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app开发初期,会碰到在pc端开发好的页面在移动端显示过大的问题,这里须要在html head中加入meta标签来控制缩放html
<meta name=" 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inimum-scale=1.0 miximum=1.0 user-scalable=yes"/>
下面是对于这个标签的具体说明:web
viewport 语法介绍:app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包含有如下几个属性:
height = [pixel_value | device-height] ,
width = [pixel_value | device-width ] ,
initial-scale = float_value ,
minimum-scale = float_value ,
maximum-scale = float_value ,
user-scalable = [yes | no] ,
target-densitydpi = [dpi_value | device-dpi | high-dpi | medium-dpi | low-dpi]
webapp
width
width表示网页的布局layout宽度,控制 viewport 的大小,能够指定的一个值(默认单位px)或者特殊的值,如:
width=960, initial-scale=0.33(960是页面layout的宽度,这里设width意思是将其它缩小到大约1/3,这样正好能够在320像素的手机设备上看到整个网页)工具
或
width=device-width (设备的宽度,通用写法)布局
height
和width用法相同,指定高度。spa
target-densitydpi
一个屏幕像素密度是由屏幕分辨率决定的,一般定义为每英寸点的数量(dpi)。Android支持三种屏幕像素密度:低像素密度,中像素密度,高像素密度。一个低像素密度的屏幕每英寸上的像素点更少,而一个高像素密度的屏幕每英寸上的像素点更多。Android Browser和WebView默认屏幕为中像素密度。scala
下面是 target-densitydpi 属性的 取值范围code
device-dpi –使用设备本来的 dpi 做为目标 dp。 不会发生默认缩放。
high-dpi – 使用hdpi 做为目标 dpi。 中等像素密度和低像素密度设备相应缩小。
medium-dpi – 使用mdpi做为目标 dpi。 高像素密度设备相应放大, 像素密度设备相应缩小。 这是默认的target density.
low-dpi -使用mdpi做为目标 dpi。中等像素密度和高像素密度设备相应放大。
<value> – 指定一个具体的dpi 值做为target dpi. 这个值的范围必须在70–400之间。
1 <!-- html document -->
2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target-densitydpi=device-dpi" />
3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target-densitydpi=high-dpi" />
4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target-densitydpi=medium-dpi" />
5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target-densitydpi=low-dpi" />
6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target-densitydpi=200" />orm
为了防止Android Browser和WebView 根据不一样屏幕的像素密度对你的页面进行缩放,你能够将viewport的target-densitydpi 设置为 device-dpi。当你这么作了,页面将不会缩放。相反,页面会根据当前屏幕的像素密度进行展现。在这种情形下,你还须要将viewport的width定义为与设备的width匹配,这样你的页面就能够和屏幕相适应。
initial-scale
初始缩放。即页面打开时默认的初始缩放程度。这是一个浮点值,是页面大小的一个乘数。例如,若是你设置初始缩放为“1.0”,那么,web页面在展示的时候就会以target density分辨率的1:1来展示。若是你设置为“2.0”,那么这个页面就会放大为2倍。
maximum-scale
最大缩放。即容许的最大缩放程度。这也是一个浮点值,用以指出页面大小与屏幕大小相比的最大乘数。例如,若是你将这个值设置为“2.0”,那么这个页面与target size相比,最多能放大2倍。
minimum-scale
最小缩放,用法同maximum-scale相同
user-scalable
用户调整缩放。即用户是否能改变页面缩放程度。若是设置为yes则是容许用户对其进行改变,反之为no。默认值是yes。若是你将其设置为no,那么minimum-scale 和 maximum-scale都将被忽略,由于根本不可能缩放。
注意:全部的缩放值都必须在0.01–10的范围以内。
一、<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的用处
在手机上浏览时,该标签用于指定是否将网页内容中的手机号码显示为拨号的超连接。
在 iPhone 上默认值是: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yes"/>
若是你不但愿手机自动将网页中的电话号码显示为拨号的超连接,那么能够这样写: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
2.<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capable"/>的用处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content=”yes” />
这apple-mobile-web-app-capable的做用就是删除默认的苹果工具栏和菜单栏。content有两个值”yes”和”no”,当咱们须要显示工具栏和菜单栏时,这个行meta就不用加了,默认就是显示。
3.<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的用处
做用是控制状态栏显示样式: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content=”default” />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content=”black” />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content=”black-translucent” />
default:默认; black:纯黑; black-translucent:半透明灰色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Brose/p/webapp_me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