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稻盛和夫《活法》-现代人的修行之路

做  者: 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林慧如 著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36603ide

 

这一辈子为什么而来?
被人生种种欲望束缚和迷惑,能够说是人类的天性。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在于提高心性,锻炼灵魂。这一辈子所为什么来?是为了作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

关于工做
“精进”,是达到开悟境界的修行方法之一。所谓精进,是指努力工做,心无旁骛地投入眼前的工做。我认为这就是帮助我提高心性与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工做对人类而言,其实具备更深远、更崇高的价值与意义。劳动能够帮助咱们打败欲望、锻炼心性,培养人格,其目的不仅是换取生活所需,由于换取生活所需只不过是劳动所附带的功能而已。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对工做努力不懈的人,会在日复一日的精进过程当中锻炼本身的灵魂,同时培养出具备深度的人格。心里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不管如何必定要成功。我对工做就是以如此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面对。

对待人生的态度
对于一去不复返的人生,不能有丝毫浪费,要以诚恳认真到“异常”的方式去度过。每一个人要对本身加诸更高标准的活法,对自个人规范不可有分秒的松懈。要把拼命努力、诚恳、认真、诚实......这些你们耳熟能详的道德和伦理观坚守到底,视其为我的哲学中没法撼动的一道防线。

心存善念
心存善念的人,会展开美好的人生;心存歹念的人,人生不可能一路顺风。善心,尤为是“为世间、为人类”的想法,能够说是宇宙最初的“意志”。宇宙中存在着一股使全部事物更美好,并进一步演化发展的力量,也可称之为宇宙的意志。若是依循这股源于宇宙意志的力量顺势而为,人生将会迈向成功与繁荣。若是反其道而行,则将,面临没落与衰败。所以,对待万事万物皆抱持“必定要更好”的利他心与爱心,持续不断努力下来,就能跟上宇宙的潮流变化,展开美好的人生。相反的,假如心里充满私利私欲的想法,对人只有满腔怨恨和厌恶,只在乎本身能获得什么,人生就会愈来愈不如意。

############################################################
你的梦想必定能实现

“若非心中热切渴望,好梦不会凭空实现。”换句话说,你能实现的目标,就是那些你曾衷心期盼过的。也就是说,一我的的心之所求会如实地反映在人生中。若是你想作什么,首先就得好好想清楚本身要怎么作。更重要的是,必须以超人一等的、不顾一切的热情去期盼。你的愿望必须强烈到上下都充满这个念头,假设哪天受了伤,甚至伤口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个“想法”。你的想法必须专注、强烈到这种地步,才有可能转化为成就事物的原动力。你必须持续这个强烈的念头与几近疯狂的渴求,直到深刻潜意识的程度为止。

也就是说,要以强烈的念头去想,要作些什么、怎么作比较好,而后下一步就不能只是空有强烈的念头,而要在脑中认真地规划实行的步骤,一次次地思考作法,并反复进行模拟。如此不厌其烦地重复思考和修正,最后就会“看到”一条仿佛一直存在的通往成功之路,原先充其量只能算是梦想的东西,慢慢开始贴近现实,接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界线会渐渐模糊,就像已实现的事物般,让人能够在脑海中或眼前,把达成的状态和轮廓清清楚楚地描绘出来。反之,若是没有对事物产生强烈的念头,加以深思熟虑,而且认真处理的话,就看不到清楚的画面,也就不可能成就具备创造性的工做与人生。

有趣的是,若是着手以前就能够在脑海中明确看到,最后的成品必定能达到理想程度。相反的,假如事前就不可思议,则成品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只要你能预先清楚想象到的事情,就必定能成功。也就是说,看获得的就办获得,看不到的也就作不到。所以,若是心中有所指望,那么很是重要的是,你得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让这个念头更加浓烈,提高为强烈的愿望,直到你能清楚地在眼前“看到”成功的景象为止。

