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assian In Action-Jira之指导思想(一)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道德经》前端

研发管理或者系统工具的指导思想我以为就是依照上面这句话作到“不知有之”和“我天然”。若是管理方法是合理和高效的,它必定是符合(或者可以引导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若是不止一我的提出以为流程复杂或者难以理解,或者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错误,那咱们应该从管理上找缘由,是否是不够天然,别扭。由于在实际工做中不少人没有特别执拗的管理方法或者系统工具的要求,就像不一样公司的企业文化,你们容易偏于适应,因此当有人提出问题,管理团队的问题可能性更大。可是人是有惰性的,管理需求的复杂与人员使用的简单之间,如何很好的去作平衡,个人思路是“大部分人作简单的事情,小部分人作复杂的事情”。数据库

Jira系统,或者说研发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有两个:后端

  • 迭代(一个标准的Scrum迭代)
    一个标准的Scrum迭代运维

  • 团队(全角色研发团队)
    全角色研发团队工具


迭代

迭代是在一个时间范围内组织全部角色配合最终产出交付物的活动过程。角色不仅仅是内部的产品研发测试运维,还包括技术支持、客户服务、销售等等。迭代难点在于规划和过程管控,因此核心指导思想我认为是:规范可控。我给出了实际生产使用的迭代节点说明:测试

迭代节点蓝图

有以下几个场景:编码

  • 敏捷看板(待办事项/进行中的sprint)
    涉及需求边界确认的均可能有影响,团队内部使用敏捷看板来提交待办需求,划定最终需求边界。
  • 筛选器(filter)问题清单
    经常使用于总体需求确认的时候编辑需求属性,分配到对应研发人员。
    也能够整理出最终的发布的需求清单用于制做改版说明和明确升级内容。
    筛选器的问题清单页面有列表和详情两种模式,还能够自定义展现字段。
  • 甘特图(插件/二次开发)
    针对全部人员的子任务的甘特图,用于确认排期,过程跟进等。

团队

Jira的核心指导思想须要覆盖到全部目标人群,对人群的工做内容可以起到完善辅助、提升效率、全面覆盖的做用。
一个团队中主要包含三类常规角色:基层员工、中层管理、决策高层和外部单位。一类很是规角色:研发管理。插件

研发管理

研发管理通常来讲是整个研发中心的规范制度建设和推进者,有些公司是有研发高层直接推进,有些公司会独立出单独部门来进行管理,根据不一样公司的不一样业务形态和团队构成而定。可是这个部门的职责会制定研发规范,推进系统使用和规范检查,还有绩效考核等管理工做。
本文中以单独部门的形态给你们介绍,这样区分会更加清晰。因为研发管理是规则的制定者,是最合适的管理者,可以达到知行合一。因此复杂的事情会堆积到这里来。有以下几个场景:设计

  • 规范管理(仪表盘)
    经过仪表盘筛选出违反规范的信息,整理汇总报告给管理跟进。
  • 工时管理(插件/第三方BI)
    研发管理规范要求天天的工时完整上报,因此须要跟进填报状况,记录异常。
  • 绩效考核(筛选器+导出excel+第三方BI)
    绩效要可以作到尽可能量化,有数有据可查。因为Jira自己没法进行绩效的复杂规则制定和计算,因此须要导出excel来处理,后期规则固定则能够直接接入rest接口或者数据库链接进行计算。
  • 系统改进
    工做流、字段配置、脚本编写等等,若是你有编码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优点。

基层员工

不管是刚刚入职的新员工,仍是创始团队的老员工,基层员工每每是被动的,须要安排工做。不一样人员素质/经历不一样,复杂的研发内部流程可能也会影响效率。对于基层员工而已,咱们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简单直接
有以下几个场景:rest

