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9 年开始决定写博客,到如今半年的时间已经在博客园写了 24 篇原创文章。虽然数量很少,基本上每周一篇的节奏,但仍是有点小坚持带来的喜悦。虽然没什么人气,但积累积累也算是对本身所作的事情一个总结、思考,同时也提升一下本身的写做能力。html
这半年除了每周写一篇博客,下班时间还会在知乎上作一些问答,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锻炼本身的表达、写做能力。开通了公众号但一直不知道写什么,还在慢慢探索的阶段,但愿可以输出一些独一无二且有价值的内容。上半年也作了比较重要的决定,想本身写本书,以电子书的形式。基于一个开源框架的模块,把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串起来,但愿会是一个精简同时又成体系、内容丰富的电子书。固然,想法老是美好的,具体执行的时候仍是会比较困难,好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即使最后的结果没想象中那么好,也算是作了一次新的尝试。程序员
此外,上半年也开始了新框架 —— Flink 的研究。由于我本身平时的工做中没有用到 Flink 框架,因此这块研究的时间就更少了。出过几篇最简单的教程,可是时间上跟写书严重冲突,因此最近没有更新相关的内容。但后续空出时间后还会继续更新,继续深刻研究。面试
上下班的时间会看一些经济学、英语等其余非计算相关的内容。至于为何看这些内容,这实际上是一个边际收益的问题,由于已经在计算机专业上积累比较多的知识了, 可是在经济学上的知识几乎为零,因此一样的花10分钟的时间,在经济学上学到的东西确定大于计算机。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经济学的边际收益是大于学计算机的。因此,建议各位朋友有时间能够学学专业之外的知识,尤为是像我这样的程序员,比较宅、又不太善于社交,若是再不主动学习圈子之外的其余东西,可能视野愈来愈窄。框架
上面提到了上半年作的一些事情,若是同时作的话会是比较累的。毕竟人的精力有限的,因此应该作作减法。最开始这几件事我是同步进行的,可是发现来回切换思惟栈确实挺痛苦的。因此就果断暂时放弃了 Flink 的研究,保质保量地重点完成写书的任务,等这件事接近尾声了再进行启动其余事情。学习
建议各位程序员朋友,平时能够多记录本身以为有价值的东西,写写博客。这样作的好处,一来当时解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若是不及时记录可能之后会忘掉,尤为面试的时候可能都记不起具体的细节了。二来,能够提高本身写做、表达的能力,也能够简历本身的技术影响力。既然谈到写做,下面就简单分享下关于环境和写做内容的一些思考。测试
咱们想要作好本身的事情固然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我写书为例,从5月中旬开始动手写,到如今大概快 2 个月了。平时下班时候会写一些,工做日大部分时间都是 10 点钟到家而且上了一天班,即使写效率也比较低。因此,主要仍是靠周末。虽然周末时间充足,但消耗时间的东西也挺多,看看新闻、看看视频、玩玩游戏、跟朋友聊聊天,一天下来也写不了太多的东西。致使总体进度比较慢,本身也比较焦虑。上周末,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趟附近的一个书店。发现那里面的环境不错,里面提供一块比较安静的区域,有书桌、WiFi、插座,能够在里面办公、看书。多是新环境的缘由,一天下来并无以为作了多少事。但比本身在家作的事情要多而且时间利用上比较集中,不会特别分散,本身也能静下心思考一些东西。以前有去过咖啡厅,可是咖啡厅里比较嘈杂,而且有些咖啡厅插座比较少,网速也比较堪忧。固然也有人喜欢去公司,硬件设施相对来讲更好一些,我第一份工做周末就常常一我的呆在公司写代码。但如今以为老是呆在公司也很差。长期以来会错过不少新鲜的事儿,致使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下降。搜索引擎
其实环境对咱们的影响挺大的。我大学时候转过专业,最开始那个专业其实并非特别热门,因此班里的同窗学习都很拼命。在那种环境下你本身不敢懈怠,你会以为稍微放松一点就会被别人落下很远。但大二我转到计算机学院后,那个环境彻底变了,周围同窗大部分都玩游戏、同窗常常逃课。虽然我本身学习没有懈怠(毕竟要补大一的课程),可是心态上彻底变了,本身会以为稍微多学一点就会比大部分人强。spa
因此,对于周末想搞点事儿,可是在家静不下心的人能够尝试找个书店待一两次。我本身比较向往这种状态,在一个安静的、没人打扰的地方,没有产品、运营和测试,泡上一杯茶,给本身的需求排个期,敲着本身的代码,即使 BUG 数量呈指数级增加,内心依然乐开花。固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要那么拼命,那么努力。但我以为哪怕一周抽半天的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作作本身感兴趣的事,一点一点积累,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质变。视频
对于刚开始写做的人来讲,都会有相似的问题,就是老是想写可是好像一直不知道该写什么。我刚开始写做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我,包括如今也是。我本身的解决方法是从心态上调整,前期就是写给我本身看,由于刚开始写做没有多少人关注,因此写出的东西首先本身以为值得记录,若是本身都以为无关紧要,那就不如不写。固然若是写的文章对别人有一点帮助,也会促进咱们不断更新更好的内容。记得在阿里内部一次会议上一位大佬讲了一句话 “咱们先要把本身作好,再考虑怎么去帮人家”,我以为写做也是同样。htm
当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的时候,能够考虑下降更新的频率,好比一周写一次。从一个时间段里寻找有意义的事,慢慢去发散,发散到一些关键的点,提炼出有价值、值得记录的东西,再慢慢地收拢、聚焦。在这方面我本身作的也不够好,也在不断地尝试中。但愿能走出一条不同凡响的道路。
最后,坚持输出很重要,尤为是对于刚写做的朋友。刚开始写做有了一些阅读量心里是兴奋的,然而写的东西多了可是阅读量并无变得更多,同时又得不到读者反馈的时候,这时候就会产生懈怠的情绪,甚至放弃。出现这种状况建议采用我上面说的方式,调整下心态,坚持住。对于写做的平台方面,我本身对比过几个,感受博客园对创做者是比较友好的,用户量比较大,没有那么多的广告干扰用户,搜索引擎收录也比较好,优质的内容能够提到首页得到足够的曝光量。
简单总结下这半年来工做上的一些思考。这半年,我转变最大的就是对待工做的态度,之前我总以为呆在一个公司首先得知足我能在里面学到技术。若是纯作业务学不到技术可能就会有消极的情绪,如今这种心态已经彻底转变了。我以为公司雇我就是用钱买个人时间,至于工做好很差,愿不肯意干那是我本身选的。若是工做中能学到新技术天然是本身赚到了,若是学不到那也怨不得别人。以这样的心态来工做会更加积极、主动,不会有过多无谓的消极心态。虽然本身业务时间写书、写博客,但工做仍是根本。工做作好了,才有更多的心思作本身的事。
上半年作的一些主要的事情大概就总结完了。至于下半年以及将来要作的事情,我也不打算写了。由于我以为人每每会高估短时间内的目标,而且计划不如变化快,惟一肯定的就是认清当前的本身,沿着本身既定的路线,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
此次的文章改了好多遍才发出来,但愿可以对正在阅读的你有启发。
欢迎关注公众号「渡码」
原文出处:https://www.cnblogs.com/duma/p/1117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