不只仅在他们冥想期间。瑜伽修行者本身将其描述为冥想经历中的一种空灵和广阔的状态,就好像他们的意识对这幅丰富多彩的经历全景画大敞心扉。P261

 

25:长期进行慈爱冥想或同情心冥想练习,可以使咱们对别人的痛苦产生更多的共鸣,从而让咱们的关心可以真正帮助到他们。通过长期的练习,咱们各方面的注意力也会获得增强:选择性注意力锐减,注意瞬脱减小,持续性注意力变得更加容易培养,而且快速应对能力也获得提升。P281

 

26:正如一位冥想大师所说:“有句古语说,一切都好的时候——阳光照耀,酒足饭饱,修行者的外表如同圣人同样,但遇到真正的挑战或危机时,他们就表现得和普通人同样了。”咱们生活中的“大灾难”是特性变化持久性的最佳测试。P287

 

27:事实上,科学发现,有些领域(好比记忆领域)的技能能够在200个小时内掌握。更重要的是,理查德实验室发现,即便是那些已经进行1万个小时练习的专家冥想者的专业知识也会随着终生冥想时间的增长而稳步增加。P287

 

28:这就是为何如此多的专业表演者(不管是体育专业、戏剧专业仍是音乐专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有教练进行指导。无论你有多么优秀,你老是能够变得更优秀一些。在竞争激烈的领域,这些小小的改进可能就会改变胜负局面。即便你无须参与竞争,微小的改变也会让你不断突破自我。这一样适用于冥想领域。P288

 

29:冥想者的前额区和杏仁核之间的连通性越强,对压力的反应就越小。使人惊讶的是,前额区和杏仁核联系的加强与冥想者在静修中所花费的时间有关,但与其在家中冥想所花费的时间无关。相似地,另外一个惊人的发现来自对呼吸速率的研究。冥想者的呼吸速度较慢,这与其静修练习的时长相关性最强,远远强于平常练习。P289

 

30:对那些反复思考和容易焦虑的人来讲,一开始就观察本身的想法会有所帮助,他们试着把想法看做“单纯的想法”,而不是陷于思考的内容中。并且,或许经过由想法引发的情绪失控的一种度量(即汗水反应的反馈)能够进一步帮助他们。一个注意力很是集中但缺少同情心的人能够从同情心冥想的练习开始。P291

 

31:咱们应该注意到目前已经深人研究过的三种水平的冥想者(初学者、长期冥想者、瑜伽修行者)使用不一样的冥想方式。初学者主要进行正念练习,长期冥想者进行内观练习(一些研究中称为禅),瑜伽修行者则练习藏族的大圆满和大手印。P293

 

32:理查德与他的同事科特兰·达尔、安托万·卢茨在认知科学和临床心理学对人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冥想群集进行了更具包容性和更现代化的分类。共分为如下三类。注意力类。……·建设性类。培养善良的品质,慈爱冥想就是这种方法的典型表明。……·解构主义类。与洞察力练习同样,这些方法使用自我观察来洞察经历的本质。P294

 

33:例如,天天在通勤途中练习20分钟冥想,其效果与在家中安静的角落里练习20分钟的效果相好比何?这个问题很简单,咱们却答不上来。除此以外,咱们还想知道在冥想训练时,是一次性练习20分钟好,仍是分两次,每次练习10分钟好,抑或是分4次,每次练习5分钟好呢?这些实际问题都有待理查德和他的团队去找出答案。P308

 

34:理查德的研究小组发现,玩家只需天天玩20~30分钟的【《坚持不懈》】游戏并坚持两周,其前额叶上的大脑执行中心和负责集中注意力的脑回路之间的联系就会增强。在两周游戏事后对他们进行的其余测试中,玩家可以排除干扰因素,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我的的面部表情上,而这正是同理心能力加强的标志。P314

 

35:不少冥想教学软件都自称有科学理论支持,但据咱们所知,在主流科学文献中,目前尚未任何一本期刊能对这些软件的功效给出直接评估。但愿在将来咱们可以创立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来看看软件是否如宣传那般功效显著。P317

 

 

全文完

 

相关连接:

 

正念疗法入门介绍,做者是日籍美国正念疗法医生:3星|《高效休息法》

 

3星|考拉小巫《其实你很好》:正念缓解焦虑,接纳治疗拖延

 

心理学相关36本书

 

关于思考的思考13本书,5星2本,4星7本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5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5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69本书(截至5月31日)

 

本号979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个人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