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Pv4/IPv6转换技术

随着我国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近年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做为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IPv6网络的部署早已不是一个“若是”,而是一个“什么时候”的问题了。服务器

IPv6的普遍采用以网络设备提供商支持IPv6开始,而后到服务提供商,再到应用/内容提供商,最后将其逐渐延伸到企业和家庭使用。网络

毋庸置疑,每一个考虑部署IPv6的组织机构都必须将IPv4和IPv6一块儿考虑进去。因为IPv4和IPv6的兼容性并很差,互联网社区也很早地意识到了IPv4和IPv6之间互通的必要性。ide

事实上,IETF(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至今已经提出超过20种IPv4和IPv6互通方案,时至今日咱们并不缺乏可行方案。但问题是,如何在众多选择下,筛选最适用于实际网络的技术。整体来看,IPv4/IPv6转换技术能够大体分为三类:网站

· 双栈    IPv4和IPv6都在网络设备上得到支持。spa

· 隧道    IPv6的数据报封装在IPv4的数据报中,使用IPv4网络进行传输。翻译

· 转换    IP头、IP地址和端口的转换,正如主机、网关或NAT设备上已经实现的那样。ci

企业部署可能须要多种技术的结合实施,以适应分阶段部署和合做伙伴的须要等。资源

01双栈方法路由

双栈方法是IPv4和IPv6的协议栈在网络设备上的共同实现。这里的设备包括了路由器和其余的基础设备、应用服务器、终端用户设备,它们均需支持同时接入两种协议网络层的技术。这些设备都应被设置IPv4和IPv6两种协议地址,或者经过管理员受权对应不一样协议以不一样途径得到这些地址。部署

02隧道方法

IPv4/IPv6共存技术的第二个主要类别是隧道技术,目前已经支持的有在IPv6上的IPv4和在IPv4上的IPv6等模式。这些技术整体看来可分为手工配置隧道或自动配置隧道两种方式。手工配置隧道是预先定义的,而自动配置隧道(也被称为“软线隧道”)的创建和拆除则是动态进行的。

03翻译方法

IPv4到IPv6的翻译或者IPv6到IPv4的翻译是在协议栈的特定层中执行的,其中典型层有网络层、传输层或者应用层。与不修改传输数据报而仅是添加报头的隧道技术不一样,翻译机制作的偏偏是修改。也就是说,将IP报文在IPv4和IPv6之间进行转化。

不管选择哪一种部署策略,恰当的IPv6转换技术对于IPv6的成功部署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两个网络是彻底相同的,在为网络部署IPv6时,网络的具体需求必需要获得妥善处理。

所以,门户网站的IPv6的部署不多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做为网站负责人,必需要了解当前的网络环境,绘制现有的IP地址空间,盘点现有基础设施和应用,并在落实IPv6转换前,了解当前IPv4的使用程度。若有必要,能够借助外部资源,经过咨询、托管等服务,以帮助您进行专业、可靠的IPv6规划、落实以及管理工做。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