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一个分享,整理以后发出来,算是对本身大学生活的总结。前端
我今天的分享,标题叫作《恰当的时间,作恰当的事情》。面试
我会分红三个部分来介绍,我的的实习求职经历,一些经验以及附录,附录部分是供你们参考,不会展开讲。算法
首先我想回顾一下本身的经历。编程
我和在座的不少人同样,大学以前没有接触过编程,其实我最开始是读了一本《乔布斯传》,以为计算机/互联网很酷,大一的时候,就想开发一款iOS的APP,因此经过慕课学习了斯坦福的一门Swift课程(CS193p),不过一开始就遇到很大的困难,那个课每一年都更新,我喜欢看最新的,最新的视频没有中文字幕,看得很痛苦,一边查单词一边学。以后又补了Objective-C的教材,也是咬着牙看完,再接着就联系学院的老师,参与开发了一个实验室iOS外包项目,那时候不少东西都不懂,好在有一位13级的学长,能力很强,也颇有耐心,手把手教我如何debug,让我有了一个很好的编程初体验,我也一直很感激他。后端
软工专业的同窗,大二开学的那个暑假,会参加学院组织的暑假实训,几我的一块儿组队完成一个项目。那时候我第一次做为队长,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开发了一款基于Cocos2d-x的小游戏,技术栈是C++。第一次独立组队作东西,经验不足,因此一直到最后一天,还在熬夜改代码、调试以及准备次日的presentation。微信
感受很刺激,那时候我第一次真切的感觉到编程的魅力,当我玩着本身和队友一块儿作出来的小游戏,那也是我这个大学里面最有成就感的一个项目。网络
大二的时候开始作一些Java后台的项目,而后参加花旗杯、intel杯等比赛,顺势开始接触数据挖掘、深度学习(也就是你们一般说的AI)。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以为哎好像我对这个很感兴趣,不妨继续作下去。机器学习
由于开始的比较仓促,也是缘起巧合,因此我深知本身基础方面须要补足,有了以前的学习经历,斯坦福的CS231n课程、Andrew Ng的课程学习起来更加驾轻就熟,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周志华老师的《机器学习》等,成为启蒙读物,《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如今也常常翻阅,开卷有益。学习
我注意到你们彷佛已经对机器学习这块有浓厚的兴趣,我的以为这是好事,可是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跑几个Demo就算入门了、看几个网课就算了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固然,若是你们从本科开始学习,那么等到研究生阶段的时候,就会达到更好的水准。我我的不建议走算法的同窗本科直接就业。(真香现场)大数据
其实等你们到了大二就会发现,身边有些人已经成了大腿,而有些人则成了大腿挂件。到了毕业的时候,那些大腿更粗,挂件则每每挂斗挂不住了。
高中班主任最喜欢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的人会更加优秀。季羡林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不错,但只是班里前几名,有一次不当心考了甲等第一,当时的山大校长、教育厅长、前清状元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扇面奖给他,以后他的虚荣心就被抬起来了,今后认真准备考试,两年以内,四次甲等第一,后来更是同时拿到北大和清华的录取,说的即是优秀成为习惯的故事。
咱们身边的不少大腿也是同样,可能一开始没想作大腿,一时被人夸,以后也就只能对本身增强要求,继续作大腿,否则就失了面子,所以硬着头皮上。
由于提早修了不少学分,因此大三的时候基本没什么课,也得益于我校开明的政策,因此开始准备去企业实习。
当时选择了两家企业,分别是北京的字节跳动和深圳的腾讯微信,作的主要是机器学习方向。
在头条实习颇有感触的一句话,这里也分享给你们:“在头条,没人把你当作实习生,你也不要把本身当作实习生”,意思就是要时刻以正式员工的标准要求本身,不要由于本身是实习生就懈怠。
在头条的日子真的很开心,天天很充实的学习新东西,工做上也有本身独立负责的部分(虽然搞出过问题),周末偶尔和盆友一块儿逛吃逛吃。不过刚去的第一个月,由于天气太干,常常性流鼻血,止不住那种,那时候想啊是否是放弃算了,但后来仍是咬咬牙坚持下来,好在第二个月也就适应了天气问题。
后来去腾讯实际上是个巧合,中间拿了实习offer,原本准备回校参加实训,后来朋友提醒实习能够抵实训,索性去了腾讯,就当体验。不得不说,体验确实不同,两家差异极大的公司。这些在以前的博客里写过一些,再也不赘述。
