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windows
中文: 我网络
utf-8: EF BB BFE8 88 92google
unicode: FF FE11 62编码
ANSI: CE D2spa
1.UTF8 与 UTF8 + BOM的区别code
一个带标签,一个不带标签。utf-8
BOM是 Byte Order Mark (定义字节顺序),由于在网络传输中分两种顺序:大头和小头。unicode
UTF-8 不须要BOM来代表字节顺序,可是能够用BOM来代表编码方式。字符“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的utf-8编码是EF BB BF。因此若是接收者手动啊以EF BB BF开头的字节流,就知道这个俄式UTF-8编码了。字符串
windows就是使用BOM来标记文本文件的编码方式。it
2.Unicode 和 UTF-8 有何区别?
举一个例子:It's 知乎日报
你看到的unicode字符集是这样的编码表:
I 0049 t 0074 ' 0027 s 0073 0020 知 77e5 乎 4e4e 日 65e5 报 62a5
每个字符对应一个十六进制数字。
计算机只懂二进制,所以,严格按照unicode的方式(UCS-2),应该这样存储:
I 00000000 01001001 t 00000000 01110100 ' 00000000 00100111 s 00000000 01110011 00000000 00100000 知 01110111 11100101 乎 01001110 01001110 日 01100101 11100101 报 01100010 10100101
这个字符串总共占用了18个字节,可是对比中英文的二进制码,能够发现,英文前9位都是0!浪费啊,浪费硬盘,浪费流量。
怎么办?
UTF。
UTF-8是这样作的:
1. 单字节的字符,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对于英语文本,UTF-8码只占用一个字节,和ASCII码彻底相同;
2. n个字节的字符(n>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设为1,第n+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都设为10,这n个字节的其他空位填充该字符unicode码,高位用0补足。
这样就造成了以下的UTF-8标记位:
0xxxxxxx
110xxxxx 10xxxxxx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11110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111110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 ...
因而,”It's 知乎日报“就变成了:
I 01001001 t 01110100 ' 00100111 s 01110011 00100000 知 11100111 10011111 10100101 乎 11100100 10111001 10001110 日 11100110 10010111 10100101 报 11100110 10001010 10100101
和上边的方案对比一下,英文短了,每一个中文字符却多用了一个字节。可是整个字符串只用了17个字节,比上边的18个短了一点点。下边是课后做业:请将”It's 知乎日报“的GB2312和GBK码(自行google)转成二进制。不考虑历史因素,从技术角度解释为何在unicode和UTF-8大行其道的同时,GB2312和GBK仍在普遍使用。剧透:一切都是为了节省你的硬盘和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