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对CAP简单的解释

一个分布式系统里面,节点组成的网络原本应该是连通的。然而可能由于一些故障,使得有些节点之间不连通了,整个网络就分红了几块区域。数据就散布在了这些不连通的区域中。这就叫分区。当你一个数据项只在一个节点中保存,那么分区出现后,和这个节点不连通的部分就访问不到这个数据了。这时分区就是没法容忍的。提升分区容忍性的办法就是一个数据项复制到多个节点上,那么出现分区以后,这一数据项就可能分布到各个区里。容忍性就提升了。然而,要把数据复制到多个节点,就会带来一致性的问题,就是多个节点上面的数据多是不一致的。要保证一致,每次写操做就都要等待所有节点写成功,而这等待又会带来可用性的问题。总的来讲就是,数据存在的节点越多,分区容忍性越高,但要复制更新的数据就越多,一致性就越难保证。为了保证一致性,更新全部节点数据所须要的时间就越长,可用性就会下降。
做者:邬江
连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105974/answer/139037688
来源:知乎
著做权归做者全部。商业转载请联系做者得到受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络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