人的一辈子确实有命运的存在,然而,命运并非人难与之抗衡的“宿命”,而会随着你的心态产生种种变化。改变命运的关键在本身的心,人生要靠本身去开创。相信本身的可能性,为本身设下超过目前能力的高标准,倾全力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达成目标。这时,你必须作的就是想办法让“思想”之火生生不息。那将为你带来成功与成就,同时我的的能力也将在此过程当中一举提高。换句话说,一直以来我作事都是从将来观点来衡量本身的能力。

假如你不轻视每个今天,拼命认真去度过的话,天然会看到明天。明天也一样认真去过,就会看到下一周,而一周又一周去认真度过以后,就会来到下一个月......总之,不须要把眼光一直盯在长远的将来,只要你此时此刻倾全力去作,本来高不可攀的将来,不久以后天然会显如今眼前。

不轻易选择快捷方式,日复一日持续拼命,认真又脚踏实地去走每一步。让梦想得以实现、想法得以落实的,就是这些非凡的凡人。不过,持续虽然是一件大事,却不能“重复走回头路”。持续与重复是两回事。你不能漫不经心地一味重复昨天所为。就算再怎么微不足道,都要努力去从事改良和改善的工做,让明天比今天好,后天比明天好。如此“创意巧妙的心”会成为加速成功的催化剂。

“有意注意”指的是“有所意图的”将本身的意识集中于任何情况下的每个蛛丝马迹。“人生若是作不到有意注意就没有意义。”人的专一力有其限度,要随时有意识地注意某件事情并不容易。不过只要这个想法根植于心,就能慢慢培养出有意注意的习惯,而有能力掌握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作出准确的判断。

能凭一己之力为人生开创局面的人,其最原始的出发点都必然在于他所拥有的大到近乎幻想的梦想,以及远远超乎现实的愿望。任凭你的梦想多么远大,一旦少了念头的驱动,就不能实现。惟有心里强烈期盼,才足以帮咱们圆梦。为了一圆梦想,你必须一想再想,不断去想着这个念头,直到它融入潜意识为止。把梦想说出来,就是圆梦必备的条件,实际上咱们就是经过这样作,把当初那个大而无当的梦想几乎彻底转化成现实。梦想越大,与实现的距离固然也就越遥远。尽管如此,你还能一次又一次去模拟梦想实现时的情景,以及圆梦的过程,直到想象中的情景活生生呈如今眼前,那么通往终点的路标也将一一浮现,并且带领你向前迈进的种种提示,也会不期然出如今你的平常生活中。

############################################################
用这样的原理原则去思考

真理的布是由一根线所编织出来的,把各类事物的现象单纯化,会愈来愈接近其原始的面貌,也就是接近真理。所以,要努力去保有这种想法与思惟:越是看起来复杂的事物,越应该从单纯的角度从新检查。

人生方程式:人生的事业成果=思惟方式x热情x能力
首先,所谓的能力,也能够说是才能和智能,多半是指与生俱来的资质,就像运动神经同样。热情指的是一颗充满热诚,想努力把事情完成的心,这可由自我意志决定,属于后天的要素。思惟方式,是三者之中最为重要的,说白了就是人的心态与生活态度。

人世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对人生缺少真诚与热情,得过且过。要让人生的剧目有丰富又紧凑的剧情,就必须每一天、每一刻都以“百分之百”认真的态度去生活。随时保持高昂的意志与热情,在任什么时候刻、任何状况下都以“百分之百”的认真去面对一切,如此日积月累下来,将会创造咱们的人生价值,为咱们开创丰富又充实的人生。除此以外,若是还能抱持“不管如何必定要成功”的必胜决心,再加上永远秉持能坦率面对事情的谦虚态度,那么本来可能被疏忽掉的一线生机,也能被你牢牢抓住。把这个叫作“老天爷的低声提示”。由于这使人感受到,那些拼了老命努力,却始终找不到出口的人,即使神明看到了也不由同情,因而看在努力的份上拉他们一把,给了他们答案。“要努力到连老天爷都伸手相助的地步。”

“有体会重于有知识”也是人生重要的原理原则。凡事惟有知识再加上经验,才能真正“学会”,不然顶多只能算“知道”。惟有本身亲身参与所得的实际经验,才会成为最珍贵的资产。

