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的路由系统html
Django 1.11版本 URLConf官方文档python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 与 为该URL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web
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这个URL调用这段代码,对于那个URL调用那段代码。正则表达式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urlpatterns = [ url(正则表达式, views视图函数,参数,别名), ]
注意:django
Django 2.0版本中的路由系统已经替换成下面的写法(官方文档):app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urlpatterns = [ path('articles/2003/', views.special_case_2003), path('articles/<int:year>/', views.year_archive), path('articles/<int:year>/<int:month>/', views.month_archive), path('articles/<int:year>/<int:month>/<slug:slug>/', views.article_detail), ]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articles/2003/$', views.special_case_2003), url(r'^articles/([0-9]{4})/$', views.year_archive), url(r'^articles/([0-9]{4})/([0-9]{2})/$', views.month_archive), url(r'^articles/([0-9]{4})/([0-9]{2})/([0-9]+)/$', views.article_detail), ]
# 是否开启URL访问地址后面不为/跳转至带有/的路径的配置项 APPEND_SLASH=True
Django settings.py配置文件中默认没有 APPEND_SLASH 这个参数,但 Django 默认这个参数为 APPEND_SLASH = True。 其做用就是自动在网址结尾加'/'。框架
其效果就是:函数
咱们定义了urls.py:网站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app01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blog/$', views.blog), ]
访问 http://www.example.com/blog 时,默认将网址自动转换为 http://www.example/com/blog/ 。url
若是在settings.py中设置了 APPEND_SLASH=False,此时咱们再请求 http://www.example.com/blog 时就会提示找不到页面。
上面的示例使用简单的正则表达式分组匹配(经过圆括号)来捕获URL中的值并以位置参数形式传递给视图 的方式叫无名分组。
在更高级的用法中,可使用分组命名匹配的正则表达式组来捕获URL中的值并以关键字参数形式传递给视图 的方式叫有名分组。
在Python的正则表达式中,有名分组命名正则表达式组的语法是(?P<name>pattern)
,其中name
是组的名称,pattern
是要匹配的模式。
下面是以上URLconf 使用命名组的重写: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articles/2003/$', views.special_case_2003), url(r'^articles/(?P<year>[0-9]{4})/$', views.year_archive), url(r'^articles/(?P<year>[0-9]{4})/(?P<month>[0-9]{2})/$', views.month_archive), url(r'^articles/(?P<year>[0-9]{4})/(?P<month>[0-9]{2})/(?P<day>[0-9]{2})/$', views.article_detail), ]
这个实现与前面的示例彻底相同,只有一个细微的差异:捕获的值做为关键字参数而不是位置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例如,针对url /articles/2017/12/至关于按如下方式调用视图函数:
views.month_archive(request, year="2017", month="12")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分组命名匹配的方式可让你的URLconf 更加明晰且不容易产生参数顺序问题的错误,可是有些开发人员则认为分组命名组语法太丑陋、繁琐。
至于究竟应该使用哪种,你能够根据本身的喜爱来决定。
URLconf 在请求的URL 上查找,将它当作一个普通的Python 字符串。不包括GET和POST参数以及域名。
例如,http://www.example.com/myapp/ 请求中,URLconf 将查找myapp/。
在http://www.example.com/myapp/?page=3 请求中,URLconf 仍将查找myapp/
。
URLconf 不检查请求的方法。换句话讲,全部的请求方法 —— 同一个URL的POST
、GET
、HEAD
等等 —— 都将路由到相同的函数。
每一个在URLconf中捕获的参数都做为一个普通的Python字符串传递给视图,不管正则表达式使用的是什么匹配方式。例如,下面这行URLconf 中:
url(r'^articles/(?P<year>[0-9]{4})/$', views.year_archive),
传递到视图函数views.year_archive()
中的year
参数永远是一个字符串类型。
# urls.py中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blog/$', views.page), url(r'^blog/page(?P<num>[0-9]+)/$', views.page), ] # views.py中,能够为num指定默认值 def page(request, num="1"): pass
在上面的例子中,两个URL模式指向相同的view - views.page - 可是第一个模式并无从URL中捕获任何东西。
若是第一个模式匹配上了,page()函数将使用其默认参数num=“1”,若是第二个模式匹配,page()将使用正则表达式捕获到的num值。
路由分发就是django里面的app能够有本身的static文件,templates文件夹,urls.py等
在项目名下面的urls.py再也不作路由与视图函数对应关系
而是作一个中转站 只负责将请求分发到不一样的app中
而后在app新建一个urls.py文件完成路由与视图函数的对应关系
