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盈利、高现金流:紫光财报背后的半导体另类求生之路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财报一场喧。

旗下含有紫光国芯、紫光股份、ST紫学三个上市公司,而且还创立了长江存储,收购了展讯、锐迪科等企业的紫光集团(后简称“紫光”),是中国为数很少的、有能力构建从IC设计到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一条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它于2019年4月12日发布了前掌门人赵伟国闪辞一年后的首份年报。安全

财报显示,2018年紫光净利润为仅同比增加8.86%,为17.04亿元。可是总营收却同比增加23.63%,达到了483.06亿元;而且紫光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48.69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加1705.09%。网络

按理讲,一手打造一个巨头企业的领导人离职对企业经营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从紫光2018年财报来看,紫光2018年虽然盈利能力提高并不大,可是它在市场上的经营情况却更加稳健,赵伟国的闪辞彷佛并未对集团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架构

净利润与毛利率双双下坠负载均衡

对比紫光近5年来的财报数据可发现:它的营收增加率与净利润增加率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即营收增加快,净利润增加也较快;营收增加放缓,净利润增加也随着放缓。性能

此观点从紫光历年公开的财报数据便能获得佐证,做者截取2014年到2018年紫光近5年来的财报来分析。2014年到2018年紫光总营收各年增加率分别为30.8%、19.8%、107.6%、41%、23.6%;而紫光2014年到2018年的净利润增加率分别为24.6%、20.9%、435.4%、92.1%、8.86%。测试

从以上这组数据不只能看出,紫光营收增速与利润增速变化趋势趋同这一现象,还能折射出了紫光盈利能力增加缓慢这一重大问题。大数据

紫光盈利能力增加变缓,表如今其各个业务上。IT基础架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产品方面,毛利较上年同期降低6.95个百分点至37.07%;总部与投资则较上年同期降低0.99%,至20.99%。目前紫光仅IT分销与供应链服务上毛利有细微增加,但总体上,下滑幅度仍是远高于增加幅度。云计算

此外,紫光在海外的业务盈利增加也出现了较大下滑。从财报来看,紫光境外业务毛利降低较为严重,降幅达到了17.85%,使其毛利率低至20.83%。设计

其实,不管是净利润降低,仍是毛利润增加下滑,这都说明一个问题:紫光盈利能力增加缓慢甚至是有所降低。那么在2018年取得多项技术突破的紫光盈利能力降低的缘由究竟为什么呢?做者认为其盈利降低缘由有二,一是研发投入与新品上市存在周期偏差所致使盈利相对降低,二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紫光的影响。cdn

在研发投入上,紫光虽然在2018年缩减了2.06%研发人员,缩至6081人,可是紫光并未缩减研发投入,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财报显示2018年紫光研发投入金额为33.23亿元,较2017年30.49亿元同比增加9.90%。

研发投入增长对紫光这类技术导向型企业是好事,可是紫光在增长研发投入的同时,研发的新品上市步伐却未跟上,研发与产品、市场三者间出现了断层。例如投入大批资金并在2018年取得突破的eMMC、UFS、企业级SATA SSD、企业级PCIe SSD,以及消费型P5120 PCIe SSD等产品至今还未大规模投入市场,研发投入与新品上市存在周期偏差,致使紫光成本难以快速降低,最终使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因为市场对芯片需求降低限制了紫光盈利能力的提高。紫光的芯片产品主要有智能卡芯片与存储芯片两类,可是这两类产品因为上游产品智能手机、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出货量大幅降低,身为下游厂商的紫光芯片业务天然深受其害,出货量也随着减小。

为了去库存,其不得不采起降价销售的策略,所以才出现了紫光2018年内存大幅降价的事件。这也使紫光芯片单品利润较2017年有所降低。此外,2018年国际贸易形势更加严峻,贸易风盛行,阻碍了紫光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进程。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紫光在境外的相关业务毛利率会降低17.85%。

经过对紫光这次财报所展露的信息来看,紫光在多数产品线上利润率都有所下滑,2018年它盈利能力确实变弱了些。可是,在看到紫光盈利能力降低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经营情况变得更加稳健的事实。

