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会按期发布每个课程每一章整理的学习笔记,既能够为他人做参考,对本身也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做用。程序员
一:局域网和广域网web
局域网:花钱买设备,带宽有保证。距离网线100米光纤几千米,长途不行数据库
广域网:花钱买带宽,租别人的线路和服务。距离无限制编程
二:服务器和客户机(从硬件和软件二方面理解)安全
三:OSI参考模型(指的这个设备能看懂某一层设备的信息网。)
服务器
1.分层好处:数据通讯的每一个环节变化互不影响其余层,各厂商设备标准化。网络
七层
ide
应用层:能产生网络流量的应用程序QQ IE。(程序和协议)学习
表示层:ASII码(图片)和二进制,数据加密,压缩。网页乱码。(密码)加密
会话层: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创建会话 netstat查看会话状况。(操做系统)
传输层:可靠(三次握手)和不可靠传输,分组,丢包重传,流量控制。(端口号)
网络层:选择最佳网络路径,网络地址规划。(IP)
数据链路层:定义标识网络设备,帧差错效验,但不具有丢包重装做用。(网卡)
物理层:发送和接受bit流,定义电压标准。(网线)
上四层程序员的工做,下三层网工的工做。
如今理解了为何编程能够单独学,能够不懂网络的缘由了吧。
可参考:http://sweetpotato.blog.51cto.com/533893/1352797
四:OSI对网络排错的指导
从底层向高层逐一排错思路
物理层:链接是否正常,收发是否正常,一方为0,网卡驱动是否正常。
数据链路层:拨号链接是否成功,欠费,MAC地址是否有冲突。
网络层:IP地址、网关故障
表示层:网页乱码
应用层:应用程序故障、IE插件、代理设置错误。
五:OSI于网络安全
物理层:设备的接入
数据链路层的:无线AP密码、MAC地址认证、ADSL拨号上网
网络层的:基于IP地址实现的数据包过滤、封端口、创建ACL
传输层:防止LAN***等
应用层:web、数据库等漏洞,ISA防火墙来控制网络流量
六:网络设备
网卡MAC
00-0C-29-4D-9A-83
MAC地址是16进制,一共48位二进制。
前面一半24位表明厂家信息,全球惟一
网线双绞线8根4对10M 100M1236通讯1000M8根全用
直通线(正线)T568B双绞线。交叉线(反线)T568A只能用于以太网。
全反线(consle)主机连路由器,调试路由器10100M12361000M8
hub:冲突域、不安全、带宽共享,链接计算机不超过30台,全部端口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和冲突域内。
switch:基于MAC地址转发数据、安全独享、每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但只建立一个广播域。广播:目标地址为全1的数据包,交换机全部端口均可以收到。
交换机和集线器相比的优势
带宽独享、比集线器安全,可以划分冲突域。基于MAC地址转发数据,安全端口带宽独享标准以太网10
router:基于IP地址转发数据、基于IP地址转发数据广域网接口隔绝广播、创建ACL。
七:数据封装
传输层:数据段(可靠传输)、消息(不可靠传输)
网络层:数据包(包括数据段)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包括数据包)
例子:
A计算机
1.应用层开始准备传文件
2.传输层为文件分段、+编号、+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协议(TCP头)
3网络层为文件+IP(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4数据链路层为文件+源MAC和目标MAC+帧头和帧尾,帧效验。
这样就能够在传数据了到目的地了B。
B收到后,须要解封装。(就是在传输中加额外的包都去掉)
八:全双工和半双工以太网
单工:电话、广播、电视台
半双工:对讲机
全双工:电话
半双工:CSMA/CD协议,一对电缆线、冲突,重传。hub
全双工:二对电缆线、不会冲突。switch
switch-pc switch-switch pc-pc
主机的网卡和交换机端口必须可以运行在全双工模式下。
设置网卡双攻模式为自动检测。
九:cisco组网三层模式
接入层交换机:用来链接PC的、口要多、带宽不必定要很大10M 100M。
做用:ACL,分割冲突、到汇聚层工做组连通性,创建静态路由。
汇聚层交换机:用来让接入层连的,带宽要大,千兆或更大。
做用:实现策略ACL,决定最佳路径转核心层。
核心层:用来让汇聚层交换机链接的,带宽要万兆或者十万兆或更大。
做用:通常不进行数据,过滤尽快的交换来自汇聚层数据流,不处理用户数据,必须高可用,延迟必定要小。
高可用网络设计;双核心层和双汇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