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三边六拍”!(转)

“三边”是指:边计划、边实施、边修改,“六拍”是指:拍脑壳、拍肩膀、拍胸口、拍桌子、拍屁股、拍大腿!“三边六拍”很形象,引人深思!框架

  “三边六拍”并不是本人原创,最开始我是从个人领导那听到的,我以为颇有意思,很形象,很贴合实际。下面介绍一下什么是项目管理“六拍”,以及个人一些感觉;而后介绍“三边”和个人体会。职业规划

  第一拍:拍脑壳项目管理

  客户领导与软件公司领导在一块儿,“拍脑壳”肯定了一个项目,因而项目立刻就要开始了,你的麻烦立刻就要来了。开发

  “拍脑壳”主要说明的问题是没有想清楚为何要作这个项目,不怎么考虑可行性和最终效果,就冲动地让项目上马了。软件

  个人感觉:技术

  做为项目经理的你,每每没法干预这个“拍脑壳”的过程,你想你的领导下次拍脑壳能拍好一点,恐怕也不太可能。你能作到的事情就是,搞清楚项目的背景、搞清楚你的领导和客户的领导作这个项目的动机是什么?项目

  项目要成功,你必须同时知足你的领导和客户的想法。固然双方领导的想法可能都不肯定,这可能会让你很被动,但也给你带来机会来“控制”这些事情,前期虽然是“拍脑壳”安排这个项目,但你能够在后期充分与双方领导沟通,逐步将领导脑壳中不明确的东西明确(固然难度超高),让项目有成功的机会。思考

  第二拍:拍肩膀工作

  领导安排项目工做给你时,每每是语重心长地说相似这样的话:这个项目对公司如何如何重要,你是公司中很是重要的人物,这个项目没有你不能成功......拍你的肩膀,就是和你套亲切和信任,有时候还会请你甚至是项目组吃饭,表示对你们的感谢和信任。版本

  个人感想:

  我们作软件开发的,实际上是不傻的,这些门面功夫其实让我以为很恶心,而你遇到这样的状况时,你又必须虚伪地作下面的第三拍的事情,更加恶心!但若是我是领导,我会如何安排项目工做下去呢?会不会也是这样作这些恶心的门面功夫?

  第三拍:拍胸口

  有些朋友,可能真的是觉得领导很重视你,义无反顾的“拍胸口”保证没有问题!

  有些朋友就比较聪明,他知道这个项目你是不可能推脱的(除非你想走人),但他又知道任务艰巨,他会在拍胸口的同时,要求增长人手和延长工期,每每会获得老板的一些妥协。

  而我是属于比较蠢的一种,我会直接跟领导说这个项目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些项目我了解到项目“拍脑壳”过程后,我甚至会说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我这样作每每惹领导不高兴,以为我不听话,认为我对这个项目没有信心等等。

  个人感想:

  作人真难,我不是随便承诺的人,我能列出项目的具体问题,说明已经认真思考了,有问题天然有努力的方向,没有问题其实问题更大,不知道领导是怎样想的?拍胸口真的是很痛苦的事情啊!

  第四拍:拍桌子

  项目进展不理想,领导拍桌子骂人!

  领导拍桌子骂人,多是真的很火,忍不住拍了,也多是要给你一种威慑感,让你更有压力的干活。

  也有的领导很厉害,会忍住怒火,他知道目前只能靠你,等项目完了后才“收拾”你!

  个人感想:

  用工厂模式来管理软件项目,实际上是很傻的作法。软件项目是充满创造力的事情,无聊的高压,每每让项目组不思考如何更简单,更少工做量,而疲于奔命,不断返工。而老板见到你拼命加班,虽然工做成功不尽理想,但至少老板内心会舒坦一些。这是多么无聊的怪现象啊!

  若是遇到厉害的领导,暂时忍住怒火,继续对你“以礼相待”。有人会趁机“要挟”一把,这时候要求加薪,90%是没有问题的,但你等着项目后被开掉吧,并且可能会被开得很惨。

  第五拍:拍屁股

  如今不是奴隶社会,我又不是终身卖给你的,老子不打东家能够打西家,你能够发飙,老子未尝不能够!老子走人,你本身管你这个破项目吧!

  个人感想:

  无论东家仍是西家,其实家家都是一个鬼样,你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而已。不要轻易拍屁股,要思考本身是否值得留下来!凡事没有完美,出来打工更加不可能事事顺意,从你的职业规划思考,你值不值得继续为这个项目奋斗?固然要记住,作人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他不仁,我不会不义!

  第六拍:拍大腿

  领导将项目经理气走了,项目无人打理,因而拍大腿后悔。

  个人感想:

  早知如此,何须当初呢?但不少领导仍是不断地重复着“六拍”,领导还真的是很差当啊!

  “三边”是指:边计划、边实施、边修改。

  不少项目每每没有通盘规划就仓促上马,紧张的项目工期,太多的不清楚因素,项目组在高压力下,每每是见一步走一步,一边作一边修改。最终项目效果也不会很好,不但项目组痛苦,客户的利益也会受到伤害,最后结果就是“双输”了!

  实际上不少项目可能逃不过“三边”命运,由于项目上马时,需求是不肯定的,技术每每也是不肯定的,但工期是限死的,项目的预算也极可能是限死的,在“两大限死、两不肯定”的框架下,“三边”难以免。我作过的项目,几乎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获得全面准确的需求,都不可能在项目初期就能够制定长期而周全的计划,小版本迭代是我惯常的作法。其实敏捷就有具有“三边”的特色,不过不是“见一步走一步”,而是有一个长远的战略性规划,经过一个个小版本逐步接近咱们的目标,保持灵巧的同时也能预测变化。

  因此我对“三边”的感想是:“三边”不表明低水平,关键你是敏捷地“三边”仍是被动地“三边”?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