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 又被称为 μLED 或者微型 LED,和 OLED 同样,都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这意味着二者都是「自发光」技术的屏幕。每一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会本身发光,不像 LCD 屏幕须要专用背光。所以,Micro LED 显示器可以提供和 OLED 同样的对比度和颜色表现,在生产上也能够保持轻薄。
二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LED 材料的构成。OLED 中的 O 表明的意思是有机的(Organic),是指在像素堆栈的发光部分中使用了有机材料。但 Micro LED 则不同,这种技术是在发光部分中使用了无机的氮化镓(GaN)材料。
这种材料能够比 OLED 产品提供更高的亮度,理论上多达到 30 倍。在响应速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上都比 OLED 屏幕显示的效果更好。因为是将 LED 材料缩小并放入阵列中,Micro LED 屏幕的显示密度能够进一步突破。根据理论数据,若是 iPhone 8 上采用 Micro LED,显示密度能够达到 1500ppi 以上。
因为采用无机材料,Micro LED 也不会出现 OLED 屏幕上寿命短的问题。同时,Micro LED 还减小了对偏振和封装层的需求,可使面板变得更薄。OLED 必须减小白色画面与高亮度显示才能达到省电效果,Micro LED 为多量微型 LED 阵列组成,除了能达高亮度、超高解析度与色彩饱和,每一个画素都能独立驱动,还有省电、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功耗方面,能够比 LCD 低 90%,比 OLED 低 50%。
Micro LED 的技术难度在于太「微型」,组件要小于 100 微米,要将数百万个微小的 LED 组件传输和粘贴成一整块面板,放置精度要求在 ±1.5μm 之间,因为对焊接精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将高分辨率的 Micro LED 压缩到智能手机面板尺寸上一直是须要攻克的难点。
而像电视机自己的尺寸较大,所以在 LED 芯片的封装间距上并无太过紧密性的要求,因此相对比较好实现。三星就已经在连续两年在 CES 展上展现了大尺寸 Micro LED 电视墙,更早以前,索尼也开发了 Micro LED 大型电视墙 CLEDIS。若是是手机屏幕或者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头戴设备,在极小的面板尺寸下,同一片晶圆材料上完成单片式 RGB LED 芯片要求更高的制程技术与材料,以及超高密度的封装技术。
因为 Micro LED 被称为 LED 最终进化目标,所以多家厂商不断地在超这个方向努力,苹果是主导 Micro LED 布局的企业之一。可是想完成 Micro LED 产业升级,仅依靠单个公司,或者单一产业是完成不了的,须要包括 LED 芯片的供应商、半导体业者,以及显示器总体的供应链的加入。
12 月 25 日传来的重要消息显示,Micro LED 有望在将来 2-3 年内实现量产。日前,集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 LED 显示屏公司利亚德集团与台湾晶电集团(元丰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梁溪区共同签署三方合做协议。利亚德集团将与台湾晶电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正式注册落户无锡市梁溪区。
将来,双方将在在无锡建成全球首个运用巨量转移技术实现最小尺寸 Micro LED 显示产品大规模量产的基地,从而极大推动 Micro LED 市场的布局和发展。
利亚德表示,台湾晶电集团(元丰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独创全球「最小间距」及「最小单颗 RGB LED 封装尺寸」显示屏模块。这次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前期将投资 10 亿元人民币,建设 Mini LED 和 Micro LED 显示项目基地。该项目包含 Mini LED 和 Micro LED 在大陆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整条产业链。基地建设计划于 2019 年 12 月底启动实施,2020 年正式投产(2023 年达产),将来年销售额预计可达 50 亿元。
由此看来,Micro LED 的大规模市场应用离咱们已经不远了。做为苹果新屏幕技术的「试验田」——Apple Watch,此前被数度期待会率先用上 Micro LED,而其余设备如 iPhone、iPad 以及 MacBook 在等待 Micro LED 成本可控、产能充足的这段时间内,极可能会以 Mini LED 过渡。总而言之,将来的面板技术确实将走向 Micro LED,固然,同时咱们也将看到新一轮中国制造会如何影响世界。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