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前端
做为一只从技术转向产品的程序猿,和你们分享一下产品相关的一些要素。一方面给各位程序猿参考一下,所谓知己知彼,方便之后和产品汪们优雅地撕逼;另外一方面,若是有想从技术转产品的程序猿也能够做为参考。web
一个产品从拍脑瓜子想出ideal到最终产品发布上线须要通过哪些过程呢?做为一个程序猿可能不是很清楚。架构
看了如下的一个简单框架就大概能略知一二,另外如下每一个小点均可以是一个深耕的研究方向,不论是产品、销售、设计、开发、运维,要作好、作精一个产品实在不易呀。框架
来源有:老板任务、竞品启示、用户反馈、生活体验、其余突发奇想等等。运维
产品分析包括:ide
以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挖掘潜在需求进行产品定位,最终造成核心价值。布局
即:产品分析->产品定位->核心价值测试
a.用“蘑菇心态”了解用户群,扎根蘑菇群,了解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优化
b.用户研究贯穿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为各阶段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网站
c.用户研究的方法:访谈、日记研究、参与式设计、焦点小组、卡片分类法、现场调查、可用性测试、眼动实验、网站流量日志分析、消费者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等等。
d.研究的最终目的:搞清用户真实需求
用研需求(产品经理提出)->定性调研(访谈明确用户群、特征和需求)->定量验证(问卷为主、验证定性结论)->结论整理(可用的指导)
a.宏观环境分析
了解政策、行业的现状和将来趋势。
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要素、社会与文化要素、科技要素
b.竞品分析
知彼,了解对手现状的将来策略。
找竞品(产品经理社区、36kr、虎嗅、艾瑞咨询等等)
看竞品(看定位、概念,看亮点、差别,看数据、反馈)
c.能力分析
知己、了解自身能力,把握竞争机遇。
SWOT分析法:优点、劣势、机会、威胁
产品定位五步法:
a.目标市场定位
b.产品需求定位
c.产品测试定位
d.差别化价值点定位
e.营销组合定位
根据用户需求和商业目的,把纷繁的功能点进行梳理,规整出产品的走向,肯定版本的节奏。
产品规划的方法:
功能种类 | 用户占比 | 架构支持 | 对产品的影响 | |
增值功能 | 最多 | 最少 | 最少 | 差别、短时间口碑传播 |
扩展功能 | 通常 | 通常 | 通常 | 主流用户指望所在 |
基础功能 | 最少 | 最大 | 最多 | 重要、影响长远 |
经过设计产品的交互机制来影响用户的体验。
a.首先要可用:稳定、功能完善
b.易学、易用、可用性好
c.界面看上去使人愉悦:恰当、高质量的视觉风格
d.营造一个总体的品牌体验
可用->好用->吸引->品牌
设计产品的三个方面:形式、内容、行为
两种基本分工: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产品原型设计三要素:角色(主角、客户角色、受惠角色、消极人物角色等等)、场景(旅途中、逛街、上下班、等人、休闲时间等等)、任务(选定角色和场景以后,进行任务分解)
软件布局和排版-6大原则:
好了,以前6步以后,终于轮到程序猿上场(遇到一些创业公司,以上6步往外一拍脑瓜就弄好了,而后和猿类说:咱们就差一个App啦~每每这些公司的产品还没推广就挂了)
人员配备:
前端(移动、web端等)开发、后台开发、测试、运维等。
互联网产品更新很快,因此采用敏捷迭代开发,特色:
持续创新、产品适应性、缩短交付进度、人员和流程适应性、可靠的结果
客户服务:解决客户问题、客户关系维护
产品迭代:用户反馈收集、数据分析、版本迭代优化
推广营销:渠道推广、品牌宣传、SNS营销
服务运维:可靠稳定、抗灾容灾、跟踪定位
注:这里指的产品都是互联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