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4 后台管理系统搭建(4) - 写一些其余,系统集成、物联网、产品化和项目利润比

  这篇文章不写技术,写一些其余。说明下为何要开始作一个基于Angular4的后台系统。前端

  个人工做是作系统集成,作物联网项目。大部分作的都是那种只有国家指定的大型国企,才准许进入某个行业的项目。这个行业颇有钱,也很赚钱。可是这几年,国家政策变化,某些力度不断加大。这个行业的系统集成,物联网项目愈来愈很差作了。钱多一些的,超过700万的。项目周期会很长,而且物联网项目实施周期更长,回款周期也很是长。在加上人员数量庞大,最后项目结项时候,可能是盈利并不高。单以利润比来讲,100万左右的小项目,快速完成并结项。利润比到是很出色。web

  去年和一个业界的人聊天,他作这个行业十几年。但去年也退出了。当时聊天他的思路:“作系统集成,作项目的项目型公司。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要是公司没有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本身的产品,仍是按项目的方式来作。接一个项目成立一个项目专项组,在项目当地招人。在加上长久的实施周期。最后公司是没有利润的。或者利润会很是少”。我这有个资料,是在网上能够查到的。这是一个今年上新三板的公司,作系统集成、物联网型项目的项目型软件公司。公司公开的财务报表显示:“去年1月到10月。收入1750万,可是纯利润是59万”。这其中1700万都被消耗了。json

  到这彷佛产品化是必须的。有了产品化软件,项目组人员能够是动态调整,须要组建的时候一些人员组合造成专门项目组。在开发周期更多的研发人员加入项目组。在实施周期保留一个研发配合修改,一堆实施人员上前去实施。这样人员达到最大的利用率。给公司最大的利润比。这种思路是正确的,对某一行业,某种类型系统集成项目或物联网项目要产品化,你们都有的思路是第一年作了某地某厂的项目。第二年在作相似的项目会用第一年的项目改,第三年继续在改。提取行业通用的功能点。单独开发特别,定制的功能点。这样大概四年左右,就能够积累出针对对某行业,某种业务的专门产品化平台。能够为公司实现最大利润比。后端

  可是实际上很难,尤为100人如下的小公司更是很难作到,缘由以下:restful

  一、人员问题:作系统集成,物联网项目本就利润小,人员工资低,比互联网项目公司员工的工资低上一个层级。在加上甲方强势,必须驻场开发。一旦人员是已经结婚,有家庭的人。谁能接受一次出差6-7个月。因此人员就不稳定,除了有特殊缘由的人,其余研发基本上是作一段时间就走人。公司只能不断的招聘新人或者在项目当地招人来作。但优秀的技术人才大多在北上广,项目当地人员工资是低一些,可是能力广泛不行,也没有项目经验的积累。因而能作产品化的人就不断流失。angular2

  二、环境问题:作产品化,作底层就要脱离项目现场。但公司是项目型公司,离开项目现场就意味着一切都不受重视,边缘化。这个项目,那个项目,不论那个项目要人就得去支持。很难静下心来事。就算是做出一个软件产品去项目现场要测试、替换。现场的大项目经理也轻易不会赞成,应为产品化项目组已经离开现场项目环境好几个月,谁敢把现有的系统用你的产品化系统代替。出了问题,谁能负责。对于全新的项目,现场研发更喜欢用上一个完成的项目来改造。应为这样对他来讲最熟悉。数据结构

  今年三月的时候我有个思路,改变下产品化的方式。后端的功能写成一个一个功能点,前端JS发指令调用后端的功能点,传递参数。接收后端反馈。 好比前端post一个复杂json类对象,里面有功能点调用序列: {功能点1:参数;功能点2:参数; 功能点3:参数1,参数2,参数3;} 。框架

  后端接受之后按功能点依次调用后端封装功能点开始执行。最后返回对应数据结构给前端。实如今前端JS内就能够控制后端业务功能和流程这个最终目的函数

  每一个项目提炼一些通用后端功能点,好比第一个项目提炼30个,第二个项目在提炼20个。最后当通用功能点大约100个的时候。也能够算是一种产品化。对现有项目,能够一个页面一个页面的替换。一个模块一个模块修改。并让现场人员一块儿参与,减少阻力。post

  当时选择了angular2框架开始搭建。这几个月对angular有了更深的了解。如今看来。后端功能点,用restful地址代替更合适。angular APP 是有很是复杂的地方。但也有能简单调用的方法。每一个组件ts文件内,一些关键的函数固定化,现场的人员只要简单的了解就可使用。这样优势以下

  一、后端都是restful接口能够在公司开发,肯定接口json格式后,先后端能够分为两个项目,并行开发;

  二、开发中能够用固定json数据代替接口返回,这样两个项目开发相互不牵制;

  三、angular APP内作好封装,现场人员只要会简单调用必要的函数便可。减小现场人员的培训周期;

  四、angular是完整框架,能够完全的前端后端分离。其余前端非完整框架可能是要寄存在后端页面内才能够执行;

  对应的理想化开发流程以下

  

  

  angular新版的将来能走到那里,走多远谁也不清楚。但我如今尝试用angular新版作后台管理系统。验证下个人想法。看看它能不能表明web后台管理系统的将来。若是真得能实现流水线式开发,能给这类项目的利润比提高带来多大的提高。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