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本身的生活,从使用GTD时间管理法开始

前言
  为了避免再浪费时间,不在茫然度过每一天,我为本身应用了GTD时间管理法,以前并不知道这种方法,实际和我本身定制的也差不太多,下面说说这个方法。
 
1、GTD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法有不少,而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其中最行之有效且最受欢迎的一种。它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把事情作完”,而GTD的核心概念就是“经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类待办事情移出来,而后整理安排规划以后再去执行”。
 
 
一、收集
  人的大脑资源有限,虽然说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开发,但实际应用同时负责存储和思考两项任务的话,不少事慢慢也会被淡忘,并且老是去回忆某件事情或者某个想法、某个灵感会很不爽,把这些待处理的事情所有收集记录下来,腾空大脑,使大脑只负责思考。
二、整理
  只有及时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对信息及时作出取舍决定和概括分类,才能避免信息堆积及碎片化,处理信息时采用“两分钟法则”和“四象限法则”,两分钟法则就是若是一件事能够在两分钟内解决,则不管是何种事情都立刻着手处理,若是不能则利用四象限法进行分类,四象限法就是把工做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程度划分红:很紧急很重要、很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很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三、计划
  整理完收集到的信息后,对信息指定完成计划,也能够设定每日、每周、每个月、每一年须要完成的重大事件做为计划。天天要作的事情采用“三只青蛙理论”,三只青蛙理论就是筛选出该周期内的三件最重要的事,并已这三件事为主线完成该周期范围内的任务(同理可用于每个月的三只青蛙、每一年的三只青蛙等等),每周要作的事采用“习惯21天效应”,一件事只要坚持21天就能成为一种习惯。每个月要作的事情采用“日历行程表”的方法,将每个月要作的事安排进日程表。每一年要作的事采用“愿望清单法”,让本身每一年都有收获和进步,每一年要进行年终总结和明年计划。  
四、执行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执行的时候要尽可能不分心,专一一次只作一件事情,不要多线工做,也不要让你的工做忽然中断。能够采用“番茄工做法”,番茄工做法就是将一段时间划分为小段,每半小时一段其中包含25分钟工做和5分钟休息,25分钟专一工做中途不作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钟响起,而后休息5分钟继续番茄钟,每4个番茄钟能够多休息一会,番茄工做法能够显著的提升工做效率,还会锻炼专心能力。
五、回顾
  执行完成了罗列出来的任务,每周进行一次回顾,采用“PDCA循环法”对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时间目标进行回顾,对工做和其余事情进行回顾,看看那里作的很差,哪里须要改进,下一步的计划中应该作出哪些调整,这样及时总结及时实施使工做更加行之有效
 
2、我本身的GTD规划
   原先我也是天天有本身的计划,后来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说“你这样天天按照计划规律的生活不累吗?生活不能随性一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舒服自由”,我当时真的无言以对,的确若是一味的按照规律去生活真的很乏味,生活确实应该多姿多彩一些,因此个人规划就是每周工做日按照GTD的计划执行,而每周末自由安排时间,随性一点,自由一点,尽情享受生活带给咱们的美好。
 
  好了,扯了一堆题外话,说说我怎么执行GTD的吧。
  先给说一下我用的软件工具,虽然都有收费和免费两种权限,但免费权限就足够平常使用了
  Wunderlist(GTD的To-Do-List工具,能够罗列清单、分类整理、定制提醒等,优势是功能完善且免费,现已被微软收购,长时间使用可靠性高)
  PomoDoneApp(番茄钟工具,能够计时25分钟,还能够根据本身喜爱延长或缩短该时间,能够暂停,优势是可以绑定Wunderlist实现针对某项任务的番茄钟工做)
  Evernote(在线笔记工具,就是一种能够在线同步数据的word文档,如今免费版只容许2台设备同步,若是不知足需求能够付费或者改用有道云笔记)
  百度网盘(百度免费空间足够,且如今仍然能够上传文档及视频、图像等信息,感受后续停用的概率不高,能够作云盘储存资料用)
  还有一个我一直想用但却感受美中不足的一个工具“番茄土豆”这个工具同时具备番茄钟及To-Do-List两个功能,但To-Do-List只适合短时间天天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长期分类整理任务的功能也就是清单层级划分定义的功能,因此我就弃用了,但愿之后功能更加完善后能够替换我在用的两个工具,毕竟谁也不想用那么多工具。相似上面的工具备不少,功能都大同小异,GTD时间管理法在于人不在于工具,哪怕使用纸笔都能实现,因此没必要浪费不少时间去找工具,只须要无BUG、免费、跨平台、使用体验流畅就能够,全凭本身喜爱没必要纠结。
 
  正题来了
  第一,先为本身规划一个天天能够重复的生活规律计划,好比:07:00 起床洗漱;07:30 吃早餐;08:00 出门上班;08:30 学习新概念英语;09:00 开始工做;09:30 和朋友用英语沟通;12:00 吃午饭;12:30 午休;13:15 开始工做;18:00 下班;18:15 阅读技术书籍;19:00 到家吃晚饭;21:30 锻炼身体;23:00 上床睡觉;这种规律要造成习惯使用“习惯21天效应”,我是把这些设定在Wunderlist中“日程清单”下,设定每日提醒来遵循。
  第二,在Wunderlist中“收件箱”中存放收集到的待办任务,想到任何本身将来须要作的事情均可以先收集进来。【收集】
  第三,在Wunderlist中创建了“焦点清单”用于按期或不按期整理收集到的任务,整理时先根据“两分钟法则”处理掉零散的任务。【整理】
  第四,在Wunderlist中的“焦点清单”下根据“四象限法”创建四个子清单很紧急很重要、很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很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用来分类存储整理好的待处理任务。【整理】
  第五,将Wunderlist中的任务设置到期日和提醒日,计划好某个任务某个时间执行,在这些待执行的任务中选择三个最重要的使用“三只青蛙理论”来优先处理。【计划】
  第六,开始按照计划执行Wunderlist中的每一项任务,执行时使用PomoDoneApp实施“番茄工做法”每次只作一件事,每执行完成一个任务就勾选掉标识完成,若是有问题或其余心得感悟都记录在Evernote中便于后续整理。【执行】
  第七,我按照每周回顾一次的频率,每一个星期五都会根据“PDCA循环法”来检验本周执行的任务,先查看原定计划天天所完成的任务及执行状况,再查看每一个任务执行的结果那些对了,那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对正确的经验予以确定,并将其标准化,对错误的地方,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及时更正本身,以便在下一次循环有所进步【回顾】
 
  以上就是个人GTD实现方案,如今确实还在实验阶段,目前我发现的问题出在25分钟的专一时间里,有太多外界因素干扰好比各类提示消息,各类社交消息等,很不容易作到满满25分钟全神贯注在同一事情上,我还得摸索后续如何改进,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