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说 Windows,它的不少东西都改变了,可是依然保持不变的东西的更多。尽管它已经增长了 20GB 以上的鬼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可是 Windows 仍是大致保持不变(除了不能在 DOS 的提示下实际作些什么了)。嘿,谁还记得 Gorilla.bas 那个出如今 DOS 系统里的炸香蕉的游戏吗?多么美好的时光啊!不过互联网却不会忘记,你能够在 Kongregate.com 这个网站玩这个游戏的 Flash版本。html
苹果系统也改变了,从一个鼓励你 hack 的友善系统变成了一个漂亮而密实的、根本不让你打开的小盒子,并且还限制了你使用的硬件接口。1998 年:软盘没了。2012 年:光驱没了。而 12 英寸的 MacBook 只有一个单一的 USB Type-C 接口,提供了电源、蓝牙、无线网卡、外部存储、视频输出和其它的一些配件的接口。而你要是想一次链接多个外设就不得不背着一堆转接器,这真是太使人抓狂了!而后就轮到耳机插孔了,没错,这惟一一个苹果世界里留着的非专有的标准硬件接口了,也注定要消失了。(还好,虽然最新的 iPhone 7 上没有耳机插孔了,可是新发布的 Macbook 上还有)linux
还有一大堆其它的操做系统,好比:Amiga、BeOS、OS/2 ,若是你愿意的话,你能找到几十个操做系统。我建议你去找找看,太容易找到了。Amiga、 BeOS 和 OS/2 这些系统都值得关注,由于它们有强大的功能,好比 32 位的多任务和高级图形处理能力。可是市场的影响击败了强大的系统性能,所以技术上并不出众的 Apple 和 Windows 操做系通通治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那些曾经的系统也逐渐销声匿迹了。服务器
而后 Linux 系统出现了,世界也所以改变了。网络
第一款电脑分布式
我曾经使用过的第一款电脑是 Apple IIc ,大概在 1994年左右,而那个时候 Linux 系统刚出来 3 年。这是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借来的,用起来各方面都还不错,可是很不方便。因此我本身花了将近 500 美圆买了一台二手的 Tandy 牌的电脑。这对于卖电脑的人来讲是一件很伤心的事,由于新电脑要花费双倍的价钱。那个时候,电脑贬值的速度很是快。这个电脑当时看起来强劲得像是个怪物:一个英特尔 386SX 的 CPU,4MB的内存,一个 107MB 的硬盘,14 英寸的彩色 CRT 显示器,运行 MS-DOS 5 和 Windows 3.1 系统。性能
我曾无数次的拆开那个可怜的怪物,而且屡次从新安装 Windows 和 DOS 系统。由于 Windows 桌面用的比较少,因此个人大部分工做都是在 DOS 下完成的。我喜欢玩血腥暴力的视频游戏,包括 Doom、Duke Nukem、Quake 和 Heretic。啊!那些美好的,让人心动的 8 位图像!学习
那个时候硬件的发展一直落后于软件,所以我常常升级硬件。如今咱们能买到知足咱们需求的任何配置的电脑。我已经好多年都没有再更新个人任何电脑硬件了。网站
比特杂志人工智能
回到那些曾经辉煌的年代,电脑商店布满大街小巷,找到本地的一家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也不用走遍整个街区。ISP 那个时候真的非比寻常,它们不是那种冷冰冰的使人讨论的超级大公司,而是像美国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公司这样的好朋友。他们都很是友好,而且提供各类各样的像 BBS、文件下载、MUD (多玩家在线游戏)等的额外服务。操作系统
我花了不少的时间在电脑商店购买配件,可是不少时候我一个女人家去那里会让店里的员工感到吃惊,我真的很无语了,这怎么就会让一些人看不惯了。我现成已是一位 58 岁的老家伙了,可是他们仍是同样的看不惯我。我但愿我这个女电脑迷在我死以前能被他们所接受。
那些商店的书架上摆满了《比特杂志》。有关《比特杂志》的历史刊物能够在互联网档案库中查到。《比特杂志》是当地一家免费报纸,有不少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优秀的文章和大量的广告。惋惜当时的广告没有网络版,所以你们不能再看到那些颇有价值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详细信息了。你知道如今的广告商们有多么的抓狂吗?他们埋怨那些安装广告过滤器的人,导致科技新闻变成了假装的广告。他们应该学习一下过去的广告模式,那时候的广告里有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你们都喜欢阅读。我从《比特杂志》和其它的电脑杂志的广告中学到了全部关于计算机硬件的知识。《电脑购买者杂志》更是很是好的学习资料,其中有上百页的广告和不少高质量的文章。
