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Pv4至IPv6演进的实施路径


做者:个推运维平台网络工程师 宗堂
跨域

1 业务背景

在互联网呈现爆炸式发展的今天, IPv4网络地址数量匮乏等问题将会影响到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与应用,制约物联网、5G等新业务开展。今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IPv6网络就绪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任务包括网络基础设施IPv6能力就绪等。IPv6即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使用IPv6网络不只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并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难题。服务器

本文将带您细细解读从IPv4至IPv6改造的技术模型、改造实施的硬性条件以及个推IPv6的实施进度网络

2 IPv4至IPv6改造的技术模型

业界对IPv4 至 IPv6改造过分提供三种解决方案,即双栈技术模式、隧道技术模式、地址转换模式。并发

一、双栈技术模式:在同一个网络上运行两个彼此独立的平面:一个IPv4网络平面,一个IPv6网络平面,各自维护本身的IGP/EGP状态及路由。在这种模式下,IPv4和IPv6共存,既不影响现有IPv4业务,也能够知足IPv6的新需求。但这种模式下实施成本较高,一是须要全网的网络设备支持,二是全网设备IGP/EGP调整工做难度较大,若是仅在小范围内实施,这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模式。
运维

二、隧道技术模式:这种模式运用于IPv4 和IPv6的边界。首先,借助IPv4网络来创建IPv4隧道,而后实现IPv6点到点访问,一般用于IDC出口边界或内部IGP跨域访问。技术协议包括6in4隧道、DS+NAT、DS-Lite等。隧道模式是三种改造方式中最便捷的一种,可是对内网IGP协议以及关键链路流量用量有必定的要求。
高并发

三、转换模式:即在不改动现有网络结构状况下,经过地址转换协议,进行IPv4 to IPv6 或IPv6 to IPv4 访问转换,可知足IPv4与IPv6之间的双向访问需求。技术部署协议包括NAT 46,通常面向数据中心出口,提供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的映射。这种模式对于设备性能要求较高,对高并发业务支撑较困难,适合会话较小的业务。
性能

3 IPv4 至 IPv6实施所依赖的硬性条件

一、 网络设备:所涉及到的交换机、防火墙及操做系统,均要支持IPv6协议族。
二、 出口运营商:须要提供IPv6接入能力。
三、 内部业务改造:业务代码层面,须要新增IPv6协议栈的支持。
操作系统

4 个推IPv6实施进度

一、改造模式的选择
个推实施IPv6,首先要知足实现IPv6所依赖的硬性条件基础,同时核心需求是既要知足IPv4用户高质量、低延迟访问,也要进一步保障IPv6新用户的接入。经过对三种改造模式的解析,其中“双栈模式”做为个推在推动IPv6改造过程当中的技术支撑导向,是较为适合的。设计

二、改造拓扑

这次改造总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完成直连公网服务器群的IPv6接入改造:采用双栈技术模型,一个网卡接口同时运行IPv4和IPv6地址。经过绑定域名A记录,完成公网至IPv4网卡的引流,经过绑定AAAA记录,完成公网至IPv6网卡的引流。二是改造业务:完成SDK对IPv6协议族的支持改造。blog

三、实施进度

5 总结

5G时代即未来临, IPv6网络将成为互联网新业务发展与运用的强有力支撑。将来,个推也将不断打磨自身技术,积极探索并开展IPv4至IPv6之路,实现IPv6网络的全面启用。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