市占率与总营收蒸蒸日上

相较于上文提到的利润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能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则企业经营出现危机,净额为正则说明企业最近的经营情况较好。财报显示,紫光2018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69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加1705.09%,这代表紫光2018年的经营情况十分良好,而且经营还稳中有进。

紫光市场经营总体趋好具体表如今两方面:一是产品市占率进一步提高,二是企业总营收稳定增加。

在产品市占率方面,紫光旗下多个系列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IDC及赛迪(CCID)数据显示:2018 年紫光在中国企业级 WLAN 市场中的市占率较2017年24.2%提高9个百分点,至33.2%;在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其以27.2%的市场份额进入前二,较2017年也有小幅上升;而且在扫描仪市场中更是蝉联21年市场冠军。除此以外,紫光还在防火墙、入侵防护系统、安全内容管理、负载均衡等多类安全产品市场中份额名列前茅。

单从紫光旗下产品的市占率来看,紫光产品市占率的提高可以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客户对紫光产品的承认,这不只对紫光产品具备导向做用,还有利于紫光的品牌经营。

在公司总营收上,虽然紫光2018年营收增速只有23.63%,较2017年41%的增速降低了18.3个百分点,可是增速仍然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如国际半导体巨头三星,因为受半导体业务需求减小与消费者终端业务不景气影响,它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59.27万亿韩元,较第三季度65万亿韩元营收环比降低8.8%,营收出现了负增加现象。另外Gartner发布的《2018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半导体行业营收平均增速为13.4%,紫光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企业的地位。

从营收增速上来看,紫光2018年23.65%的营收增速远高于行业13.4%的平均水平。紫光处于营收增速高位,这代表它2018年的经营情况十分良好。

紫光经营秘诀:合做、自研、收购

紫光做为中国半导体头部玩家,它在2018年经营状态变得愈发健康,这对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具备借鉴意义。所以探讨紫光经营秘诀显得十分有必要,那么紫光的经营秘诀究竟为什么呢?做者经过对紫光财报构成与近年来的经营活动分析得出,其经营秘诀就六个字:合做、自研、收购。

在“合做”上,紫光经过与网络、安全、计算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开展普遍的合做,使企业相关业务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得到了客户的承认。

例如,2018年3月,紫光与英特尔在NAND晶圆生产上展开合做,这一举动有利于紫光旗下内存品牌UNIC性能的提高,以达到加强在内存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推进内存业务的发展。再如,2018年5月,紫光与360达成战略合做,使紫光构建了覆盖芯片、终端、网络和云的安全生态链,对紫光旗下芯片、云计算、网络等业务有着促进做用。

此后10月、12月紫光分别与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签定了合做协议,目前为止,紫光已经与超过1500家企业创建了合做关系。普遍的合做对紫光市占率与营收的增加都有着助力,合做成为紫光经营状态愈来愈佳的催化剂。

在“自研”上,紫光经过持续加大对技术自研的投入力度,在2017年与2018年分别投入30.49亿元、33.23亿元,使得紫光在某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例如,通过多年研发,紫光于2018年在内存颗粒上的研发取得新突破,成功研发了1600C11 DDR颗粒。1600C11 DDR颗粒的突破让紫光有能力向DDR内存市场发起冲击,这对紫光内存业务产品升级与市场拓展等经营活动都有莫大的帮助。

在“并购”上,紫光可谓是“并购狂魔”。紫光早年就吞并了中国著名芯片公司展讯,此后又吞并了锐迪科与新华三,这让紫光在芯片行业中更加如鱼得水,直至今日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芯片公司。但这并无让紫光放缓并购的脚步,2018年紫光以22亿欧元的“大手笔”收购法国智能芯片组件制造商Linxens,据了解Linxens是全球安全和身份验证市场头部玩家,紫光收购Linxens后有利于它在金融、物联网、通讯、交通、医疗等领域市场的拓展。

紫光经过“合做、自研、收购”六字诀,创建了圆晶生存、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芯片销售一条完整的半导体产业生态链,使紫光稳居全球第三大芯片厂商的同时,有能力向全球第二的宝座发起冲击。

紫光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前辈”,也是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主力”,虽然它2018年的成绩有瑕疵,但它2018年经营情况确实是稳中有进,或许紫光的“六字诀”可以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提供一条走向世界的康庄大道。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