我以为先把握今天,好好去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未来能有多少成就而焦虑,只要今天好好努力,认真去过,天然看获得明天。日复一日,天天都充实度过,五年、十年下来就会结成累累果实。“只要好好度过今天,就会看获得明天。”

把工做作好须要耗费许多能量,而能量来自勉励本身,激发出本身的热情。如何能自发性地燃起热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喜欢上本身的工做。无论从事什么工做,只要你尽心尽力去作,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与自信,接着又产生挑战下一个目标的意念。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以后,对工做的喜爱程度又会往上提高。这么一来,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会引觉得苦,终能获得非凡的成果。

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每每不过是简单事物的投影。“假设这里有个平面道路的十字路口未设置红绿灯。缺少红绿灯使得来自四面八方的车辆通通挤成一团。缺少红绿灯使得来自四面八方的车辆通通挤成一团,进也不是、退也无路的状况,致使交通整个打结。照这样下去,混乱情形不会解决。不过,那是由于从平面交叉的二维角度来看才会无解。若是把“高度”的要素加进来,也就是进入三维的空间来看,试想状况会如何改观?换句话说,试想这个十字路口再也不平面交叉,而是立体交叉时,状况会是如何?没错,就算没有红绿灯,车流也会变得顺畅无阻。个人概念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乍看之下觉得很复杂的现象,其实多半也只是一个简单结构的投影罢了。只要调整观点,或者把观点往上提高一个层级,再从新审视问题,一般就能明快地获得解答。”-咱们应该要拥有能把事物单纯化,直接掌握其本质的“高一层级的眼光”。

############################################################
磨炼心智,提高心性
“谦虚”也就是情绪内敛、颔头低首、不与人争功、对于己之所长更能自我节制、淡然处之,并懂得让礼的审慎之心。仔细想一想,我所拥有的能力、我所扮演的角色,根本没有任何同样是必然属于我我的的。这些就算为别人所拥有也不足为怪。并且,我这一路来所完成的全部事情,确定也有别人能取而代之。我能有这些,纯粹是因缘巧合所致,而我充其量只是付出努力去加以磨炼罢了。任何人若是有任何才能,都不过是上天赐予之物,不,应该说是向上天借来之物。这是个人见解。

领导者的才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辨,是第三等资质。”此三要素能兼而有之是最理想的,若要论其前后,则首重人格,次为勇气,再者才是能力。越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在才能及口才以外,更须要一个以明确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的人格。谦虚的态度、内省的心、抑制“本身”的克己之心、重视正义的勇气、持续自我磨炼的慈悲之心,就是必须谨记“为人之正确的活法”。至关于摒除四患-“伪”、“私”、“放”、“奢”的活法。亦即不得虚假不实、不得存有私心、不得听任无度、不得有豪奢之心,要以此高洁的生活方式自我要求。这是居高位者应尽的义务,也就是所谓的“因高贵而伴随的义务”吧!

努力把心导向正途,除了追求能力以外更要培养人格,除了有才能以外更要作正直的人,这应该是全部人共同期许的目标,也能够说是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所在。由于所谓人生,就是为了提高心性而历经的所有过程。所谓的提高心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认为“带着一颗比呱呱坠地时更为美好的心离开人世”,那就是了。

磨炼心性的六大精进
1. 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比别人下更多苦功去钻研,并且能专心一意地坚持下去。即便有任何抱怨和不满,也不阻碍努力向前的脚步。
2. 谦虚戒骄。中国古有名言:“谦受益。”意思是说,保持谦虚的心才能获得幸福,连带净化灵魂。
3. 每日检讨。天天检视本身的行动与心里是否是只考虑一己之私?有没有作出卑鄙的行为?以此自我检讨和警戒,有过则尽力改之。
4. 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只要活着一天就心存感谢,不管事情大小,培养事事感恩的心。
5. 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言谈举止谨守行善及利他原则,以照顾他人为念。如此多行善事者必定会有好报。
6. 不为感性所困。切记事事埋怨,或忧心非本身所能控制之事,整天愁眉苦脸。为了不陷入这种情形,必须全心全意投入,以避免让本身有任何后悔的余地。

