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域名解析服务

1、DNS的体系结构:

 DNS:域名解析系统
 DNS由根域、顶级域和子域构成。根域主要负责管理顶级域,顶级域主要负责管理其下面子域。
 .表明DNS的根域。
 .com、.edu等表明顶级域。
 shou.com、chinaitlab.com是顶级域.com的子域。
 区域:DNS服务器管辖的范围,每一个区域都有对应数据库文件,DNS服务器可读取区域中数据库的内容,提供给客户端域名解析服务。
 DNS服务器是以区域为单位来管理域名空间的。一台DNS服务器能够管理一个或多个区域,而一个区域也能够有多台DNS服务器来管理。
 主DNS服务器:master最权威
 辅DNS服务器:slave
 唯缓存DNS服务器:caching-only数据库

2、域名注册:

 例如:注册.com下面的域名,如:redhat.com须要找.com的域管理者。缓存

3、经常使用术语:

 1.DNS服务器: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主机。
 2. DNS客户机:任何联网的须要查询主机域名信息的主机。
 3. 正向解析: 将主机名称解析为IP地址。
 4. 反向解析: 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称。安全

4、安装DNS软件包BIND:

 bind软件:伯克利域名解析系统
 安装:
  #rpm –q bind (查看软件包是否安装)
  #rpm -ivh bind (安装bind软件)
  #rpm -ivh bind-chroot 安装bind-chroot软件,将DNS服务锁定在指定的工做目录,安全
  #rpm -ivh bind-utils (安装DNS查询工具软件)
  #rpm -ivh caching-nameserver (安装高速缓存服务器配置文件)
5、查看默认的主机配置文件:
 1.DNS主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注:options:定义全局配置选项。用于定义BIND服务器的工做目录
  注意:在配置时要用“{}”括起来,用“;”结束,而且大括号和分号之间要有空格分开。
 区域类型:type:用来定义一个区域的类型。
  常见的区域类型有3个。
   ① hint:默认的DNS根的类型为hint型。
   ② master:指定一个区域为主域名服务器。
   ③ slave: 指定一个区域为辅助域名服务器。
  2. 区域文件:即数据库文件,所在路径 /var/named/chroot/var/named/
    TTL:用于指定其它服务器将数据在缓存中存放多长时间。86400表明秒,即24h,通常设为1天,最长为7天。
    @:表示当前区域
    IN:表示区域类别,即Internet,互联网类型记录。
    SOA:起始受权记录,用于指出DNS服务器或当前区域的主服务器,固定格式,每一个区文件中都必须存在一个惟一的SOA记录。
    SOA后的ns:指区域所受权的主机是ns主机
    root: 用于指定root用户邮箱服务器

记录类型:
 SOA 起始受权记录
 NS 名称服务器
 A 主机记录,即主机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CNAME 别名记录,即给一个主机记录再添加一个名称。
 MX 邮件交换记录,表明区域当中的邮件服务器
 PTR 反向指针,ip---主机的对应关系工具

Master和Slave DNS服务器同步的五个参数:
  区域文件序列号:每次改变区域资源记录时,该数值便会自动加1,当Slave DNS要进行数据同步的时候,它会比较这个号码,若是此处的数值较大,就会进行更新,不然将不更新。最小值为1。
  刷新时间。即主DNS和辅助DNS同步的时间间隔;3H表明三小时。即辅助DNS服务器会每隔一小时检查本身的数据库是不是最新的,若不是则从主DNS那里来更新本身的数据库资源记录。须要注意的是此功能会使辅助DNS的负载增大,所以最好设的长一些。
  重试时间:若辅助DNS与主DNS同步失败,则辅助DNS多长时间再次重试更新。15M表明15分钟。
  过时时间:指辅助DNS没法从主DNS上更新数据,什么时候放弃请求。1W:表明一周。
  缓存时间:1D表明1天,即数据在缓存中存放最长为1天。指针

5、语法检查

 检查主配置文件 named-checkconf /etc/named.conf
 检查区域文件 named-checkzone example.com(域名)  /var/named/chroot/var/named/example.com.zone(配置文件)server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