对于腾讯的那段实习,其实要有一个很深的 检讨:心态一直没有调整过来,总以为作一些所谓粗活不能很好的提升,因此没有尽全力去作,后来实习结束,很是后悔。不少鸡汤文都说,年轻人要耐住性子从基础的事情作起,把作基本的东西作好,道理我都懂,但只有经历才体会深入。
必定要摆正心态,扎扎实实作事情。
今年9月初实习结束,开始参加秋招,有段时间特别痛苦,由于竞争压力实在太大了!在微信实习的时候,咱们组有十个实习生,有浙大、北大的好出身,也有发了一堆paper的学术达人,其他除了我也全都是硕士。
总之从背景上来说,我丝绝不占优,到了秋招的时候尤为明显,不少算法岗甚至直接写学历限研究生以上,本科被拒之门外。
一度也想到要放弃,坦白讲我要开始并非冲着所谓的算法高薪,只是单纯的感兴趣,若是我能提早得知今天的校招状况,我说不定会选择一个别的方向,也许会轻松许多。
由于一直在实习,因此秋招准备的比较晚,不过好在没有放弃,结果也还不错,后面陆续拿了几家公司special offer,最后选了上海拼多多。缘由也很简单,面向薪资编程。
若是强行作一个总结的话,其实大一到大四大概是我理解的恰当时间作恰当事情,先打好基础,而后肯定好专业方向,接着去大厂实习丰富简历,最后秋招的时候好好总结沉淀。
有些同窗,包括当年的我,以为我既然选择就业的话,那我就不须要care绩点之类的东西,我能够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绩点很重要!在面试的时候,若是你能拿到甲等及以上奖学金,是很好的加分项。多说一句,若是有人告诉你说什么,大学不挂科就不完整之类的话,请务必拉黑他。
若是准备本科就业的话,首先要明确本身将来从事什么方向,这里我根据今年秋招的状况列举了5个大方向,分别是前端、移动端、算法、大数据和其余(固然这里指的是技术序列,也就是不包括产品、设计等)。从今年来看,移动端和后端仍然是需求最大的。
这么多方向,我要选哪个呢? 个人建议是兴趣+时代,首先你要感兴趣,知道本身感兴趣的最佳办法就是多尝试,多尝试几个方向,你天然知道本身喜欢什么了。仍是就是要顺应时代, “一我的的命运啊,固然要靠自我奋斗,可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就像这几年机器学习火热,仿佛不知道点相关的东西就显得落伍了。固然,顺应潮流不是无脑从众,必定从事这个方向,而是说你不能拒绝潮流。尝试以后不喜欢,再试试别的也不无妨。
固然还有一个观点是这样,学到最后都是全栈,一些外企招聘尤为如此,多学一点,总归是没错的。
还有就是建议你们多结识优秀的人,优秀的人能对你的决策起到积极的指导。包括学生、老师等,多和他们沟通,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指导。我我的很不喜欢圈子一说,可是每每你会发现,不少时候一些天然而然的圈子就会造成。 建议你们常常走出本身的小圈子,去看看外面更大的圈子。
说完大方向,咱们再说说一件很实际的事情,咱们如何学好一项技术?
我推荐的方法是基础理论、动手、实际开发最后深刻理解。
这里也给你们分享一个关于碎片阅读和体系化学习的观点,来自微博上的爱可可老师,学东西最重要的是造成网络,咱们不少时候喜欢看一些零散碎片化的东西,好比博客、公众号推文,可是这样零散的阅读,第一难以取舍,第二不知轻重缓急,最重要的是,没有体系,碎片化的信息无所依附,也就难以留存。因此最重要的是先造成体系,以后再经过碎片填充。
咱们接着算法这个方向,假设你选择了算法方向,并且你准备本科直接就业,那你能够作些什么丰富你的履历呢?
我建议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
这里我列举了几个算法方向的,其他方向也大同小异。这里尤为圈出来的是第二项,coding能力这几年愈来愈重要,推荐你们及早开始刷题,早上起来上课没有精神,先刷一道LeetCode提提神。如今的面试套路是,你的学校决定你是否是过简历关,接着面试先写题,题写出来了再继续聊,写不出来就沙扬娜拉。
前面咱们说了在校的一些准备,接着咱们再说说毕业时的事情。
首先,首先应该恭喜你们选择了一个很是不错的专业,计算机专业这几年正是风口上的猪,薪资一路走高。
华科有一个十几我的的本科生团队,平均年薪更是达到了40w,恐怖如斯。
也有一些观点说,如今应届生的年薪太高,对新人来讲是一种捧杀,市场终将冷静下来,但何时冷静,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咱们再回到分享的标题,恰当的时间,作恰当的事情,但愿你们都能规划好本身的大学生涯,目标清晰,不浪费时间,毕业的时候不要有后悔的事情。
以前大三也写过一篇一样类型的文章:即将步入大三的学长给CS专业新生的一些建议,虽然幼稚仍是列在这里,算是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