目的是让每一个app的url分工更明确,不用都写在主url,简洁明了。
#At any point, your urlpatterns can “include” other URLconf modules. This #essentially “roots” a set of URLs below other ones. #For example, here’s an excerpt of the URLconf for the Django website itself. #It includes a number of other URLconfs: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include, url urlpatterns = [ url(r'^admin/', admin.site.urls), url(r'^blog/', include('blog.urls')), # 能够包含其余的URLconfs文件 ]
注意:在主url下不能这些样写url(r'^blog/$', include('blog.urls'))
,后面的$符号表明结束,一旦匹配到,就没法分发到app下的路由urls。
URLconfs 具备一个钩子,让你传递一个Python 字典做为额外的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django.conf.urls.url()
函数能够接收一个可选的第三个参数,它是一个字典,表示想要传递给视图函数的额外关键字参数。
例如: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blog/(?P<year>[0-9]{4})/$', views.year_archive, {'foo': 'bar'}), ]
在这个例子中,对于/blog/2005/请求,Django 将调用views.year_archive(request, year='2005', foo='bar')。
这个技术在Syndication 框架中使用,来传递元数据和选项给视图。
简单来讲就是能够给咱们的URL匹配规则起个名字,一个URL匹配模式起一个名字。
这样咱们之后就不须要写死URL代码了,只须要经过名字来调用当前的URL。在遇到大规模使用gaiurl时,而url匹配规则发生了改变,咱们就不须要每一个url都进行修改,这样大大地耗费时间资源。而反向解析偏偏能够达到一个动态解析的效果,不须要每一个进行修改。
举个简单的例子:
url(r'^home', views.home, name='home'), # 给个人url匹配模式起名为 home url(r'^index/(\d*)', views.index, name='index'), # 给个人url匹配模式起名为index
这样:
在html模板里面能够这样引用:
{% url 'home' %} {% url 'index' 2019 %}
在views函数中能够这样引用:
from django.urls import reverse reverse("home") reverse("index", args=("2018", ))
例子:
考虑下面的URLconf: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articles/([0-9]{4})/$', views.year_archive, name='news-year-archive'), ]
根据这里的设计,某一年nnnn对应的归档的URL是/articles/nnnn/
。
你能够在html模板的代码中使用下面的方法得到它们:
<a href="{% url 'news-year-archive' 2012 %}">2012 Archive</a> <ul> {% for yearvar in year_list %} <li><a href="{% url 'news-year-archive' yearvar %}">{{ yearvar }} Archive</a></li> {% endfor %} </ul>
在Python 代码中,这样使用:
from django.urls import reverse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direct def redirect_to_year(request): year = 2006 return redirect(reverse('news-year-archive', args=(year,)))
若是出于某种缘由决定按年归档文章发布的URL应该调整一下,那么你将只须要修改URLconf 中的内容。
在某些场景中,一个视图是通用的,因此在URL 和视图之间存在多对一的关系。对于这些状况,当反查URL 时,只有视图的名字还不够。
总结:1 在html代码里{% url "别名" 参数 参数%}
2 在视图函数中:
2.1 url=reverse('test')
2.2 url=reverse('test',args=(10,20))
注意:
为了完成上面例子中的URL 反查,你将须要使用命名的URL 模式。URL 的名称使用的字符串能够包含任何你喜欢的字符。不仅限制在合法的Python 名称。
当命名你的URL 模式时,请确保使用的名称不会与其它应用中名称冲突。若是你的URL 模式叫作comment
,而另一个应用中也有一个一样的名称,当你在模板中使用这个名称的时候不能保证将插入哪一个URL。
在URL 名称中加上一个前缀,好比应用的名称,将减小冲突的可能。咱们建议使用myapp-comment
而不是comment
。
即便不一样的APP使用相同的URL名称,URL的命名空间模式也可让你惟一反转命名的URL。
举个例子:
project中的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include urlpatterns = [ url(r'^app01/', include('app01.urls', namespace='app01')), url(r'^app02/', include('app02.urls', namespace='app02')), ]
app01中的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app01 import views app_name = 'app01' urlpatterns = [ url(r'^(?P<pk>\d+)/$', views.detail, name='detail') ]
app02中的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app02 import views app_name = 'app02' urlpatterns = [ url(r'^(?P<pk>\d+)/$', views.detail, name='detail') ]
如今,个人两个app中 url名称重复了,我反转URL的时候就能够经过命名空间的名称获得我当前的URL。
语法:
'命名空间名称:URL名称'
模板中使用:
{% url 'app01:detail' pk=12 %}
views中的函数中使用
v = reverse('app01:detail', kwargs={'pk':11})
这样即便app中URL的命名相同,我也能够反转获得正确的URL了。