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1、函数的做用:

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减小代码的冗余,方便调用和修改,组织结构清晰

2、函数的定义:函数遵循先定义后调用的原则

一、无参函数

def funcname():   #def 是关键字,后跟函数名():
        子代码    #函数要执行的代码  
        return    #return返回值,没有时默认为none

二、有参函数

def funcname(参数1,参数2):  #参数个数能够为一个和多个
    函数体
    return

3、函数参数分类

def func(x,y):
    res=x+y
    return  res

f=func(1,2)
print(f)

形式参数:定义函数时的参数,本质就是变量名,上例中的x,y就是形式参数

实际参数:执行函数时的参数,本质就是变量的值,实参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值,上例中的1,2就是实际参数

一)、实际参数:函数

一、按照位置传递给相应的参数
def func(x,y):
    res=x+y
    return  res

f=func(1,2)
print(f)
二、按照关键字传值,将再也不受位置的限制
def func(x,y):
    res = x+y
    return res

func(y=2,x=1)
三、按位置传值和按照关键字传值混用
    1)按位置传值必须在关键字传值的前面
    2)对于一个形参只能赋值一次

二)、形式参数:code

一、位置参数:必须传值的参数
二、默认参数:定义时赋值的参数就是默认参数,默认参数必须放在位置参数的后面,有默认参数时,能够不传递参数
三、*args:动态参数,一个*时能够随意传递位置参数,打印结果是把参数做为一个元组输出
def f1(*a):
    print(a, type(a))


f1(123, 456, 789, [1, 2, 43])


打印结果
(123, 456, 789, [1, 2, 43]) <class 'tuple'>
四、动态参数**,传参时必须key,value的形式传递,最后会生成一个字典的形式
def f2(**a):
    print(a, type(a))
f2(k1=123, k2=456)

打印结果为
{'k1': 123, 'k2': 456} <class 'dict'>
五、能够同时接受单个参数和key/value参数
def f3(*a, **aa):   #会把全部的位置参数做为一个元组,key/value参数做为一个字典
    print(a, type(a))
    print(aa, type(aa))
f3(11, 22, 33, k1=123, k2=456)

打印结果为
(11, 22, 33) <class 'tuple'>
{'k2': 456, 'k1': 123} <class 'dict'>
六、把列表,元组,字典传入函数
def f4(*args):
    print(args, type(args))
li = [11, 22, 33, 44]
f4(li, 123)  # 直接列表的名字,会把列表当作一整个元素当作函数生成后的元组的一个元素
f4(*li)  # 使用*列表,会把列表内的每一个元素当作函数生成后的元组的每一个元素,相似于循环生成元组,元组列表相似

打印结果为
([11, 22, 33, 44], 123) <class 'tuple'>
(11, 22, 33, 44) <class 'tuple'>
七、把字典传入函数
def f5(**kwargs):
    print(kwargs, type(kwargs))
dic = {"k1": 123}
f5(**dic)  # 将字典传入到函数,须要使用双星号(**)

打印结果为
{'k1': 123} <class 'dict'>
八、混合使用
def f6(x, *args, **kwargs):
    print(x)
    print(args)
    print(kwargs)
f6(1, 2, 3, 4, 5, k="a", v="z")

打印结果为
1
(2, 3, 4, 5)
{'v': 'z', 'k': 'a'}

总结:形式参数的传入顺序: 位置参数-----*args-----**kwargs----默认参数class

4、函数的调用和返回值

函数的返回值是return,函数不加return时默认的返回值是None,return能够返回任意值,也能够多个值,return后不跟参数默认返回的是None
def func(x,y):
    print(x,y)
    res=x+y
    return res

f=func(1,2)    #函数遵循先定义后调用原则,函数的调用就是func(1,2) 函数名加(),函数的执行结果,须要在调用时赋值给变量,而后print
print(f)

执行结果为
1 2  #函数执行时内部代码的执行结果
3   #3即为函数的执行结果,函数的执行结果是返回给函数自己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