  • 工做入口(仪表盘)
    员工的工做场景,天天打开Jira,能够在一个页面上就获取我今天的全部工做,包括:按照时间/重要程序排序的待办工做,按照时间/重要程序排序的缺陷修复,管理规范异常任务(好比任务排期已经在今日以前还未完成),通知/公告类信息(如迭代排期、重要插入任务、修正发布任务清单等等)。员工培训很简单,在这个入口页面,你能够按照研发预约的规则来完成任务,修复缺陷,了解重要通知信息。
  • 任务/缺陷工做流
    我多是一个产品/UI/后端/前端/测试,一个Story须要多个角色协做。如今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 主任务在不一样角色之间流转,每一个角色维护好主任务在自身当前环节的状态,而且在工做完成后流转至下一环节。
    第二种:不一样角色在主任务下创建子任务,每一个角色维护好自身子任务状态,父任务工做流经过外部环节触发流转(自动/手动)。
    第一种须要每一个角色了解父任务的复杂流程,而且维护和触发流转工做流。第二种子任务工做流仅包含“待办-进行-结束”三种,任务能够并行无需关心先后流程。后一种与前一种相比对于员工的要求更低,出错的概率也更小,可是对于系统有更高的要求(自动流转),外部管理协调的要求也提升了。可是员工的工做流达到最简单
  • 工做汇报
    不少公司均可能有日报、周报、月报等汇报类型,多是邮件、excel等形式。缺点难以积累用于统计分析和改进,更贴近形式要求。汇报的部分能够考虑使用任务工时代替,将单日花费工时记录在任务上,可以在完成自身任务时候直接填报,天然的就完成了日报的工时填报,累计而成周报,月报。数据还能用于我的分析。

中层管理

中层管理通常身上会负担必定程度的技术工做/技术指导,同时也会负责小团队的管理跟进。技术的部分能够参考基层员工,针对他们的管理职能,咱们但愿可以给定一个规范成熟的管理模型引导他们直接套用,下降门槛和工做量,可是还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最终管理效果。因此核心指导思想是:简单管理
有以下几个场景:

  • 评估/排期管理(仪表盘)
    研发人员对任务的评估和排期的变动可能会形成整个排期波动,一些重要交付项最终延期而过程当中没法了解到。因此咱们将任务的评估和排期修改权限提到了管理层,研发管理部会每日去跟进全部研发人员的任务状态是否正确维护,而且通知主管跟进具体的任务异常。主管根据具体人员的实际状况来调整任务或者上报风险。
    主管也能够(非必须)经过仪表盘了解本部门下属人员的异常状态。
  • 折算工时(筛选器)
    因为不一样人员级别不一样,因此完成一样任务花费时间不一样,咱们须要确认以同一标准评估全部人的任务工时,从而计算出一个折算工时来进行横向对比。
    研发管理部生成好筛选器,提交给各个主管,评估一段时间内的部门人员的折算工时,最终用于生成绩效考核数据。

决策高层/外部单位

一方面,高层和外部单位其实都是在研发迭代循环的体系以外的,另外一方面,外部单位和研发的多是配合支持,高层则是更关心产出、团队状况和发展方向。
因此针对决策高层/外部单位,我思考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信息隔离可视全面

  • 信息隔离(项目分隔)
    不一样中心事务处理的流程不一样,权限也有差别,因此最好将不一样的流程体系拆分到不一样项目进行隔离,若是有联动的状态要求,可使用关联进行操做,自动触发流程流转。
  • 汇报面板(第三方BI)
    管理层在乎的是总体层面的产出和损耗,要可以尽快的发现问题并修正,可视化是很好方式。惋惜在Jira上并无找到很好的可视化BI报表,因此这块须要依赖第三方数据报表。

总结

对第一节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指导思想中最核心的其实就是两个字“简单”,可是这个简单是须要以研发管理人员的“复杂”为代价的。管理者不管在设计规范、流程或者制度时,都要考虑操做方的代价,要以少许人员的复杂换取大多数人的简单,并且要在可以知足管理需求的基础之上。
从Jira的模块来看,最重要的几个功能模块包括:仪表盘、筛选器(JQL语法)、自动化工做流,分别对应统一入口、多维度清单、简单操做推进复杂主流程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