必须把“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心存感恩”这个想法,以理性灌输到脑子里。遇到困难的时刻,就感谢赐予成长的机会;好运当头的时候,更要以为本身何其有幸,而心存感恩。

若是说感恩的心会带来幸福,那么坦率的心或许能够说是进步之母。听到刺耳的话时,不妨姑且听之,值得修改之处也不用等到明天,今天就当即着手改掉。这种坦率的心有助于延伸能力,提高心性。所谓坦率之心,是一种谦虚的态度,要敢于认可本身不足之处,而后不惜一切尽最大的努力。要张大耳朵听别人意见,以真挚双眼看待本身,而后左右开弓不断发挥做用。

除了感恩的心及坦率检讨自个人心,要提高人类心性,还必须远离其余泛滥无度的“欲望”。

释迦牟尼关于人的欲望的故事:某个深秋的日子里,在枯树残枝任凭萧瑟秋风吹袭的景色中,有位旅人正在赶路回家。忽然间,他发现脚边有堆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居然是人骨。这种地方怎会有人的骨头?他以为浑身不对劲又想不透,但是脚步并无停留。再往前走了一下子,看到一只老虎对他咆哮着,一步步紧逼而来。旅人吓得六神无主,心想:“原来刚刚的白骨就是不知道那个老兄,被这只老虎给生吞入腹的下场。”一边想着,一边急忙掉头沿着来时路死命狂奔。然而,慌乱间竟走错了路,一走走到悬崖峭壁顶上。悬崖下是怒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步步紧逼的饿虎,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他看见悬崖边上长了一棵松树,因而马上爬了上去。但是,老虎也张牙舞爪地开始往上爬。“看来我命休矣!”正当他这么想的当头,旅人发现眼前的树枝垂下来一条藤蔓,他马上抓住藤蔓往下溜,但是藤蔓没有底,他整我的就这样悬在半空。往上看是一只猛吞口水等着祭五脏庙的老虎;往下看,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有红、黑、蓝三条毒龙,等着把这个随时会掉下来的人生吞活剥。接着,上头又传来窸淬的声音,仔细一看,藤蔓的根部正被两只白、黑老鼠交互地啃咬着。再这样下去,藤蔓迟早会被这两只老鼠咬断,旅人也只有直接调入毒龙张开着的大口。在如此紧急的状况下,旅人以为应该想个办法把老鼠赶走,因而开始摇晃藤蔓。一摇之下,有些湿湿软软的东西掉落在他的脸颊。舔一口发现是蜂蜜。原来,藤蔓的根部有个蜂巢,因此轻轻一摇蜂蜜就会滴落下来。旅人舔着甘露般的蜂蜜,居然陶醉起来,以致忘了本身还身处在汲汲可危的境地——被老虎、毒龙上下夹击。而惟一的生路藤蔓还被老鼠啃咬着。然而他一次又一次的摇动着那条救命之绳,忘情的陶醉在甘甜的蜂蜜里。

释迦牟尼的这个故事中,老虎表明死亡和疾病;松树表明世上的地位、财产和名誉;白、黑老鼠分别表明白昼和黑夜,也就是时间的流转。人即便饱受威胁,命在旦夕,仍是会抓住任何一个保命的机会。然而,能懒以维持一线生机的,却只有一更藤蔓而已。藤蔓会随着时间磨损,而咱们尽管一年又一年愈来愈逼近想逃离的死亡,却又宁肯缩短寿命、危及性命也要去汲取“甘蜜”。人是如此一刻也不能远离欲望啊!

红龙表明“瞋”,黑龙表明“贪”,蓝龙则是妒忌和憎恨而成的“痴”,此三者为佛教所称之“三毒”,释迦牟尼说这是“摧毁人生”的三种毒素。切记要尽量远离欲望。就算三毒没法尽除,也要学着努力去控制。至于实行的方法,没有快捷方式,就是把前文所说的真诚、感恩、检讨等“纯又容易的平常必修功课”,在天天的生活中脚踏实地去履行。此外,更应要求本身养成习惯,以理性做为行事的判断标准。若是能在下结论以前,多加一道“理性的缓冲”,就能避免带有欲望色彩的判断,而作出偏向理性的判断。

