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杂谈

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下关于心理学与生活的思考,但一直都不知道如何去写也一直抽不出时间来。今天,在看完David G. Myers的《心理学》一书,我以为我该写写了。编程


过后诸葛亮

生活中,咱们老是可以遇到这种人:他们“过后诸葛亮”,咱们也时常后悔以前没有听人别人的预言。其实没什么好后悔的。这些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靶后画心”。相信你们都知道,那些所谓的预言家,其实都是碰巧而已。只是由于咱们所知道的信息太少,那些没有预言成功的人都被忽略掉了。留下来的只有对的。但人们却彷佛忘记了这些而失去理智地追求“先知”。学习

左脑右脑

老是听人说,左脑控制右半身体,右脑控制左半身体,左脑发达的人逻辑好,右脑发达的人有创造性,而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右脑发达。因而我就受到蛊惑,开始用左手写字……如今看来,这些都是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我天生右利手!而科学家也并非只是右脑发达,他们左脑一样过人,科学须要左右脑协同。话说爱因斯坦的大脑开发10%,那是如何衡量的?!人的大脑不可分割呀!为何人都有缺点,为何“上帝给你关上了门,却给你留了窗”?由于没有机会使用的区域会变做他用。这就是神奇的大脑。咱们亲爱的父母依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育孩子多学习,那是由于青少年之前大脑神经是可编程的,过了青少年后“用进废退”,大脑神经回路成型。而不断学习可以增长晶体智力,同时也能够刺激大脑神经回路,达到越用越好用的目的。我真的佩服古人。编码

教育的原理

是谁决定了如今的我?毫无疑问,有一部分是基因。而另外一部分是环境。“孟母三迁”,就偏偏说明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
有人说神童长大后就不行了,这也是有道理的。人的发展有快有慢,有的人早发展,并不表明发展高度很高,要知道好多科学家小时候很笨。
人为啥要学习?为啥要去上该死的学校?由于咱们是动物,只有学习才能生存。
咱们学习,但老了就比不过年轻人了。非也。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液流体智力会在20多岁达到顶峰,而晶体智力却随着时间而增加。晶体智力就是知识、经验等,流体智力就是反应能力、创造性思惟等。因此咱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开发

感受与知觉

何为感受?要在头脑中表征这个世界,咱们必须识别环境中的物理能量,而且将其编码为神经信号,这个过程被称为感受。那什么是知觉?咱们必须选择、组织并解释咱们的感受,而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知觉。相信你很好理解,咱们看、听、嗅等等实际上是感受,而具体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则是知觉。相信你们都据说过知觉定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一种知觉定势。咱们习得的图式能够帮助咱们解释那些模棱两可的刺激,而这可以增长人类的警觉性,因而咱们祖辈遗传给咱们这么好的基因。而为啥咱们注意不到咱们的视野下方的鼻子呢?由于咱们跟大部分动物同样,能动的东西值得咱们关注。鼻子让咱们适应了。原理

弗洛伊德著有《梦的解析》,他在书中认为人的梦均可以解释成“性动力”。他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由儿童时期的抑制体验形成的。他将人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口唇期,哺乳阶段,婴儿体验吃的快感;二是肛门期,幼儿体验控制带来的快乐;三是恋母期,儿童拥有“俄狄浦斯情节”;四是性器期,第二性征出现。而人的一系列精神问题都是由于没有顺利度过这些阶段的其中一个或几个。
他的观点并不彻底正确,不过至少在当时是先进的,他对梦的解释是从“性动力学”的角度开始的。现代心理学对梦已经有了新的解释。经验

社会心理学

咱们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是社会人,不可能彻底脱离社会。在社会中生活,咱们其实就是为了获得一种感受——归属感。咱们惧怕被他人孤立,咱们千方百计功成名就,实际上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生活


生活到处都有心理学,这等着咱们去发现!时间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