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产品经理都有一个社区梦。
--by 某位网红产品经理
01
社区产品是一个工具,是用户获取
信息的工具。可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备不少种,好比搜索引擎(谷歌)、推荐(头条)等。那么一样是帮助用户获取信息的工具,社区之因此称之为社区,必然要有一个独有的特征。那我就尝试给社区下一个通常化的定义:社区产品是指基于
用户生产信息且分发信息的产品。社区存在的意义在于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虽然咱们在讲互联网社区产品,可是社区这个形态在互联网存在以前就已经有了,与人类存在的历史是相同的。包括各类教会、集市、部落等等均可以称之为社区。那回到线上,像知乎、贴吧、豆瓣小组、微博、推特之类的产品就是社区产品。
02
社交和社区每每很难彻底区别开来,由于两者都符合上面我对于社区产品的定义,可是社交产品在信息分发上与社区产品是有所不一样的,也能够认为是信息分发能力的不一样。社交产品中用户一对一的场景更多,而一对多、多对多的场景少。彻底一对一的信息分发效率过低,一对多、多对多才能使整个群体的信息流动速度加快。咱们来看微信,微信有3个偏社区的功能: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不过毕竟微信是一个社交产品,因此对以上功能加了一些限制:
01 单个微信群最多500人,且加微信群的方式必须是扫有时间期限的二维码,且超过100人则只能经过好友拉群。
02 朋友圈的限制:(1)加好友的上限(5000),(2)只当互为好友时才能看到评论、点赞和消息提醒。
03 公众号中对于发送消息的限制(每日最多一条),读者的评论必需要有做者的审核,你没办法经过公众号的文章详情页进入其余用户的我的信息页或者获取其余用户的微信号等信息。
由于要维护社交的产品本质,因此在增长社区功能时,微信是很是克制的。固然,这里微信并非单纯以不是社区为目的,而是做为社交产品的微信,要处理好下降信息噪音的事情,毕竟社区的信息分发能力太强,很是容易产生信息爆炸的现象(想想朋友圈热文现象),过多的噪音会妨碍用户获取真正在乎的社交信息。微信
03
社区氛围是一个伪概念,有很多产品经理在思考社区时认为「氛围」是很是重要的,这其实有点本末倒置的。咱们从社区的源头提及,上文已经交代,社区是为知足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那咱们从信息需求来思考,诚然,社区对人群是有筛选的,并非全部人都爱刷知乎、也不是全部人都去虎扑,对吧。
筛选器是「氛围」吗?不是。工具
与全部的产品相同,筛选器是「需求」自己。社区是知足某一类人群的信息需求,因此当一个用户对这类信息不感兴趣时,他天然也就不会在这个社区中活跃。具备相同需求的人每每也会具备不少其余的特征,好比对该领域(需求)的喜爱、态度、价值观、反馈方式等等。而这些群体的共同特征也必定会经过用户在社区中的行为表现出来。好比表达方式、对内容的鉴别(点赞、评论)等等。群体全部的表现构成了所谓的社区氛围。搜索引擎
04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一直存在,并将永远的存在下去。社区做为知足这个需求的工具,其存在是有其前提的,就是人一直做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没有互联网以前或者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时,人们习惯将自身携带的信息转移到纸张上去,好比写成书籍或者报纸。那时,咱们就不须要社区了,咱们须要的是一座大而全的图书馆或者书城。可是当咱们发现咱们已经将大部分信息转移到网页上时,咱们也不太须要社区了,咱们须要的是百度和今日头条。社区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信息的生产和分发。不管什么时候,信息的生产都必须依靠人,可是分发就不必定了,毕竟靠人来作分发严重依赖于用户的活跃和用户量。
社区永远会存在,由于在互联网上,总有一些领域是空白的,须要人去填充信息。可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社区的活跃每每不会过高,由于机器分发的效率比人分发高的多,泡社区这个行为的机会成本会愈来愈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