《比特杂志》的出版人 Paul Harwood 开启了个人写做生涯。个人第一篇计算机专业性质的文章就是在《比特杂志》发表的。 Paul,仿佛你一直都在个人身旁,谢谢你。
在互联网档案库中,关于《比特杂志》的分类广告信息已经几乎查询不到了。分类广告模式曾经给出版商带来巨大的收入。免费的分类广告网站 Craigslist 在这个领域独占鳌头,同时也扼杀了像《比特杂志》这种以传统的报纸和出版为主的杂志行业。
其中有一些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记忆就是一个 12 岁左右的吊儿郎当的小屁孩,他脸上挂满了对我这种光鲜亮丽的女人所作工做的不屑和不理解的表情,他在我钟爱的电脑店里走动,递给我一本《比特杂志》,当成给初学者的一本好书。我翻开杂志,指着其中一篇我写的关于 Linux 系统的文章给他看,他说“哦,我明白了”。他尴尬的脸变成了那种正常生理上都不可能呈现的颜色,而后很仓促地夹着尾巴溜走了。(不是的,我亲爱的、诚实的读者们,他不是真的只有 12 岁,而应该是 20 来岁。他如今应该比之前更成熟懂事一些了吧!)
发现 Linux
我第一次了解到 Linux 系统是在《比特杂志》上,大概在 1997 年左右。我一开始用的一些 Linux操做系统版本是 Red Hat 5 和 Mandrake Linux(曼德拉草)。 Mandrake 真是太棒了,它是第一款易安装型的 Linux 系统,而且还附带图形界面和声卡驱动,所以我立刻就能够玩 Tux Racer 游戏了。不像那时候大多数的 Linux 迷们,由于我以前没接触过 Unix系统,因此我学习起来比较难。可是一切都还顺利吧,由于我学到的东西都颇有用。相对于我在 Windows 中的体验,我在 Windows 中学习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徒劳,最终只能放弃返回到 DOS 下。
玩转电脑真是充满了太多的乐趣,后来我转行成为计算机自由顾问,去帮助一些小型公司的 IT 部门把数据迁移到 Linux 服务器上,这让 Windows 系统或多或少的失去一些用武之地。一般状况下咱们都是在背地里偷偷地作这些工做的,由于那段时期微软把 Linux 称为毒瘤,诬蔑 Linux 系统是一种共产主义,用来削弱和吞噬咱们身体里的珍贵血液的阴谋。
Linux 赢了
我持续作了不少年的顾问工做,也作其它一些相关的工做,好比:电脑硬件修理和升级、布线、系统和网络管理,还有运行包括 Apple、Windows、Linux 系统在内的混合网络。Apple 和 Windows 系统故意不兼容对方,所以这两个系统真的是最头疼,也最难整合到同一网络中。可是在 Linux 系统和其它开源软件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总有一些人可以处理这些厂商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如今已经大不一样了。在系统间的互操做方面一直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并且也没有桌面 Linux 系统的 1 级 OEM 厂商。我以为这是由于微软和苹果公司在零售行业在大力垄断形成的。也许他们这样作反而帮了咱们帮大忙,由于咱们能够从 ZaReason 和 System76 这样独立的 Linux 系统开发商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更高性能的系统。他们对 Linux 系统都很专业,也特别欢迎咱们这样的用户。
Linux 除了在零售行业的桌面版系统占有一席之地之外,从嵌入式系统到超级计算机以及分布式计算系统等各个方面都占据着主要地位。开源技术掌握着软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全部的软件行业的前沿技术,好比容器、集群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都离不开开源技术的支持。从个人第一台老式的 386SX 电脑到如今,Linux 和开源技术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若是没有 Linux 系统和开源,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