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大事记

2010年7月19日,Rackspace、NASA、Citrix、Dell共同开发并发布OpenStack第一个版本。服务器

2011年10月,Rackspace放弃OpenStack控制权,交由一新成立的OpenStack基金会管理。并发

2012年5月NASA宣布退出OpenStack的开发。测试

2015年5月,惠普推出Helion OpenStack 5.0。ui

2017年3月,惠普退出,并将Helion OpenStack业务出售给SUSE。阿里云

2017年4月18日,英特尔宣布退出OpenStack开发阵营。云计算

2019年10月2日,总部位于德国的SUSE宣布退出OpenStack的开发,再也不销售OpenStack解决方案。spa

2019年10月,Mirantis 代理Certified OpenStack Administrator,即COA(OpenStack认证管理员)业务。代理

2019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OpenStack第20个版本Train正式发布。orm

 

根据一份权威的统计报告,全球商业部署的OpenStack中,中国占据了半壁江山。华为、易捷行云、浪潮作为OpenStack的主要推手,功不可没。由于以上的缘由,也由于亚马逊、阿里云等纷纷本身研发云计算系统,并不采用OpenStack,因此,有人认为OpenStack必然会没落。其实,这种见解过于简单。开发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OpenStack与Kubernetes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明显。这两个系统均可以对裸金属、虚拟机和容器进行调度,每每咱们只选择其中一个就能够知足构建一个云计算基础设施的要求。SUSE退出OpenStack,专一于Kubernetes产品线的研发,就是二者竞争的一个缩影。

据报道,浪潮在800台服务器上组建了一个OpenStack集群,并进行了测试,是全球部署规模最大的测试。不过,在多年前美国的一篇报道中,英特尔资助的一个开发平台就有2000台服务器。不少人认为,管理800台服务器是OpenStack已知的上限。而脱胎于GOOGLE公司Borg系统的Kubernetes,最少能够管理2000台服务器。

Kubernetes的三位创始人都曾经是Google的员工,中,有两位,即Joe Beda和Craig McLuckie加入了VMware公司;另外一位,Brendan Burns则入职微软。

OpenStack在美国研发,中国的华为等公司都是其中的开发成员。目前,OpenStack美国研发,中国开花,大概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结果。

来源:

https://www.zdnet.com/article/suse-acquires-hpes-cloud-assets/

https://www.zdnet.com/article/hpe-hasnt-abandoned-openstack-releases-hpe-helion-openstack-5-0/

https://www.theregister.co.uk/2017/04/18/openstack_talks_down_intel_fears/

https://www.zdnet.com/article/rackspace-nasa-launch-openstack-can-it-prevent-cloud-lock-in/

https://www.zdnet.com/article/suse-drops-openstacks/

https://www.hpcwire.com/2012/05/23/nasa_to_stop_openstack_development/

https://gigaom.com/2012/05/24/nasa-backs-off-openstack-development/

https://www.informationweek.com/cloud/infrastructure-as-a-service/nasa-drops-openstack-for-amazon-cloud/d/d-id/1104911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