“浑浊的愿望”,也就是一味计算本身的利害得失,本于私利私欲的想法。这种想法即便在强烈的念头驱动下获得成功,也毫不可能持续。相反的,当咱们抱着必定要成功的心情,拼了命去努力时,只要这个愿望纯净无私,与本身的私利私欲无关,那么一定能实现,并且还能永续长存。你觉得神明看不到,其实人类所做所为的是非曲直都看在老天爷的眼里。所以,首先要摈弃私心,以纯净的心去思考。以如此想法为出发点,才能成就事物,丰富人生。

其实在成就事物和充实人生方面,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勤勉”,也就是拼命工做,全心全意投入工做。认真投入工做所获得的果实,不仅是成就感的知足而已,它更帮咱们奠基为人的基础,达到磨炼人格的修行任务。平常的劳动等同于修行,努力认真工做就能开悟。所谓开悟,是指心性得到提高。磨炼心性之最终、最高的阶段,就是悟的境界。

############################################################
以利他之心生活与工做
“利他”听起来好像会使人肃然起敬,其实,根本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想给小孩子吃的食物、想看到本身爱人喜悦的神情、想为辛苦的父亲卸下重担......任何对周遭人付出关心的小当心意,都算是利他的行为。为家人努力工做、帮助朋友、孝顺父母......这些平凡的、小小的利他行为,长此以往,就会进一步扩展到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世界的大规模利他行为。

为公司好的利他行为,一旦造成一切只为本身公司着想的想法,那么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公司的自我。为家人好这种我的层级的利他行为,一旦眼中只看获得本身家人的时候,那么或许就会变成一种家庭层级的自我。要避免本身陷入上述层级的利他行为,重要的是必须培养从大格局角度看待事物的眼光,把本身的行为放在较高的层级加以看待。要尽量扩展及提高利他之心,亦即我的与家庭相比时,取家庭;家庭与地方相比时,取地方;地方与社会相比时,取社会;再进一步扩大到国家、世界、地球,乃至于整个宇宙。

即便你暗地里进行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神明都会看在眼里,该来的报应躲也躲不掉。反之,鲜为人知默默行善的人,神明也不会弃之不顾。

############################################################
与宇宙相和谐
促进宇宙万物的成长发展,引导一切众生朝善的方向前进,这就是宇宙的意志。所以,最重要的莫过于遵循这重大的意志,采起与其兼容的思惟方式与活法。善念与善思的自己,便可顺应宇宙的意志,固然能够作到好的结果与成效。

生命并非一连串的偶然,而是遵循宇宙意志的必然产物。若是咱们不假设宇宙之间真的存在着一个可掌控全局的“伟大力量”,这一切实在没法说明。不管如何,我认为这伟大的“某种力量”,其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实在没法说明整个宇宙的生成发展、生命的奥秘以及其缜密的结构。咱们人类,只不过是向那个伟大的存在借取生命力,加以使用罢了。宇宙造物主的生命能量无所不在,不断赐予万物“生命”。能够说,那是宇宙的爱与力量的展示,促使万物的成长。

宇宙的意志、造物主是基于什么想法让咱们诞生在人世?为什么要给咱们一个没法从新来过的人生,又为什么让人天然地不断成长与发展?换句话说,咱们该如何面对人生,才能呼应如此浩瀚恢弘的想法?要带着一颗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良善之心与美丽之心离开人世,哪怕差异只是一点点。在死以前,尽一辈子之力发挥善念,落实善行,努力不懈去陶冶人格,这样一来,当人生走到终点时,灵魂所在的层次确定会比诞生为人的起点更为提高。让咱们生而为人的天然或宇宙,就是怀抱这样的目的。以此目的为前提,人在一辈子中积累的财产、名誉、地位,都不具任何意义。任你平步×××,事业飞黄腾达,累积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富,与提高心性相比,其重要性就像尘土般微不足道。

宇宙的意志为人类生命所构想和设定的最终目标,就是淬炼人心而已,咱们有幸得到生命,只是为了在其间修行,磨炼灵魂,如此而已。磨炼与提高心性的重点,在于平常生活中的精进。blog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