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比较相邻两个项,若 第一个项 大于 第二个项,那么交换他们,元素向上移动一次,直到遍历结束。javascript
来实现一下java
function bubbleSort(arr) { // 提早存储数组的长度 避免每次遍历都读这个值 let { length } = arr // 开始一个外层循环,表明每次取下标为 i 的元素做为第一项 for (let i = 0; i < length; i++) { // 开始一个内循环,表明每次取下标为 j 的元素做为第二项; 直至内循环迭代完,外循环迭代一次,再进入内循环迭代一轮, 首次跳过第一项 for (let j = 0; j < length - 1; j++) { // 内循环在迭代的过程当中,若发现有比下标为 i 还小的元素 ,则对他们进行调换 if (arr[i] < arr[j]) { // let temp = arr[j] // arr[j] = arr[j + 1] // arr[j + 1] = temp //经典方式 es5 以前 👇 [arr[i], arr[j]] = [arr[j], arr[i]] // 这个是 es6以后 解构赋值写法 } } } return arr } console.log(bubbleSort([11, 423, 534, 1223, 5345, 745, 73, 123])) // 输出 [11, 73, 123, 423, 534, 745, 1223, 5345]
下面这个示意图展现了改进后的冒泡排序算法是如何执行的。es6
注意,已经在正确位置上的数字没有被比较。即使咱们作了这个小改变来改进冒泡排序算法,
但仍是不推荐该算法,它的复杂度是O(n2)。算法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的思路大体是,找到数据结构中最小的,放到第一位;找到第二小的,放到第二位··· 以此类推
来实现一下选择排序数组
function selectionSort(arr){ const {length} = arr let indexMin // 开始一个内循环,从第 i 个下标开始;因为老是从 0 开始,**因此第一轮在寻找的是 最小的值,并要将找到的值放入第一位;此后的每轮都是再找 第 i 大的值 ,并放入第 i 位** for(let i = 0;i<length - 1; i++){ // 假设第 i 大的值为 i ,并约定一个变量存储 indexMin = i // 开始一个内循环,从第 i 个下标开始 for(let j = i; j < length; j++){ if(arr[i]>arr[j]){ // 若下标为 i 的元素大于下标为 j 的元素,那么将** j **下标赋值给**约定的变量** indexMin = j } } // 结束一轮循环, 判断下标i和indexMin是否为相等 若不相等才进行交换;此举能够跳过第一个元素 与 第一个元素的比较 if(i !== indexMin){ [ arr[i],arr[indexMin] ] = [ arr[indexMin],arr[i] ] } } return arr } array = selectionSort([11, 423, 534, 1223, 5345, 745, 73, 123]) // 11,73,123,423,534,745,1223,5345 console.log(array.join())
下面的示意图展现了选择排序算法,以selectionSort([5, 4, 3, 2, 1])为例子数据结构
另外推荐一个网站 能够经过动图来展现这个过程
https://visualgo.net/zh/sorting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