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各位兄弟姐妹们的耐心等待。本书预计在3月中旬上市发售。从今天开始,我将在博客中连载此书的一些内容。注意,此处连载的是未经出版社编辑的原始稿件,因此样子会有些非专业。程序员
前 言数据结构
本书是笔者“深刻理解Android”系列的第三本书,也是该系列专题卷的第二本书[①]。本书将关注Android平台中很是重要而且专业背景知识很浓厚的Wi-Fi、NFC和GPS等模块。相比笔者早前所撰写的卷I、卷II,本书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架构
考虑到这些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本书在讲解Android平台中Wi-Fi、NFC和GPS模块的实现以前,都将先行重点介绍与代码相关的专业知识。固然,这些专业知识内容如此丰富,笔者在一本书中没法所有涵盖它们。为了方便读者进一步深刻学习,本书每章的最后都会列举出笔者在撰写它们时所阅读的参考文献。less
如下是本书的内容概述:函数
本书经过理论和代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旨在引领读者一步步了解Wi-Fi、NFC和GPS模块的工做原理。总之,笔者但愿读者在阅读完本书后能有如下收获:工具
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包括:源码分析
本书是一本专业知识和代码实现相结合的书籍,因此读者在阅读时:post
另外,和卷1以及卷II相似的是:每章开头都把本章涉及的源码路径所有列出,而在具体分析源码时,则只列出该源码的文件名及所分析的函数或相关数据结构名。例如:学习
[-->AndroidRuntime.cpp::函数或数据结构名]开发工具
//这里是源码分析和一些注释
最后,本书在描述类之间的关系及函数调用流程上,使用了UML的静态类图及序列图。UML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的建模规范过于繁琐,为更简单清晰地描述事情的本质,本书并未彻底遵循UML的建模规范。这里举二例,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UML示例图之一
在图1中:
图2所示为本书描述数据结构时使用的UML图:
图2 UML示例图之二
图2所示为本书描述数据结构及成员时使用的UML图例。
特别注意:本书所使用的UML图都比较简单,读者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专门学习UML。另外,出于方便考虑,本书所绘制的UML图没有严格遵照UML规范。这一点敬请读者谅解。
本书涉及的Android源码及一些开发工具的下载地址为:http://115.com/lb/5lbdugrdt4r。关于它们的使用详情,请读者阅读第1章1.3节。
因为做者的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不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不许确的地方,恳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如有问题,可经过邮箱或在博客上留言与笔者共同商讨。笔者的联系方式是:
本书即将付梓!首先要感谢杨福川编辑的大力支持。另外,要感谢本书审稿编辑白宇严谨负责的工做。
另外,笔者须要特别感谢所就任的Tieto公司。这是笔者第一次供职于一家外资企业。Tieto开放的企业文化、Android团队高效的工做效率,团队成员之间默契的工做配合程度以及领导无私和有力的支持着实让我感到幸运和自豪。在Tieto就任的一年中,咱们Android团队不只成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更是获得了Tieto公司总部和位于其余国家分公司同事们的一致承认。同时,团队成员还积极分享,并在《程序员》杂志上发表了六篇高质量的文章。
在此,笔者借助本书对如下Tieto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是北京分公司的Leo、hongbin、James、yantao、meiyang、dujiang、changgeng、caimin、wenjing、huaizhi、huirong、xinzhi、huimin、yuzheng、Liuxuan、Emily、Diego、jinghua、Jenny等,成都分公司的tianxiang、chengguo等,波兰分公司的Marcin、Marciej、Filip Matusiak等、捷克分公司的Vaclav、Bronislav、Petrous Jan等、芬兰分公司的Mikel Echegoyen。
固然,本书能得以快速出版,还须要感谢两位功力深厚并热心参与技术审稿的专家。他们是全志(Allwinner)公司Wireless Team负责人吴劲良以及高通(Qualcomm)中国资深研发经理杨洋。二位专家在各自领域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之高时刻提醒笔者应牢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另外,高通中国资深研发经理毛晓冬也对本书成功编写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他们。
最后,一如既往地感谢家人和妻子。而且,笔者尤为但愿明年上天能恩赐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这样,我将拥有更加无穷的动力来回馈那些花费宝贵时间和精力关注本书的读者以及全部在人生和职业道路上曾给予我指导的诸位师长。
邓凡平
2013年11月于Tieto北京分公司
[①]本系列专题卷第一本书是由杨青平撰写的《深刻理解Android:Telephony原理剖析与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