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的一句“人工智能再也不讲究酷炫,咱们要作的就是扎实地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余音未落,8月29日召开的“ABC SUMMIT2019百度云智峰会”,就向外界全面展现了百度经过“云+AI”扎实推进AI工业化及产业智能化的崭新成果。会上,百度自研深度学习平台飞桨(PaddlePaddle)在大会上频频亮相,展示出AI时代的“操做系统”对AI落地的助推力。算法
百度副总裁、智能云事业群组总经理尹世明: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工业化进程服务器
云智峰会上,百度智能云首发智能计算全景图,将全面助力产业智能化变革,帮助合做伙伴降本增效和业务创新;同时全新发布了诸多面向AI工业化的新产品,其中就有两款产品深度融合了百度飞桨:全自研百度昆仑云服务器,针对云端场景,基于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运算能力比最新基于FPGA的AI加速器性能提高了近30倍,兼容飞桨深度学习框架,针对图像、语音、NLP等AI能力专门优化,使得中国的AI跑在自主可控的AI芯片上;企业级AI开发平台——百度机器学习BML4.0,全面涵盖从数据到模型再到服务的AI全流程,支撑端、边、云一体化,内置飞桨深度学习框架,集成超过70个飞桨自研模型,超过60个高性能算子。架构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曾经指出:“在智能时代,深度学习框架起到承上启下的做用,下接芯片,上承各类应用,是‘智能时代的操做系统’。”上述两款深度融合了飞桨的产品,特别是内置AI芯片“昆仑”的昆仑云服务器,也是百度飞桨同时承接芯片和应用的绝佳体现。框架
百度飞桨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国内惟一开源开放、功能完备的深度学习平台。从七八年前起开始研发,2016年对外开源,历经多年产业实践积累和打磨,当下的百度飞桨,正在经过完备的框架、工具和服务,帮助广大开发者和企业利用工具化、平台化的方式进一步下降深度学习应用门槛,加速推进产业智能化变革。目前,飞桨已经在工业、林业、农业、物流、零售等众多产业场景落地。机器学习
例如,百度地图应用飞桨,为用户打造更精准的“通行时间智能预估”能力,可以针对用户设定的出发地、目的地、行程设置,给出最合适的路线、更精准的用时,让出行更加智能可靠;飞桨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研究高精度、高自动化的目标地物检测、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分类方法,辅助国家进行重大工程用地扩张与变化状况的监测工做,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工具
便捷易用的特性,愈来愈多的产业场景落地,让更多的开发者选择使用飞桨。根据刚刚发布的百度2019Q2财报,百度飞桨的开发者下载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了45%;根据IDC《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份额调研》显示,百度飞桨与谷歌、Facebook名列前三,领衔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眼下飞桨在产业开发者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因而可知一斑。布局
在开源开放助力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同时,百度飞桨也在持续保持进化升级,经过打通深度学习框架与芯片、“软硬结合”,最大限度释放深度学习能力。7月初百度宣布了飞桨+华为麒麟NPU合做,在端侧进行了布局;8月27日刚刚发布的飞桨与浪潮AI Station的联合方案,帮助完善百度飞桨在服务器侧的战略布局,进一步释放深度学习在AI 服务器端的能力。本次云智峰会又发布了融合飞桨的智能基础设施新品。至此,飞桨在端侧、云侧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覆盖。性能
以飞桨深度学习平台为核心基础,百度AI技术多年积累和业务实践的集大成——百度大脑,实现了AI算法、计算架构和应用场景融合创新,成为“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将为中国的产业智能化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