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C#跨平台物联网通信框架ServerSuperIO(SSIO)

[连载]《C#通信(串口和网络)框架的设计与实现》-1.通信框架介绍

[连载]《C#通信(串口和网络)框架的设计与实现》-2.框架的整体设计

 

目       录html

C#跨平台物联网通信框架ServerSuperIO(SSIO)正式开源... 1git

1.      SSIO的特色github

2.      SSIO概述缓存

3.      SSIO与SIO的区别服务器

4.      控制模式网络

5.      跨平台Windows和Linux架构

 

一.SSIO的特色并发

  1. 轻型高性能通讯框架,适用于多种应用场,轮询模式、自控模式、并发模式和单例模式。
  2. 设备驱动、IO通道、控制模式场景协调统一。
  3. 设备驱动内轩命令驱动器、命令缓存器、自定义参数和实时数据元素。
  4. 框架平台支持按设备命令优先级别进行调度,保证高级别命令及时发送。
  5. 一个设备驱动同时支持串口和网络两种通信方式,能够监视IO通道数据。
  6. 一个设备驱动,在网络通信时能够支持TCP Server和TCP Client两种工做模式。
  7. 内置显示视图接口,知足不一样显示需求。
  8. 内置服务组件接口,能够自定义完成OPC服务、4-20mA输出、LED大屏显示、短信服务、以及多功能网关服务。
  9. 能够建立多服务实例,完成不一样业务的拆分。
  10. 支持跨平台部署,能够运行在Linux和Windows系统。

 

二.SSIO概述框架

   SSIO通讯框架的设计思想是在SuperIO(SIO)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无高大上的技术,主要是工做经验的积累,适合于不一样应用场景的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与交互。SSIO和SIO并非简单的对IO高性能的操做,而是设备驱动、IO通道、控制模式和实际硬件设备之间的协调机制,各方面之间无缝衔接和运行,也是为了解决现实工做和应用场景的一些痛点。异步

  软硬件之间的数据交互,而且面临着复杂的现场环境:

(1)复杂的、多样的通信协议。有标准的协议,例如:Modbus等,也有不少根据标准协议修改的协议格式、以及自定义协议格式,而且千差万别。对于很差的软件架构,疲于应对,增长设备或协议要对整个软件进行梳理,每每在此过程当中出现新的问题或BUG。

(2)针对不一样用户对软件界面或功能的要求有很大不一样,使之知足不一样用户的显示要求,能够自定义数据显示界面。那么就须要提供显示视图接口,与设备驱动进行交互。

(3)既然现场设备的数据被采集上来,那么就须要对其进行处理,不只仅是保存、查询、报表等,还有:数据转发、数据输出(OPC、模拟量、大屏等)等。那么就须要提供服务性的接口,与设备驱动进行交互。

(4)通信链路的多种性,对于同一个设备可能要支持RS232/RS485/RS42二、RJ4五、3G/4G等通信方式,因此对于一个设备要对应多种通信方式(串口和网络),也给咱们的开发形成很大的障碍。

(5)设备驱动、IO通道和实际的现场硬件终端之间链路复杂,有可能:一个设备驱动对应一个IO通道、一个设备驱动对应多个IO通道、多个设备驱动对应一个IO通道等状况。

(6)既然设备与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那么就应该对设备的通信状态、IO状态、以及设备自己的状态进行监控,这样设备才处于可维护状态。

(7)软件各版本、以及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兼容性不好,管理起来错综复杂。在框架平台稳定的状况下,只须要更新设备驱动。

   为了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开发一个软件框架,支持二次开发。在不对软件框架改动的状况下,可以很方便的接入设备、维护设备、集成设备、处理设备业务数据等。软件框架相对稳定,把容易变化的部分进行灵活设计。

 

三.SSIO与SIO的区别

序号

属性

SSIO

SIO

1

应用场景

适用于高频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能够部署在服务器端。

适用于通常性的上位机数据采集,例如:局域网内的厂级服务端应用。

2

控制模式

轮询模式、自控模式、并发模式、单例模式

轮询模式、自控模式、并发模式、

3

性能

高性能

性能不如SSIO

4

服务实例

一个进程能够建立多个服务实例

一个进程只能建立一个服务实例

5

跨平台

支持Linux和Windows

只支持Windows各版本操做系统

6

二次开发

方便(不包括界面)

只须要继承就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7

代码结构

更合适

使用的单例模式较多

8

串口组件

SerialPort

PCOMM

9

网络组件

SocketAsyncEventArgs

Socket

10

开源

开源

没有开源

11

OPC

不支持

支持

12

模拟量

不支持

支持

13

插件

须要本身二次开发

彻底支持插件化部署

 

四.控制模式

(1)轮询模式:当串口和网络通信时均可以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当有多个设备链接到通信平台时,通信平台会轮询调度设备进行通信任务。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设备发送请求命令、等待接收返回数据,这个设备完成发送、接收(若是遇到超时状况,则自动返回)后,下一个设备才进行通信任务,依次轮询设备。以下图:

 

(2)并发模式:只有网络通信时可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并发通信模式是集中发送全部设备的请求指令,框架是采用循环同步方式发送请求命令。还有进一步提升的机会,采用并行异步方式集中发送请求命令。硬件设备接收到指令后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返回对应指令的数据,通信平台异步监听到数据信息后,进行接收操做,而后再进行数据的分发、处理等。以下图:

 

(3)自控模式:只有网络通信时可使用这种控制模式。自控通信模式与并发通信模式相似,区别在于发送指令操做交给设备驱动自己进行控制,或者说交给二次开发者,二次开发者能够经过时钟定时用事件驱动的方式发送指令数据。硬件设备接收到指令后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返回对应指令的数据,通信平台异步监听到数据信息后,进行接收操做,而后再进行数据的分发、处理等。

   自控通信模式能够为二次开发者提供精确的定时请求实时数据机制,使通信机制更灵活、自主,若是多个设备驱动使用同一个IO通道的话,时间控制会有误差。以下图:

 

(4)单例模式:只有网络通信时可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在一个服务实例内只能有一个设备驱动,至关于一个设备驱动对应着N多个硬件设备终端。更适合通信的数据协议有固定的标准,以命令关键字处理不一样的数据。适用于高并发的硬件终端设备主动上传数据,服务器端根据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返回相应的数据。以下图:

 

 

五.跨平台Windows和Linux

(1)Windows运行效果

 

(2)Linux运行效果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wxzz/ServerSuperIO

百度网盘:http://pan.baidu.com/s/1eRy0inK

QQ:504547114

QQ群:54256083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